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移、旋轉、組合、分割,這才是幼兒園學形狀的正確方式

平移、旋轉、組合、分割,這才是幼兒園學形狀的正確方式

只知道每一個形狀的名字還遠遠不夠,從幼兒園起就要讓孩子不斷探索圖形之間整體與部分的關係,知道形狀的屬性,探索形狀之間的組合與分割。

---芊媽

GIF

最近帶芊玩了這樣一道圖形題,要求用三角形、六邊形、菱形和梯形,拼出6個星星,拼法不能重樣。

妞們想出來了嗎?這可是一道美國幼兒園和小學1年級的圖形練習題啊。

給妞們看下答案。

這道題的用意是,讓孩子在思考6種組合方式的過程中,探索到圖形之間有這樣的關係:兩個三角形可以合成一個菱形,三個三角形能拼出一個梯形,一個六邊形是用兩個梯形拼接而成的。

把這個關係用數學公式表示:

菱形 = 等邊三角形*2

梯形 = 等邊三角形*3

正六邊形 = 梯形*2 = 等邊三角形*6

看到了嗎?幾何圖形通過這樣的數學公式就變得「數學化」了。當然公式部分幼兒園的孩子不必學習,但圖形之間的關係,是孩子要從這個年齡就要開始不斷玩,不斷探索的。

這也是咱們在數學課程中,形狀這個版塊要給孩子學習的內容,該怎樣學形狀,才是為今後的幾何學習打基礎。

1、讓孩子通過學(玩)形狀,探索圖形之間的數學關係。

之前我教芊認形狀,會說這是三角形,這是圓形等等,而為什麼這個形狀叫三角形,那個叫圓形?為什麼正方形既是長方形,又是菱形?這些並沒有深度探索。

而在美國幼兒園,老師會教孩子,這是由圖形的屬性決定的,也就是邊和角的特點。

所以,教孩子認形狀的第一步,不僅要知道形狀的名字,還要知道形狀的邊和角。

比如,圓形有一條彎曲閉合的邊,沒有角,而長方形、菱形和正方形都有4條邊和4個角,其中,正方形既是菱形也是長方形,因為4條邊都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

今天要說的這些基本形狀,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都是規則的形狀,都可以沿一條直線摺疊重合的。也因為能摺疊重合,才有了組合和拼接更複雜圖形的基礎。

所以,教孩子學形狀的第二步,還要知道各種圖形之間如何組合和分割。

幼兒園的孩子可以不知道「軸對稱」這個數學概念,但是通過圖形的翻轉、組合和拼接,他們可以發展對圖形之間的整體和部分的關係的理解。

今天的汁源中,有一個《圖形大變身》的手工遊戲,通過彩紙的翻轉、摺疊,孩子可以逐漸明白,兩個直角三角形可以組成一個正方形,兩個正方形可以組成一個長方形,把一個星星的6個角向內摺疊,就是一個六邊形,也可以看成6個等邊三角形。

GIF

不要輕視這些探索,這些都是為孩子以後學習複雜的幾何知識打基礎。

對於等分、面積和對稱這些概念,幼兒園的孩子雖然還不能準確的計算,但他們看周圍的事物時,已經能很自然的把這些圖形數學化了。

比如,今天的汁源中有一個《形狀加法》的圖形計算題,兩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相加,能組成什麼圖形?橄欖球?還是火箭?其實區別只是,下面的那個三角形上下翻轉掉了個兒。

再比如,《實物拼圖》中,用形狀小積木去拼接組成新的圖形。

GIF

2、一本《形狀認知工具書》和10個遊戲為幼兒園的孩子打下幾何數學的基礎。

所以說,教幼兒園的孩子認圖形,咱們主要分成兩個目標:

第一個目標,不僅要學會形狀的名稱,還要知道形狀的屬性:邊和角。

第二個目標,學會圖形的組合和分割,為以後學習幾何打基礎。

為了達到這兩個目標,芊媽給孩子們整理了一本《形狀認知工具書》和10個形狀小遊戲。

想要獲得《形狀認知和圖形組合》的PDF電子版,在公號首頁回復「數學19」。

下面咱們開始挨個說說。

目標①:不僅要知道形狀的名字,還要知道形狀的屬性:邊和角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芊媽準備了一本《形狀認識工具書》和4個小遊戲。

