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弱國存亡之道,一場關乎國家精神的堅守

弱國存亡之道,一場關乎國家精神的堅守

「一個國家必先有國家之形勢、國家之精神、國家之理想,才能有國家之規模。如果一個國家理想消失,精神懈靡,陷於不自覺之睡眠狀態,則規模漸壞,形勢日非,國遂不國」。

01

123年前的4月17日,73歲的滿清全權代表李鴻章臉纏紗布、顫巍巍地在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上簽字。

就在上個月24日,他被日本右翼團體「神刀館」成員小山六之助刺傷,還留存血衣,希望「我以我血薦軒轅」。

老頭心想,挨了這一槍,倒是有了討價還價的砝碼。從20日在春帆樓開啟談判開始,老相識伊藤博文對自己極盡侮辱嘲諷之能事。時至今日,舍下我這張老臉,能減一分就是一分。

他知道日軍在戰場上步步緊逼,但不知道朝廷談判的底線已被日方掌握。

伊藤博文咄咄逼人:「此次和談,只有允和不允兩句話而已。」

李鴻章據理力爭:「難道不允許爭辯?」

伊藤博文輕蔑地回答道:「辯論你隨便,和談條件一毫也不能少!」

在最後一輪會談中,李鴻章幾近哀求,這個被稱為「東方俾斯麥」的老頭顧不上那麼多了。

「總理閣下,請再減5000萬兩吧」

「要不再減2000萬兩?」

「能不能再少一點,權當老朽歸國的路費了。」

但除了那顆子彈和幾兩老血減去了一億兩白銀外,割地賠款一樣也沒能少。

1919年的巴黎和會,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滿以為可以一雪前恥,但列強竟然主張將山東半島權益割讓給日本,儘管顧維鈞舌戰群儒,陸正祥拒絕簽字,但依然未能保住國家權益。死傷14萬人,換不來一次平等的聆聽。

1938年,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在慕尼黑召開會議,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場的情況下,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割讓給德國。

歷史何其相似,歷史從不慈悲。

4月13日晚,美英法對敘利亞實施精準打擊,讓這個戰亂七年的國家更是雪上加霜。

此前,敘利亞駐聯合國代表巴沙爾·賈法里在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的緊急會議上發表了一篇「討美檄文」,儘管他慷慨陳詞,高聲疾呼,但美英代表早已傲然離席。

你永遠無法祈求霸權的仁慈,你或許能夠博得同情,但改變不了命運。不管借口如何蒼白,邏輯如何悖謬,他們依舊發動了被稱之為「完美」的攻勢,留下了敘利亞的滿目瘡痍和這位62歲老者的落寞背影。

他們就是這般飛揚跋扈,就是想見你恨我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的凄苦模樣,因為弱國無外交、強權即真理。

在敘利亞戰火的背後,是美俄等大國在西亞的角逐,是對美元霸權的反抗與反制,是對全球能源命脈的爭奪,是什葉派和遜尼派政教勢力的拉鋸,是統一政府與分裂勢力的交鋒。

但殘酷的現實只有這一個,大國交鋒,小國遭殃;戰爭之下,百姓遭殃。

如何在日見逼仄的夾縫中求生存,如何在西風北風呼嘯中站穩腳跟,既考驗一個國家的精神,又考驗一個國家的智慧,還需要那麼一點運氣。

02

錢穆在《國史大綱》中提到,一個國家必先有國家之形勢、國家之精神、國家之理想,才能有國家之規模。如果一個國家理想消失,精神懈靡,陷於不自覺之睡眠狀態,則規模漸壞,形勢日非,國遂不國。

舉個「栗子」,春秋戰國時期有個鄭國,是周的同姓諸侯國,也是春秋時期第一個強起來的諸侯國。

強到什麼程度呢?東周第一任國君平王東遷,鄭國有護送擁立之功;鄭武公、鄭莊公都曾像周公旦一樣以諸侯的身份兼任王朝卿士,把持朝政;鄭國和東周鬧掰了,鄭莊公入朝責問平王,堂堂宗主國竟然向諸侯國交換質子;平王氣不過,率軍討伐鄭國,被鄭莊公手下大將祝聃射中左肩,自此王室威嚴掃地;鄭國還經常欺負周邊許、蔡、衛、魯等國,甚至還幫助齊國趕走北狄。所以有「天下諸侯,莫非鄭黨」的說法。

可惜鄭莊公之後,鄭國內亂不已,走上了事業發展的拐點,高開低走已成必然,徹底淪為了晉楚爭霸的主戰場。

由於地處中原衢地,晉想南下會獵,要經過鄭國;楚想黃河飲馬,也得經過鄭國。

於是晉、楚雙方圍繞鄭國展開了反覆爭奪。從周匡王五年(公元前608年)到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的三年中,晉四次伐鄭,鄭服於晉。而從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到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的八年中,楚七次伐鄭,鄭又轉而服於楚。

鄭國從一個霸主國家混到了「朝晉暮楚」的騎牆派,只能採取"居大國之間而從於強令"的策略,楚強服楚,晉強服晉。

鄭國人逆來順受,習以為常,經常自我解嘲,「晉、楚無信,我焉得有信?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敬共幣帛,以待來者,此小國之道也;犧牲玉帛,待於二競,以待強者而庇民焉」。

大國都不講究,我們還講什麼信用,講什麼國體呢?還不如恭恭敬敬準備好錢糧玉帛,開門迎客呢,晉人來了開北門,楚人來了開南門。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別怪今日受這冷風吹,只怨自己墮落得太徹底。

鄭立國之初,蹈厲奮進,雖處四戰之地,反而四面出擊,奠定霸業;庄公之後,耽於內鬥,為大國驅遣,國格喪盡,雖又延續三百餘年,苟延殘喘而已。

鄭人無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

國運不昌,個人何為?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列強還是那些列強,當我們慶幸中國卻已不再是那個中國的時候,依然要常懷警懼之心、清醒之目、敏銳之智,砥礪奮進以求自強,萬眾一心以御外侮,把那些唱衰中國者、麻痹中國者、分裂中國者以及那些美粉、精日分子和文化漢奸們都揪出來、趕出去,讓天下大同的國家理想、奮鬥不息的國家精神、開放融合的國家氣魄與百折不撓的國家意志永遠高揚。

我自巋然不動,你又奈我如何?

願他們早日贏得和平。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請猛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剪燭論史 的精彩文章:

蜀中多奇士,偉哉虞允文!
這才是人際間正確的打開方式

TAG:剪燭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