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德國欲退出制裁俄羅斯行列也不願加入美歐貿易戰

德國欲退出制裁俄羅斯行列也不願加入美歐貿易戰

資料圖:德國總理默克爾或為減少經濟損失請求美國准許德國企業不參與對俄制裁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德國消息人士稱,應多家工業集團的請求,德國總理默克爾和財長肖爾茨計劃在訪美期間請美國特朗普政府准許德國企業不對俄採取新的制裁措施。自從美歐制裁俄羅斯以來,德國是美歐中受到制裁俄羅斯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損失很大。聯合國曾發表報告稱,歐盟每月因對俄制裁至少損失3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1億),其中德國是損失最大的國家之一。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去年12月發表的分析文章指出,俄歐貿易額因為西方制裁俄羅斯而急劇縮減,其中德國受到影響最大。德國經濟東方委員會主席沃爾夫岡·比歇勒曾在1月底表示從2014年起,因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相互制裁限制造成的損失已經超過10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733.4億)。俄羅斯經濟損失大約佔60%,歐盟大約佔40%。歐盟損失中,德國占的比重最大,去年底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發布的的研究數據顯示,在西方國家中,德國約佔40%的貿易損失。由於制裁,德國每月向俄羅斯出口平均減少約7.2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6億)。

德國企業多次希望德國取消制裁,希望美歐解除對俄制裁,德國政府高層也希望逐步取消制裁,開展對話。但美國4月6日再次制裁俄羅斯,令德國企業越來越不滿。俄德外貿商會10日曾發布消息稱,美國4月6日對俄羅斯實施的新制裁將對德國經濟造成數十億歐元的損失。上個月德國經濟東方委員會對超過110家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有約94%的企業希望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大部分德國企業家希望普京再次當選後,俄歐關係能夠得到改善。

而在德國內部,東部企業認為比西部損失更大。德國東部多位領導人支持取消對俄制裁,呼籲政府採取措施。東德領導人指出,對俄制裁一方面無效,一方面對許多東德農業和食品工業企業造成負面影響。認為制裁對東德企業的影響較對西德企業明顯得多。

資料圖:德國多次表示,在頓巴斯局勢得到緩解後,希望逐步解除對俄羅斯制裁

德國前外長加布里爾2月份曾對俄外長拉夫羅夫表示,美國對俄羅斯制裁超出單方制裁範圍。加布里爾也曾呼籲重新考慮歐洲和德國的對美政策,並堅定捍衛自己的利益,不應盲目跟隨美國制裁俄羅斯。加布里爾曾多次表示,若烏克蘭頓巴斯實現長期停火,西方應該逐步取消對俄制裁,德國願意率先解除制裁併努力說服其他西方國家逐步取消制裁。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曾表示,若俄羅斯遵守明斯克協議,應該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

德國議員去年底曾表示,國因反俄制裁失去4.2萬多個工作崗位,有些公司甚至徹底破產。德國選擇黨、左翼黨等黨派越來越傾向於反對制裁俄羅斯。德國勃蘭登堡州前州長馬蒂亞斯·普拉澤克曾表示,西方對俄政策的特點是「無知和消極」。俄羅斯所做的一切都會被武斷地認為是不對的。美英法主導的西方不想了解俄羅斯也不願改變對俄羅斯態度。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主要由美英法主導,因此德國希望解除對俄羅斯制裁,充當俄羅斯與西方溝通橋樑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德國不僅在制裁俄羅斯方面上與美歐有分歧,在其他方面也如此,德國與美英法之間保持著一定距離。在歐盟內部,法國馬克龍上台後想要與德國競爭歐盟老大位置,雙方關係很平淡。「歐洲動態」新聞網4月10日表示:「無論是法國還是德國都不願承認兩國關係冷淡。」網站稱,法國隊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和歐洲審計院的秘書長,以及歐洲議會一些黨團的負責人均為德國人很不滿。

而德國與宣布脫歐的英國關係也是不冷不熱。出於盟友義務,德國支持因前俄羅斯間諜中毒案中英國的決定,站在英國這邊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但是英國提議抵制俄羅斯世界盃遭德國拒絕。德國足協主席萊因哈德·格林德爾發表聲明稱,德國無論如何都不會抵制俄羅斯世界盃。

資料圖:德國與英法在對待俄羅斯態度上有分歧,雖然德國作為盟友依然站在德法這邊

在敘利亞問題上,德國與美英法三國態度也不一致。雖然德國為表示對盟友支持,也指責敘政府發動了化武襲擊,支持盟友的軍事行動。但是德國拒絕參加美英法參加打擊敘利亞的行動,只願意聲援或提供後勤支援。所以後來美英法軍事打擊敘利亞並沒有邀請德國。事實上,德國也沒有參加美英法對伊拉克、利比亞的戰爭。到底是德國不願參加美英法發動的戰爭還是被排除在外就不得而知了。

同時德國還向西方表示,沒有俄羅斯的參與根本解決不了敘利亞問題。德國外長海科·馬斯17日表示,如果沒有俄羅斯,就無法實現敘利亞問題的政治解決。德國前外長加布里爾上月稱,俄羅斯為停止敘利亞殺戮起著重要作用,沒有俄羅斯無法找到敘利亞問題的解決方案。無人能替代俄羅斯,即便德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無法理解也不認為與敘利亞獨裁者合作有效。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表示:「我主張與俄羅斯進行對話,如果我們希望和平調解,包括敘利亞的局勢,那麼就必須與俄羅斯進行對話。」

不管是在敘利亞問題上還是在烏克蘭問題上還是在制裁俄羅斯的態度上,德國更傾向於溝通解決。但這顯然跟美英等國對俄強硬的政策不同,從前俄羅斯間諜案中可以看出英國並不願意與俄羅斯溝通解決問題,從敘利亞以及烏克蘭問題上看,美國也不願與俄羅斯在桌子上聊,更喜歡在手底下見真章。或者說美英等國願意跟俄羅斯溝通的前提是俄羅斯承認所有錯誤,承擔所有責任。德國與美英法等西方國家分歧越來越多,但德國並不打算把分歧公開化,德國依然遵守盟友的義務,卻不願意徹底跟隨美國的所有行動。

資料圖:默克爾將訪問美國,不參加美歐貿易戰,希望退出對俄最新制裁減少經濟損失

但德國也不願意跟美國對著干,德國總理默克爾19日表示,德美間當前存在分歧,但我們會進行商量,不會影響雙方關係。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20日報道,德國政府發言人斯特芬·賽貝特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德國不願捲入歐盟針對美國加征鋼鋁產品進口稅採取反制措施帶來的漩渦。

美國答應給予歐盟在鋼鋁關稅方面「臨時豁免」待遇截止到5月1日,屆時若美國不放棄對歐盟的貿易戰,歐盟將對美國發起反擊。德國或許希望以不參加歐盟對美貿易戰為籌碼,換取美國允許德國退出美對俄最新制裁行動。德國總理默克爾將於4月27日訪問美國,商討有關俄羅斯問題。德國更希望好好發展實力,不願介入過多紛爭,或許這與納粹德國在二戰的行為有關,畢竟外界還是對德國的動向很敏感的。(企鵝號:左評右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評右論 的精彩文章:

美國向韓國交付五代戰機F35 聲稱將讓韓擁有不可思議戰力
土耳其拒絕俄羅斯有關歸還敘利亞阿夫林要求後加強與美國聯繫

TAG:左評右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