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時3年,中國專家再次領跑肺癌精準治療,確認ROS1肺癌新療法

歷時3年,中國專家再次領跑肺癌精準治療,確認ROS1肺癌新療法

作者:小米

來源:健識局(jianshiju01)

全文1457字,閱讀需要3分鐘

靶向藥物治療又有新發現,這一次又和肺癌有關。

日前,由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領銜的「OO-1201研究」,在國際著名醫學雜誌《臨床腫瘤學》發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是克唑替尼治療ROS1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有效率高達71.7%,13.4%的患者腫瘤完全消失。

在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2017中國腫瘤登記年報》中顯示,肺癌發病率、死亡率雙率排名全國第一,更為關鍵的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全部肺癌病例的85%,大約57%的NSCLC患者在確診時即為轉移性或晚期,5年生存率僅為5%。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一半的肺癌患者能找到驅動基因,針對這些驅動基因可進行靶向治療。

而吳一龍團隊的「OO-1201研究」,就是針對c-ros肉瘤致癌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英文簡稱ROS1融合基因。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是NSCLC的一種獨特分子亞型,ROS1基因重排可見於很多不同的瘤種。

吳一龍教授及其團隊

試驗歷時3年

50%患者15.9個月不惡化

據健識君了解,吳一龍團隊「OO-1201」研究,是全球首個和迄今規模最大的II期ROS1陽性NSCLC的研究,多國家,多中心的,單臂II期研究,奠定了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這一新亞型的基因治療基礎。

該研究歷時3年,在中國、韓國、日本37家醫院的1000多個肺癌患者中,挑選出127名帶有ROS1基因重排的患者,研究採用克唑替尼進行精準治療。

相比於以往的精準治療,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只有幾個月,尤其是ROS1基因重排的肺癌患者,化療治療效果很不好——在既往研究中,使用傳統的化療方式治療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其生存時間僅為7個月。

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患者維持疾病不惡化時間長達15.9個月。另外,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仍然在接受治療中。

根據這一研究結果,不僅中國內地,日本、韓國,還有歐美,都先後批准了ROS1肺癌的治療策略。截至2017年底,全球已有49個國家和地區批准克唑替尼用於治療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

提升藥物可及性

靶向藥物期待納入全國醫保目錄

眾所周知,我國肺癌發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首位,由於該病早期無明顯癥狀,所以發現時常為中晚期。對於晚期患者而言,單純化療目前仍是主要治療手段,但總體預後不理想,患者普遍生存質量差。

儘管,靶向治療肺癌的療效十分明顯,但昂貴似乎成為了靶向藥物普遍面臨的問題。據健識君了解,克唑替尼用於治療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已於2017年9月獲得CFDA批准,治療費用是每月53500元,符合條件的患者可以在治療一段時間後進入慈善援助項目。截止目前,克唑替尼治療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一治療方式已進入成都市、佛山市、蘇州市和浙江省的大病醫保目錄。

同時,克唑替尼早在2013年就獲得CFDA批准用於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作為CFDA目前唯一批准用於ALK和ROS1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雙靶點藥物,克唑替尼具有確切的療效且安全性高。

不可否認的是,以往因靶向藥物研發成本較大,藥費高昂且未納入醫保,患者經濟負擔重,真正能夠接受靶向治療的患者僅佔少數。但相比於全國高發的肺癌發病率,不能納入全國醫保目錄,這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惠及更多的患者。如何能讓更多患者以合理的價格得到最佳的治療方案,獲得長期生存獲益?

分析人士指出,倘若靶向藥物能夠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可讓患者自費的部分明顯降低,使腫瘤患者得到同質化、均等化的醫療服務成為可能,患者獲得創新靶向藥物治療的機會,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成果。

更為關鍵的是,ALK和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發病率較低,僅占所有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7%左右,屬於肺癌中的「罕見病」。專家認為,可考慮通過談判單獨建立相關藥品目錄,並制定特殊報銷政策,避免給基本醫保帶來過大衝擊,「畢竟大病保險和罕見病救助的籌資機制不同於全民醫保」。

編輯:Shirley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肺癌 的精彩文章:

肺癌患者控制好這9大情緒是康復的關鍵
女性肺癌的早期癥狀表現

TAG: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