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喧囂依舊:談談新時代的GAS

喧囂依舊:談談新時代的GAS

何必去做GAS的俘虜?何必去排斥?何必去爭論?不同的器材具有不同的功能,大多數攝影愛好者既有相機又有手機,那麼你唯一要做的不就是學會如何使用你的相機,學會如何使用你的手機嗎?強調只用手機拍攝,和沒有帶相機就堅決不用手機拍照,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吧!

——秋涼

Thom Hogan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曾經說過,他非常羨慕他的教學助手Tony,因為他拿著自己的D800和D810拍照片就可以了,完全不用去關心器材的各種信息。而他自己呢,為了評測,就不得不嘗試使用各種新器材。

攝影自然離不開器材,我們通常用GAS(Gear Acquisition Syndrome)來指代那些一門心思鑽在器材里的攝影發燒友。說到GAS你腦子裡會有什麼印象?各大論壇里經常為器材爭論不休的人,那些為了某品牌某設備傾盡狂熱的人,哪怕大多數人只是鍵盤上的GAS;而生活中,確實有一些攝影愛好者花了很多錢買回非常高級的設備,並且能支撐他們攝影愛好的最大樂趣就在於器材的滿足。他們通常會帶著頂級設備出門,脖子上腰裡面都掛滿了各種設備並樂此不疲。

這些GAS或許會讓人不屑。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哪怕帶一個單反相機出門可能都要遭人白眼。很多人選擇無反相機或許只是覺得單反相機所代表的那種「陳舊」內蘊。然而,更文藝的青年人則相信他們並不需要相機。所以,一個又一個手機攝影的公眾號油然而升。那些結構清晰、色彩乾淨的照片讓你相信,我們只需要手機,我們只用手機攝影。手機,Snapseed,VSCO,潑辣修圖,朋友圈微博,這就是我們需要的一切。GAS,呵呵!

在我看來,這無非是又一種GAS而已。讓我來給GAS一個秋涼式的定義:所有將攝影局限在某種設備上的觀點,所有排斥其他設備的觀點,全部是變種的GAS,哪怕GAS的對象只是一台手機而已。

在這個通過互聯網連接的世界裡,最可貴的是什麼?是真話,是真實。做互聯網推廣或者營銷,很重要的一條是堅持某種風格,或者堅持滿足某個群體用戶的喜好。潛台詞是,很多真話必須被掩埋起來。假話有兩種。第一種是我們習慣意義上認為的假話,即說出完全和事實不一樣的話。比如,昨天我去森林公園拍照了。但是我說,昨天我去醫院上班了。這就是假話,徹頭徹尾的假話。

但是,還有一種隱晦的假話。比如,我昨天帶了單反和手機去森林公園拍照。我對你說,我昨天帶著手機去森林公園拍照了。我沒有「騙你」,然而不代表我沒說假話。這是一種以掩蓋部分事實為手段的假話,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做過科學研究的人都應該很明白,研究的結果強調客觀性。所謂客觀,是你必須把實驗研究各方面的情況都描述出來,不能加以選擇。不然,研究的結論就會產生偏倚。隱瞞某些事實不說,無異於欺騙。

我發現,這個狂躁的世界很難達成妥協。我偶爾回家很晚,找不到停車位,會臨時把車停在樓道門口。我也會很注意地把車儘可能靠在一邊,並且停得離大門遠一點,留出行人通道。即使這樣,還是常被人貼條。如果在小區里晃一晃,也經常看到停在樓道門口的車頂被扔垃圾。但凡有人抱怨,我從來不曾解釋。因為,停車的人、走路的人、騎電瓶車的人是沒法妥協理解的。

數碼世界無非演繹的也就是這種low到爆的劇情。無論多麼文藝,多麼高雅,一旦強調自己只用手機拍攝照片,在我看來便和小區里往車頂上扔垃圾的鄰居沒什麼大區別。因為都是為了自身利益而偏執地強調了問題的一方面。試問哪一個手機攝影達人家裡沒有躺著一台相機,甚至還可能是中畫幅相機?

