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宜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宜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日前,探訪宜春各地,感受到股股創新力量迸發:明冠新材料是省內唯一的太陽能電池背板企業,公司13項產品經國家權威機構認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佔全球近10%的市場份額;鼎盛玻璃實施的「工業尾礦製備新型浮法微晶玻璃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為企業新增產值6.2億元,新增利潤7440萬元;合縱鋰業科技有限公司先後有8項科研成果通過省部級科技成果鑒定,2項技術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宜春市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興產業龍頭昂起步入發展快車道,傳統產業植入「高精尖」技術迸發新活力。

宜春市把創新放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出台創新驅動「5511」工程、創新人才發展等實施意見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33條措施,市財政每年設立1000萬元創業創新基金,進一步激發了市場主體創業創新熱情。目前,全市建立創新創業孵化基地23個、省級創新平台30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4個,高新技術企業達179家,共組織實施產學研科技合作項目205個。

創新驅動,新興產業揚優成勢,步入發展快車道。坐落於袁州區醫藥工業園的宜春宜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了自主可控的底層晶元,成為一家從零部件到整機、從軟體到硬體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生產能力的智能激光印表機製造企業,打破了日本和美國在複印機技術方面長達50年的技術壟斷。宜春鋰電新能源產業從無到有,由弱漸強,建有全國唯一的國家級鋰電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基地規劃面積38平方公里。2017年,貝特瑞、天賜新材料、海盈鋰業等一批鋰電大項目相繼落戶。江特電機、紫宸科技、合縱鋰業等一批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企業,已形成從鋰雲母精選到電池級碳酸鋰、電池材料,再到鋰離子電池及鋰電產品應用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計簽約鋰電項目121個,鋰電新能源產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60億元,比上年增長50%。

創新驅動,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宜春市中醫藥產業發展歷史悠久,擁有樟樹醫藥、袁州醫藥兩大省級產業集群,培育了濟民可信、仁和、百神葯業等一大批中醫藥龍頭企業。該市按照「把中醫藥產業作為強攻工業的支柱產業」的思路,引導和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姻」,推動中醫藥產業技術創新。目前,全市有醫藥研發企業和科研機構20家,培育了「金水寶」「黃氏響聲丸」等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中醫藥品牌。目前,全市中醫藥企業共擁有中國馳名商標7件、江西省著名商標62件、江西省名牌產品16個。

宜春市還以創新推動產業提質升級,加快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推進了10個省級重點產業集群,壯大10個市級產業集群,宜春鋰電新能源、樟樹醫藥和高建陶等三大產業集群被列入首批認定的20個「江西省工業示範產業集群」名單。同時,著力把宜春打造成贛西片區大數據產業和智慧城市建設示範區,建設「省內領先、全國知名」大數據產業強市。加快大數據與鋰電新能源、中醫藥健康、工業製造、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政務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創新,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江西省人民政府 的精彩文章:

南昌市食葯監局集中銷毀假劣物品

TAG:中國江西省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