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武術出發品讀感知中華

從武術出發品讀感知中華

現當今,中華民族正行進在偉大復興的征程上,而偉大復興的核心旨要則表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還需要在「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積極主動做好對外文化交流工作,讓世界各國人民更好地感知中國、了解中國」的國家目標追求之中,對於如何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繁榮發展如何讓世界各國人民更好地感知中國、了解中國,已成為當前理論前沿的一個時代課題。面對傳統文化發展如此美好的局面,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典型代表的中國武術,也到了必須重新思考和發現其存在問題的當緊時刻。

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攏在中國的時候,我們拿什麼樣的文化奉獻給這個世界?我們拿什麼來更直接地講好中國故事?拿什麼來展示中國理念?拿什麼來彰顯中國智慧?儘管我們有博大精深的諸多文化形態,如書法、戲曲、青山綠水、經史子集,飲食文化,多彩茶韻、神韻陶瓷。等等這些,我們不用質疑。但真正能夠最直接,最便捷,最能感知的文化,在我看來「還是中國武術是最佳的文化形態」。這既不是武術人的自我陶醉,也不是武術人的目無一切,而是因為中國武術具有「特殊內涵」、「獨特形態」和「便利的參與體認方式」。

眾所周知,語言是最難傳播的文化,儘管世界上已經擁有了成萬上億,甚至是更多的人口在學習漢語,在學習我們的詩詞歌賦,有成億上萬人喜歡我們的戲曲陶瓷和茶葉文化,但就文化傳播的性價比而言,這些文化的民族理念,民族價值的含量,在我看來,還是不飽滿和不能概全的。

按照文化學理論而言,文化與身體有高度的相關聯性,這種關聯不需要用語言來闡釋,不需要用韻律來渲染,而只需要用身體來感知知和品讀。所以,在這裡我還是希望在全世界都急需發現中國的當下,在全世界都在學習中國方案的當下,將中國武術的「角色價值」,推至到一個新的高度,才應該是中國國家戰略制定首選的「文化載體」。在這裡我要說的是,他不是之一,應該是最佳的。

因為,中國武術與歷史上的中國有關,中國武術與藝術上的中國有關,中國武術與生活上的中國有關,中國武術與智慧上的中國有關……

基於此,我們認為:在我們全面走進新時代的今天,在我們實施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當下,在我們尋找最美中華文化來發現中國智慧、展示中國美麗,訴說中國故事,提供中國方案的進程中,選擇中國武術作為對象、個體,來進行深度挖掘、闡釋和發現、傳播,應該是最具事半功倍效果的。

因為,武術是格鬥的藝術,它內隱著戰爭得謀略,它體認著外交的智慧;因為,武術是身體的文化,它深攜著中國人的健康理念和生命觀念;因為,武術是生活的表達,它呈現著中國人的處事智慧,人際交往,日常教化的價值取向和真諦……

聚思之,用中國武術實現講好中國故事的新代的文化使命,應該成為國家文化發展的重要選擇,最佳選擇。因為它不僅博大,而且精深。更為重要的是它的傳播可以遠離語言的困擾和羈絆。

讓我們從舌尖上的中國,到身體上的中國,從格鬥的武術技術中,體認不戰的武術文化,從肢體上的武術,到感知心靈精神上的武術,我們把它詮釋好,解釋清,中國武術的發展就會越來越好,越來越有魅力和氣派!

作者簡介:王崗,男,山西運城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武術文化與發展,曾主辦《搏擊·武術科學》《中華武術研究》等學術期刊,在各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出版學術專著十幾部,主持完成省部級以上課題十幾項,參與教育部教材編寫多部,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著名武術研究學者。曾被評為蘇州大學東吳學者,現為武漢體育學院東湖學者特聘教授,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崗說武術 的精彩文章:

用武術來闡釋中國

TAG:王崗說武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