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皇宮遺存的精美度母佛像,完美至極

清朝皇宮遺存的精美度母佛像,完美至極

清代銅佛像銅雕清代,藏傳佛教格魯派得到清帝的扶持,再度興盛,格魯派迅速發展至藏區各地,並一直受到崇奉。藏傳佛像藝術在中原地區流行,藏傳銅佛像銅雕的規格和傳播地域都遠遠超過明代,迎來了新的發展高峰時期。清代銅佛像,製作中心仍在北京,有官作和民作,技法也受明代的影響,仍保持精工細作的傳統。

白救度佛母為「二十一度母」之一,據言為觀世音菩薩所化現,其形象通常為一頭二臂,雙跏趺坐姿,於面部及手足共生七目,故又稱「七眼佛母」,意味其可見世間一切處之苦難而予以拯救,因此在藏傳佛教女性諸神中深受信仰。白度母還與尊勝佛母、無量壽佛並稱「三長壽」,寓意吉祥,故其形象繪塑甚廣。

此尊白度母造像為青銅鑄造,通高72cm。。像頭戴五葉佛冠,眉目修長,鼻準挺俏,雙唇微抿,嘴角上挑,儀容溫婉,秀麗動人。左手牽蓮枝,右手結與願印,全跏趺坐於三角形蓮台上,蓮座上下緣飾連珠紋,蓮瓣整齊。像左右肩各飾一蓮枝,胸前項鏈、臂釧及瓔珞加工精細,滿嵌珠石。上身略側轉,頭微右偏,體態動感強烈。上身赤裸,胸部豐滿,腰肢收束,腹部肌肉起伏自然,深具尼泊爾造像注重人體表現的特點。

其斜披條帛,下身著裙,繩狀裙褶。條帛及裙褶間陰刻花草紋,並嵌錯寶石金銀等以為裝飾。全像用料考究,造型端莊秀美,鑄造及嵌錯工藝精湛,應是清代宮廷所造仿尼泊爾—西藏風格的造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之瑰寶 的精彩文章:

鴛鴦蓮瓣紋金碗:唐金銀器中最華美的國寶

TAG:國之瑰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