攝影當然和器材相關,相機是攝影活動的載體。手機與相機無異,無非是將傳統的便攜相機內置到手機裡面而已。如華為P20Pro這樣的產品,單看宣傳材料,都不知道到底是相機還是手機。不同的相機有其內在的不同需求,如果不能承認這一點,又何談了解攝影器材?單單因為手機能拍攝漂亮的照片,就認為單反相機或者無反相機沒有未來,又是多麼可笑?

單反相機也好,無反相機也罷,還是我們日常攜帶的手機,各有自己的用途。手機攝影能夠發展得如此之好,得益於攜帶手機的無數場景,得益於數碼成像硬體與軟體的飛速發展,也得益於我們欣賞照片的習慣。毋庸置疑,手機屏幕的尺寸客觀上彌補了手機成像的許多問題。與追求極致的傳統攝影不同,手機攝影往往更強調意境、感覺,有些非常簡單而粗糙的照片,配上文字和畫框,加上文藝的排列,也能變得很優美。我覺得這些年,手機攝影在很大程度上催化了社會審美標準的提高,儘管現代簡約也已經有點泛濫的嫌疑。

手機拍攝如此簡單的今天,去購買相機無非是因為相機能夠實現一些手機不能實現的功能,或者讓一些事情變得更簡單、更有效率。所以,相機讓事情變得複雜不是事實。攜帶相機自然會增加很多負擔,關鍵在於這些負擔是否值得。你可以用手機拍到漂亮的新娘,只是相機拍到同樣的照片要比手機簡單許多;你可以用手機拍出有層次的肖像,只是相機會帶來更多的創意可能。許多手機照片一看就是經過複雜的後期獲得的,用相機拍攝照片結合Photoshop也會大大簡化流程,並獲得更好的效果。還有些時候,儘管攝影師描述的是手機,但是他沒有為你描述支撐手機的支架、三腳架,或者外置鏡頭甚至濾鏡。因此,將真相完全展現給你的讀者,然後讓他們自己來判斷。

將攝影與器材綁定的GAS是很幼稚的。它會造成無意義的隔閡,而實際上相機和手機又有什麼衝突的地方呢?我非常喜歡P20Pro這樣的產品,因為它的感光元件尺寸和三鏡頭設置至少部分解決了手機攝影長期以來的兩個問題:相對便攜相機較低的畫質和無法光學變焦。如果我有一台P20Pro,我就不會想再帶上S90。哪怕我現在拿的是榮耀8,也沒有更多的衝動想帶上S90甚至RX100 III。在地鐵站等車的時候可以拿出手機對著油菜花拍上幾張照片,並且很方便地在手機里進行後期處理,我沒有理由不喜歡手機。而且我對軟體進化抱有極大的希望,我相信手機可以實現更多攝影的功能。

但是,當腦海里浮現出攝影兩個字,我依然會帶上相機。那種對曝光和焦點的自如操控,那種通過取景器捕捉動態的過程,那種調動腦海里所有知識去釋放快門的實現感,還有那種在顯示器上能夠觀看的無與倫比的細節和不可思議的後期效果,又有哪部今天的手機可以替代?換一個世俗的角度,職業攝影師之所以不用手機而要去購買相機,無非就是因為相機能實現太多手機不能實現的功能而已。

因此,何必去做GAS的俘虜?何必去排斥?何必去爭論?不同的器材具有不同的功能,大多數攝影愛好者既有相機又有手機,那麼你唯一要做的不就是學會如何使用你的相機,學會如何使用你的手機嗎?強調只用手機拍攝,和沒有帶相機就堅決不用手機拍照,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吧!

-END-

秋影隨行 | 秋涼

inspiring you, always

並非不可或缺,但求獨一無二

沒有引人入勝的標題,沒有聲嘶力竭的吐槽

沒有驚心動魄的文案,沒有亦驚亦詫的表情

沒有花面逢迎的筆法

當你在迷離的世界中感覺疲憊

我一直在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影隨行 的精彩文章:

我缺一台怎樣的相機

TAG:秋影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