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極飛科技龔檟欽:篤定前行背後的商業邏輯

極飛科技龔檟欽:篤定前行背後的商業邏輯

[宇辰導讀]「共享」是未來農機領域的一個重要方向。

在生活中,立身處世需要有一個坐標;在商海里,奮楫揚帆亦需要一個參照物。這兩年,植保無人機領域內,有一家企業總是被拿來比較和研究,這便是「極飛科技」。

2018開年以來,諸多利好直指植保無人機將獲豐收年。業界認為,植保無人機在經過數年的辛勤培育後,市場逐步規範並趨向成熟,真正的爆發元年就在當下。

那麼,在這一半春日一半夏光的溫暖日子裡,當真正的植保無人機時代來臨時,我們是否做足了準備?又如何才能抓住轉瞬即逝的機遇呢?也許,我們能從極飛科技身上窺探出一二。

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檟欽/圖 來源極飛科技

為此,宇辰網記者特邀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檟欽答疑解惑,道出了極飛科技篤定前行背後的商業邏輯。

首季迎開門紅

宇辰網記者(以下簡稱記者):經過幾年的應用推廣後,業界普遍看好2018年的植保市場。那麼,與去年同期相比,極飛科技有哪些變化?

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檟欽(以下簡稱龔檟欽):從極飛科技的銷售數據來看,從去年10月份開始到今年3月份截止,植保無人機訂單已經超過了過去幾年的總和;極飛植保無人機在今年春耕和統防統治期間的日均作業面積已經突破10萬畝/天,並且還在不斷上升,預計到4月底可以超過20萬畝/天,而2014年全年的作業面積才12萬畝。數據的增長非常直觀地體現出植保無人機市場的變化,我們從後台的地塊數據分布也能看到,江漢平原、華北平原和皖東蘇北地區基本已經全部覆蓋。

另外,隨著極飛在植保無人機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用戶經驗的累積,植保無人機的應用正在從北方的大田作物向南方的經濟作物區拓展。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極飛植保無人機的作業地塊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區、華北平原和江漢平原;2017年10月至今,極飛植保無人機在南方經濟作物產區的作業面積已經佔到總體作業面積的21.5%,特別是江西和廣西地區的柑橘作業、海南的檳榔作業、以及江浙地區的茶園、果園作業,數據每天都在大幅提升。

記者:2017年植保無人機六省補貼試點政策,您認為今年的植保無人機補貼政策會是什麼樣的?這對極飛科技來說,有哪些促進作用?

龔檟欽:國家給予補貼的初衷都是好的,能給行業帶來信心,幫用戶降低門檻。儘管極飛的植保無人機也進入了大多數補貼省份,但是從目前的補貼標淮來看,其專業程度和操作的規範性上還有待商榷。各省基於自身對植保無人機的要求不同,有不同的補貼標淮無可厚非,但是基本的技術指標以及無足輕重的附加條件讓認真研發、切實推動行業進步的企業非常尷尬。

從商業的角度來說,大多數補貼都是不利於市場競爭的,因為它會助長「劣幣」。許多沒有核心技術,無法真正滿足農民作業要求的無人機,通過政策和關係運作也能進入補貼,依靠補貼套現的行為也普遍存在。對於像極飛這樣的研髮型企業來說,補貼是促進還是打擊?不好說。

田間有個笑話,「極飛無人機在國際上得了工業設計大獎,在某某省卻比不過作坊企業,拿不到補貼」。

記者: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年底,植保無人機保有量為六千台;2017年年底,市場上植保無人機保有量為一萬台。那麼,您是如何預測今年市場上植保無人機保有量的?

龔檟欽:數量翻番肯定沒問題,而數量需要多大能稱之為「爆發」,就要看每個人的見識、心胸和膽量了。

再獲官方「關照」

記者:我關注到,在上個月的「2018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發展國際論壇」上,民航局相關負責人對《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進行了解讀;不久前,民航局又發布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經營性飛行活動管理辦法(暫行)》。那麼,您認為這對植保無人機有哪些積極意義?

龔檟欽:我認為在「條例」和「辦法」中,對於無人機在植保領域的「關照」已得到了充分體現,說明在植保領域裡全面推廣無人機已無異議。這對於植保企業而言,可以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而且,民航局副局長李健在「2018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發展國際論壇」上表示,根據預測,在2017到2021年,中國行業級無人駕駛航空器市場規模每年都將以30%的速度增長,到2022年,在農業生產、娛樂航拍領域將率先實現初步的行業普及。

記者:您在「2018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發展國際論壇」上也發表了關於「無人駕駛航空器在精準農業方面的應用」的演講,能分享一下極飛科技的智慧嗎?

