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打劉文典耳光一事是否屬實?

蔣介石打劉文典耳光一事是否屬實?

來源|南方都市報2013年9月1日 [AA28]版

作者|尤小立

原題《劉文典頂撞蔣介石的「羅生門」》

左,劉文典;右,劉1934年為《安徽大學旅京同學會會刊》題詞

當下中國大學缺少耐人尋味的「故事」,人們自然會移情於民國時代個性飛揚的教授。有關性情狂狷的劉文典教授的故事甚多,最典型者,莫過於被蔣介石打耳光之事。

被人打耳光,在成年男人看來,似乎是比挨拳頭更傷自尊的事。因為打耳光往往是出現在大人對於小輩,或者女人對於男人。一個成年的男人打另一個成年男人耳光,一般都意味著污辱,在特定的人群中,還含有主子懲罰奴僕的意思。

傳說中的蔣介石打劉文典耳光,有人說是為了立威,這似乎合理,因為蔣介石1928年10月剛在南京就任國民政府主席和陸海空總司令;也有說是蔣介石氣急敗壞,這似乎也並非不合理,因為獨裁者蔣介石很少能遇到來自下屬或下級直接的頂撞。

現在看來,最早公開以劉文典頂撞蔣介石一事為論據的是胡適。1929年4月10日,胡適在《人權與約法》中說:「安徽大學的一個學長,因語言上頂撞了蔣主席,遂被拘禁了多少天。他的家人朋友只能到處奔走求情,決不能到任何法院去控告蔣主席。只能求情而不能控告,這是人治,不是法治」。

兩年後,即1931年12月11日,魯迅發表的《知難行難》說,劉文典是因為不稱蔣為「主席」而「被關了起來」。

劉文典的清華同事馮友蘭1963年曾在一封信中提到:「劉先生任安徽大學校長時,蔣介石到安慶,與劉先生談某事不協。蔣怒說:『你革命不革命?』劉先生亦怒說:『我跟中山先生革命的時候,你還不知在哪裡!』蔣把劉先生囚起來。……此劉先生親告我者。」(轉引自章玉政編著:《劉文典年譜》,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423頁)

後來提及此事的,還有學界名家金克木和張中行。金先生在《劉教授文典》中說,劉文典當時拒絕蔣介石到校「訓話」,又拒絕學生「迎送如儀」。那時流行的劉文典的名言是「大學不是衙門」。張先生《劉叔雅》一文中則說,劉文典指著蔣,說「你就是新軍閥!蔣大怒,要槍斃他」。

以上幾位先生大都曾在民國時代的大學任教,可見,劉文典頂撞蔣介石一事在那個時代已經盛傳於學界。但這個傳說的傳播趨勢顯然是層累式的,從「拘禁」、「關起來」到「槍斃」,越到後來內容越豐富,但離歷史真相也越遠。

近十幾年,有人將此事發生的時間推至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學潮則是為了反日,故劉不僅是對抗權貴有骨氣的學人,也是維護民族尊嚴的英雄,而蔣頓成「民族罪人」。也有人對整個過程進行了文學加工,結果情節就成了:蔣不僅打了劉兩記耳光,還照著劉的臀部踹了兩腳,劉也不甘示弱,飛起一腳還擊,據說瞄準的是蔣的小腹。

其實,從現存史料看,劉文典頂撞蔣介石時,既沒有親自動武,也沒有傳說的戲劇化,其豐富性也主要是內在的,而非浮於表面。

1927年10月,在北京大學任教的劉文典受邀主持安徽大學的籌建,任預科籌備主任,後又任文學院籌備主任,實際行校長之職。可是,在籌備之初,有學生集體上告,指劉文典「通共(產黨)」。相比之下,1928年的蔣介石則有些志得意滿,不僅是就任國民政府主席和三軍總司令,且與張學良的談判也基本搞定,只等到12月29日正式宣布東北「改旗易幟」,國民黨的「統一」就將實現。

不過,蔣此次視察安慶,並無在安徽大學訓話的安排,遇上學潮,亦純屬偶然。蔣是在安慶市內視察,路過安徽大學,遂入內參觀。按一般所想,安徽大學領導要出面陪同,但劉文典未出面,而是讓學校秘書、學監接待。

