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往事一場春夢散,獨留名跡未消磨

往事一場春夢散,獨留名跡未消磨

原標題:往事一場春夢散,獨留名跡未消磨


往事一場春夢散,獨留名跡未消磨


「古儋城外說東坡,載酒堂前野鳥過。往事一場春夢散,獨留名跡未消磨。」這是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時任儋州知州的羅傑,修葺《載酒堂》時所作的詩句。《載酒堂》是蘇軾貶謫儋州期間傳道受業解惑的地方。


蘇軾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文氣勢磅礴,瀟洒豪放,為後人津津樂道。其實,蘇東坡的貢獻不僅在於詩文,而其對海南的教育也是功不可沒。他在《載酒堂》這所陋室里開課講學,開化了海南這片荒蠻之地,使其「書聲琅琅,弦歌四起」,在他的學生中,一個中舉,一個進士及第,結束了海南不出仕的歷史,以致出現後來歷史上,特別是明清兩朝人才輩出的局面。


海南在歷史上被稱為「蠻夷之地」,遠離文明、遠離文化,在蘇軾謫居海南之前,沒有一個人考上過舉人或進士。蘇軾貶謫儋州,是海南之福。


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四月,蘇東坡因一首自嘲詩,惹怒了當朝宰相章惇,以莫須有的罪名授予蘇東坡瓊州別駕的虛銜,從惠州流放到儋州,並且,不得簽書公事。昌化軍使張中敬仰蘇軾的詩文,熱情款待蘇氏父子,並將張中公館旁邊的一所官舍修繕一新,讓蘇氏父子住在裡面。所以,蘇軾在後來贈給張中的詩中說:「海國此奇士,官居我東鄰。」然而,好景不長,湖南提舉董必察訪廣西,聞知此事,即遣使者渡海,罷了張中的官,將蘇軾父子逐出官舍。無家可歸的蘇軾,用僅有的一點錢在城南一個椰子林買下一塊地,在當地居民的幫助下,蓋了五間簡陋的房子,以作棲身之所,起名:《檳榔庵》。海南當地的書生學子常來此拜訪神聊,蘇軾為有一個會客的場所,便把其中的一間取名為《載酒堂》。 從此,《載酒堂》便成為東坡以文會友、傳播文化的地方。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蘇軾講授孔孟之道,傳承中原文明的工作室。有了這個場所,儒家文化,華夏文明猶如和煦的春風吹遍了儋州。

瓊山府有個學子姜唐佐,潛心讀書,以求功名。可是,由於沒有名師指點,也是屢試不第。他得知蘇軾在《載酒堂》開課講學,於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九月,攜母前來拜師學藝,侍奉蘇軾左右達八個月之久。姜唐佐為人忠厚正直,學習刻苦用功,頗受蘇軾器重。蘇軾讚揚他的文章「文氣雄偉磊落,倏忽變化」;言行「氣和而言遒,有中州人士之風」。


姜唐佐要去廣州應試了,臨行前,蘇軾在他的扇子上題上兩句詩:「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並說,待你中舉後,再續完吧。姜唐佐果不負老師的厚望,在宋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的鄉試中,一舉成名,成為海南第一個舉人,光宗耀祖,衣錦還鄉。


姜唐佐沒有忘記老師的栽培,專程去儋州拜謝恩師,而此時,蘇軾已獲赦北歸,姜唐佐只好悻悻而歸。


第二年,姜唐佐北上京城參加會試,途經河南汝州(今河南臨池縣)拜會蘇軾之弟蘇轍,方知恩師在北歸後不久,就駕鶴西去。姜唐佐聞之悲慟不已,拿出老師的題扇交給蘇轍,蘇轍見亡兄遺作,沉痛片刻,便在扇子上揮豪為亡兄續詩:「生長茅間有異芳,風流稷下古諸姜;適從瓊管魚龍窟,秀出羊城翰墨場;滄海何嘗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錦衣不日千人看,始信東坡眼力長。」


姜唐佐手捧題扇,熱淚奪眶而出,毅然掉頭回鄉,不再追求功名仕途,繼承恩師旳遺願,隱居老家,開壇講學,收徒授業,終老一生。蘇軾的另一個學生符確,資質聰穎,沉靜好學,博通經史,才識逸群,於宋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赴京殿試,而中進士,成為海南歷史上的第一位進士。

《瓊台紀事錄》載:「宋蘇文公之謫儋耳,講學時道,教化日興,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據《海南島古代簡史》記載,從宋代到清代,海南共有舉人七百六十七人,進士九十六人。這不能不歸功於蘇軾對海南教育的巨大貢獻。


蘇軾謫居海南三年,對這片土地情深意長,在離開海南時,與當地百姓揮淚惜別,滿懷深情地寫下了《別海南黎民表》:「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遠遊。平生生死夢,三者無劣優。知君不再見,欲去且少留。」

(本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智斗外戚:漢和帝如何創建「永元之隆」?
步步驚心:鄧綏怎樣用七年時間從宮女變成皇后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