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龍套雖然是雜行不被重視,但在舞台演出中卻是必不可少的

龍套雖然是雜行不被重視,但在舞台演出中卻是必不可少的

戲曲術語中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跑龍套」一詞,就是扮演劇中的龍套角色。在舞台上,龍套常常跟著主帥跑上跑下,而且台上各種集體上下場的隊形、各種舞台部位的變換,甚至舞台氣氛、環境變化,都要靠龍套「跑」出來,故而叫「跑龍套」。龍套這一行在京劇發展的早期是沒有的,發展到主角制時期才出現。

龍套雖然是雜行不被重視,但在舞台演出中卻是必不可少的,幾乎每齣戲里都有龍套。但目前一般劇團已很少專職龍套,多由其他角色兼演。而以前在京劇科班裡,學員入科後啟蒙的舞台訓練就是跑龍套。無論學什麼行當演什麼角色,都必須經歷這個階段,再慢慢地發展到演配角甚至主角。

傳統劇目《華容道》膾炙人口。先是四綠龍套同上,再紅臉關羽上。諸葛亮設計妙算,借東風火燒赤壁後,料定曹操必走華容道歸許都,讓關羽前去捉拿曹賊,關羽將人馬悄悄埋伏在華容小道。曹操帶著殘兵敗將,落荒而來,以為華容道沒有設伏,正自鳴得意,唱道:「笑是笑周郎見識淺,孔明袖內少機關。日出若有人和馬,又恐失計難保還。」

這時扮演關羽部屬的龍套忽然大喊,一時處處旌旗招展、人喊馬嘯,嚇得曹操面如土色、膽戰心驚。這裡的龍套就將關羽麾下的人馬展現得猶如橫空出世,氣勢非凡。這種「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手法用在千鈞一髮、事關生死存活的戰役中,更有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所以劇本中說曹操嚇得心膽俱裂也就並不誇張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六壬軌限照心神鑑經 三卷 (三國)管輅撰 (唐)呂才重編 堪輿堂館藏
2婚嫁帝王獨得聖寵 育1子1女 39歲被丈夫賜死 去世後追封皇后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