就在蔣抵安慶的前幾天,即1928年11月23日晚,安徽大學學生與隔壁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學發生了衝突。據說,這天晚上女中舉辦校慶晚會,安徽大學學生得知消息,前去觀看,因多數學生無請柬,又不甘被拒於門外,便硬擠入會場,女中方面遂關電閘,結束晚會,這一舉動引起安徽大學學生不滿,開始砸門、毀窗,且打傷女中師生。後警察趕到,平息了事端。經幾天協商,劉文典代表安徽大學表示,願意道歉和賠償損失,但不同意立即開除肇事學生,遂引發女中學生到安徽省政府(時在安慶)請願,恰巧此時蔣到安慶視察。

蔣決意召見劉文典和女中校長,協商解決此事。下面的情節,彼時報紙雜誌的報道和後來回憶文章的說法雖稍有出入,但有一點相同,它們都沒有提到打耳光之事。

據記錄最為詳細的《教育雜誌》第21卷第1號刊登的《皖省學潮之內幕》說,見面後,蔣要劉處理安徽大學肇事學生,但劉說,此事複雜,其中或有「黑幕」,因而拒絕簡單處理。現在看來,劉文典所說的「黑幕」,恐既有政治的因素,比如兩校的學生中,有國家主義者,亦有共產黨員,他們是幕後的鼓動者;也有安徽教育界內部的問題,比如當時的教育廳長韓安,即在安徽大學籌備過程中,多方阻撓,引起劉文典不滿。而據說,蔣介石只擬懲處安徽大學為首的幾名肇事學生,而韓安則開除了安慶各校學生代表30餘名,因而引起公憤。《安徽大學學生護校代表團成立宣言》又說到另一原因,劉文典的「學者態度,革命精神,一切行事,認理而不認人,故多樹敵,致受此次之辱」(參見姜舲女士:《安徽大學風潮之由來》所附,《民國日報?覺悟》第12卷第23期)。

在程勉表示無意見後,蔣再詢劉,問能否處理學生,劉仍不願,並「出言頂撞」。至於頂撞的話語,《教育雜誌》未明言,現存的兩篇回憶說法不一。一篇說,蔣斥劉:「看你這樣,簡直是土豪劣紳!」劉回應道:「看你這樣,簡直是新軍閥!」(石慧廬:《劉文典面斥蔣介石》)另一篇則這樣描述:蔣說:「教不嚴,師之惰,學生夜毀女校,破壞北伐秩序,是你這學閥橫行,不對你撤職查辦,就對不起總理在天之靈」。劉答:「提起總理,我和他在東京鬧革命時,根本不曉得你的名字。青年學生雖說風華正茂,但不等於理性成熟,不能以三十而立看待,些微細事,不要用小題目做大文章。如果我是學閥,你一定是新軍閥!」(參見唐鳴珂:《劉文典在安慶頂撞蔣介石經過》)

它們都提到蔣介石聲稱要「槍斃」劉文典,但石文說,劉聽後「把腳向地下一頓說:『你就不敢!你憑什麼槍斃我?』」唐文則轉述在場的經學家姚永朴的回憶:劉「神態自若」,聽任衛兵綁架。

不過,從蔣介石指示拘禁劉文典的地點——— 省府的「後樂軒」,以及交由劉文典的合肥老鄉、國民黨安徽省黨部委員張亞威辦理,亦可看出,蔣也有網開一面的考慮。而「槍斃」一語,不是一時氣話,就是後人的誇張。但無論如何,劉文典頂撞蔣介石是確有其事的。人們後來合理地聯想,也表明了對劉文典「大學不是衙門」名言的認同和渴望,這句話也體現了那個時代教授們的一點精神。

查台灣1978年出版、秦孝儀主編的《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未見記1928年「皖省學潮」及召見劉文典之事。大概在編者看來,此事不夠「大」,故不必記。

各位進群的讀者

請添加水煮君微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徐世昌:武夫時代的文治夢想
父親的民俗畫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