《形狀認知工具書》介紹了幼兒園到小學最早接觸的六種基本形狀:正方形、三角形、圓形、長方形、六邊形和菱形,每個形狀分為三部分。

GIF

第一部分是形狀的名字和對稱結構,讓孩子通過描畫形狀,感受形狀的特點。

GIF

第二部分是說明形狀的邊和角,而且,讓孩子知道一種形狀可以有很多的形式。

比如,三角形不一定都是等邊三角形,還可以是直角三角形和不等邊的三角形,只要有三個角和三條邊的封閉圖形就是三角形。

第三部分是互動,列舉了一些生活中的場景,讓孩子找出含有這種形狀的圖形,塗上顏色。

生活中的事物就更豐富了,比如,說到長方形,除了門和窗戶,一本書的書脊也是長方形啊,孩子愛吃的巧克力也是長方形,可以是又瘦又長的,也可以是又短又胖的。

GIF

4個小遊戲分別是《小夾子數數》、《橡皮泥做形狀》、《形狀卡片找朋友》和《放大鏡找一找》,都是讓孩子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形狀的邊和角的特點。

比如,用橡皮泥在底板上做出兩個正方形,孩子不光要把橡皮泥搓成一條直線,還要數清楚點數,才能保證每條邊的長度是相同的,每個角是直角,這樣做出來的才是正方形。

再比如,用自製的「放大鏡」找出家裡的形狀,同事家的孩子找到了開關,裡面有兩個長方形呢。

目標②:學會圖形的組合和分割

配合著這個目標,有6個遊戲給孩子練習。前4個遊戲是規則圖形的組合和分割,包括前面說過的《圖形大變身》、《形狀加法》和《星星有幾顆》,還有《蜂巢和披薩》。

《蜂巢和披薩》是用轉盤決定這一步用哪一個基礎形狀,最終目標是把蜂巢或披薩填滿。

(P.S. 圖裡用的小積木在某寶就能買到,邊長是3厘米的,另外,芊媽還在汁源中配了一套形狀小卡片,列印裁切就能玩啦)

GIF

《星星有幾顆》的難度最大,因為沒有拼接線做提示,不過孩子玩了前面那些遊戲之後,對形狀的邊角特點已經有所了解,可以更深入的探索下。

比如,拼菱形風箏時,孩子知道兩個等邊三角形的角合在一起等於一個正六邊形的角,正好可以用來做風箏的4個角。而菱形和梯形也有兩個角相等,這樣一來,風箏就有了更多的拼法。

後兩個遊戲是《塗色數數》和《實物拼圖》,這裡的圖形都不是單一的形狀,而是具體的實物了。

先讓孩子從小動物的身上找形狀,每個形狀塗上不一樣的顏色,再數一數各有幾個。

《實物拼圖》給孩子們提供了16張拼圖卡片,需要用小積木或者自製的形狀卡片去拼接。

3、《形狀認知與圖形組合》的1本小書和10個遊戲如何獲得?

① 汁源內容:

—1本《形狀認知工具書》

—10個形狀認知和圖形組合的小遊戲:《小夾子數數》、《橡皮泥做形狀》、《形狀卡片找朋友》、《放大鏡找一找》、《圖形大變身》、《形狀加法》、《蜂巢和披薩》、《星星有幾顆》、《塗色數數》和《實物拼圖》。

每套遊戲的詳細練習目標和遊戲玩法,妞在獲得汁源之後就能看到啦!

② 適用年齡:4-6歲上幼兒園的孩子。

想要獲得《形狀認知和圖形組合》的PDF電子版,在公號首頁回復「數學19」。

另外,利用寒假時間我把數學的課程表都做出來了,咱們的數學版塊是一條幼兒園到小學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每周更新一次,這樣每周推文在課程表中處於什麼位置,妞們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陪娃 的精彩文章:

娃玩橡皮泥,你缺的是這套教程

TAG:i陪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