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茶人分享:茶要適口,盞要適心

茶人分享:茶要適口,盞要適心

很多東西,我們總喜歡分個好壞。比如季節,我們總會問夏天好還是冬天好?

比如鞋子,我們就會問高跟鞋好還是平底鞋好?比如茶葉,有人會問綠茶好還是烏龍茶好?碧螺春好還是鐵觀音好? 是普洱好還是烏龍好?

如一萬個讀者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一樣,不同職位、不同身份、不同經歷的人對事物的看法也會不一樣。其實,茶無上品,適口為珍。

雖然不同類的茶葉,味道各有不同,有的清香,有的醇厚,有的苦澀中帶甜,但對愛茶人士來說,只要喝到嘴裡,自身覺得好喝的茶葉便是上品。

對品茶者而言,茶的滋味便是飲茶者的心境。內心煩躁者或情緒不高者喝茶,喝的只是嘉木中苦澀之味;心情愉悅者品茶,細聞如山嵐霧氣的清芬,靜心看著杯中茶葉舒展沉浮,喝到的是一種感受,感受著茶水從唇齒淡淡的甜味流入心坎的幸福。

茶無上品,適口為珍。喝茶不必追求名牌,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喜歡濃茶者,就喝濃茶;喜歡清淡者,就喝清香型茶。心隨流水去,身與風雲閑。

當你精心在布置一個唯美的茶席時,茶壺、公道杯、插畫、還有幾個品茗杯等都已配套好,似乎就到了糾結主人杯的關鍵時刻了。

咦?什麼是主人杯,顧名思義就是自己的品茗杯,它就像男人的手錶、女人的包包。它的出現就彰顯了主人的品味,喜好。

當看到茶人的主人杯時,你可能就會讀懂他的百分之五十。同樣,你也能通過主人杯,向別人展示你獨特的格調和趣味。

盞,早就成為鮮被人提起的一個詞,作為器物,在生活中也不常使用。也就是近十年,國內外各大拍賣市場頻頻拍出高價建盞使其名聲大噪,它才重新被世人記起。

有人買盞就是為了喝茶使用,有人買盞就是為了單純收藏,這是每個人購買建盞或者說喜歡建盞的初衷不同而已。

追求自己心儀盞的路上,雖說搜索網路,會發現有很多的挑選標準,可是有一點不能忽略,那就是眼緣。

自己喜歡則無價,管別人如何說。如果只只建盞都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來挑選,把選擇權全都交給自己身邊認識的「大師」去挑,從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上當,可是你要問自己,別人幫自己挑的,適心嗎?

如說收藏級建盞,我覺得可以讓大家幫著看看,幾百塊的盞說白了就是飲茶實用器,只要保證是正宗建盞,選擇自己喜歡的才是最重要的。

不適口的茶,不喝也罷;不適心的盞,不要也罷。人所追求最大的自由,不應該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不想做什麼,便不用做什麼。

不想做的事情,便不去做,這也是最簡單的自由。不適口的茶、不適心的盞,任憑別人說的再天花亂墜,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即使對身體很好、即使收藏價值再高。

對於挑選建盞,可以遵循兩點:第一是以自己喜歡為主,或者說符合自己的眼緣為主;第二是此盞是否值得自己去改變第一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熱烈祝賀:黃美金老師榮獲全國輕工行業勞動模範稱號
品茗杯,決定你喝茶的心境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