龔檟欽:在「2018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發展國際論壇」上,我主要談到了以下三方面內容。

其一,植保無人機在未來大規模應用即將全面爆發。極飛科技通過過去四年多在農業植保無人機領域的探索以及大規模的作業已經證明了無人機能夠在農業和精準農業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能夠為全世界的農業生產提供前進的動力,以及能夠幫助我們在食品安全供應方面做出極大的貢獻。

與此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讓無人機成為了打開農業智能化的一把鑰匙,無論是從數據的採集的方便程度,還是在植保作業的效率上都體現出了傳統設備不具備的優勢。

其二,關於植保無人機的管理。相對於民航的飛機以及其他行業應用的飛行器來講,農業植保無人機的作業規律的,不好預測,無法提前進行申報,很多時候需求都是臨時產生的,所以農業植保無人機需要把它進行規範管理,但是又要區別來對待。首先,農業植保無人機的飛行高度非常低,飛行作業的區域也都是在農田上空,所以跟民航空域衝突不是特別大,但風險依舊存在。其次,如果我們要大規模應用農業無人機,就首先要對農業植保無人機進行提前的註冊,能夠讓監管部門知道無人機的歸屬,明確操作人員的身份,在一旦發生情況的時候就可以追溯。另外,每一架農業植保無人機需要提前申報有很大難度,提前申報農業植保無人機飛行作業會導致農業生產的效率因法律法規受到限制而降低。

其三,中國作為在農業植保無人機領域探索的先行國,極飛科技作為在中國農業植保無人機領域的先行者,我們已經積累了一些在農田裡面管理無人機的經驗。我們也希望能夠將這些經驗帶到國際上去跟大家進行分享,以此為一個基礎結合更多數據樣本來設計出更符合植保無人機運行管理的法律法規,營造一個和諧的天空。

「共享」或成常態

記者:前段時間,圈裡都在討論一個話題,即2018植保飛防你怎麼干?在此,我想知道2018年中,極飛科技在植保領域的整體規劃是什麼?打算怎麼干?

龔檟欽:2018年對於無人機植保行業來說會非常有意義。一方面,經過長達5年的試驗、推廣和實際作業,植保無人機的效率和效果已經得到比較充分的驗證和肯定。越來越多的農戶、農場、合作社以及政府開始採用植保無人機代替傳統打葯作業。另一方面,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鼓舞人心,法律法規愈加健全,消除了許多回鄉創業者和傳統行業轉型者的顧慮。

至於2018年的規劃,研發方面,極飛科技會繼續加大在植保領域的研發投入,除了繼續開發更加智能的植保無人機產品以外,幫助農田實現精淮管理的地理信息產品、農村物聯網設施以及農業智能助手(XAI)會成為今年的研發核心。客戶服務方面,我們正在進一步擴大和規範銷售、培訓、服務網路。極飛目前在全國已經擁有1200多個合作夥伴(服務隊),470多家縣級經銷商,近350個無人機操作員培訓網點,以及150多個極飛保障流動站。2018年,這些數字有望翻一倍。從公司發展策略的角度,極飛將繼續專註於農業領域,給農民提供更好用的工具。

記者:今年2月,極飛科技與湖北省農業機械總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以無人機共享為起點,立足湖北,推動智能化農機共享在長江經濟帶乃至全國市場的大面積實施。您能否介紹一下具體情況?同時,2018年極飛科技在共享無人機方面還有那些亮點和計劃?

龔檟欽:「共享」是未來農機領域的一個重要方向。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近2700萬台農機,這些農機至少有一半的時間是閑置的。在東北地區,至少有2/3的時間是閑置的。在極飛科技看來,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農機利用率是提升農戶、合作社利潤的關鍵。所以,從2016年開始,我們就與金融機構比如螞蟻金服等,開展了一系列無人機租賃和共享服務,讓植保無人機得以低門檻地在農村流通,這也加快了智能農業設備的普及速度。

與湖北省農業機械總公司的合作,是極飛加快農機共享模式推廣的重要里程碑,這個項目也會為極飛在全國的農機共享模式提供參考和實證數據。

記者:結合行業當前的共享無人機市場形勢與發展現狀,您對未來的共享無人機市場有哪些預判和期待?

龔檟欽:前面講到我國有2700萬台農機,其中大部分利用率很低,導致單台農機的生產效益很低,與美國等農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單台農機投入產出比只有他們的大約1/3。要提高植保無人機的投入產出比,極飛希望幫助用戶將設備和作業人員儘可能多的流通起來。

根據極飛科技的計算,每台植保無人機每年的作業時間超過90天(約3500畝)便可實現盈利。如果無人機能通過共享形式充分流通,一台飛機每年至少應該有三個用戶使用。那麼,我們就需要培養至少3倍於無人機數量的操作員,這也會推動無人機培訓行業的發展和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

轉載請標明宇辰網,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辰網無人機資訊 的精彩文章:

TAG:宇辰網無人機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