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錢幣「五十珍」都有哪些?(中)

古錢幣「五十珍」都有哪些?(中)

十二.永光

南朝宋前廢帝永光元年(465)鑄錢,錢體薄小,錢徑約18mm,重1.2g左右,稀見。

永光錢存世稀見,早期被評為中國古錢五十珍之一,目前市場價格在5萬元左右。

南朝宋前廢帝永光元年(465)二月鑄兩銖錢,而後繼鑄永光年號錢,八月改元景和,則永光錢的鑄行時間最長不超過6個月。

十三.景和

十四.咸玄通寶

咸玄通寶也有稱咸通玄寶:唐朝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 桂陽監錢官王彤鑄,直徑2.2厘米,錢文四字隸書而含魏碑風骨,直讀,章法勻稱有力,因鑄而未行,故傳世絕少,唐錢第一珍,也是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今發咸玄通寶折三或為折五譜為載,其品為東北罐裝窖藏之品,是近年發現新品。

十五.開平通寶

開平為五代梁朱溫年號(公元907~911),存世錢幣有「開平通寶」,「開平元寶」各一枚,由於皆系孤品,有無確切的史料記載,真偽難辨,此外,存世有少量開平元寶小鉛錢。「開平通寶」生坑有紅綠銹,而「開平元寶」熟坑無銹。「開平通寶」一般被認作為真品,而「開平元寶」之證偽尚待考證。

開平通寶錢據傳為五代後梁太祖朱溫開平年間(907-910年)所鑄造,但史書沒有記載。今天流於世上的開平通寶錢僅有大錢一種。它的形體仿照開元錢,但鑄造製作上更粗糙,邊廓不整齊。其錢徑約3.4厘米,重量不能測定。鑄造的「開平通寶」四個字,以隸書書寫,從上往右旋讀。這種鑄造的錢世上流傳極少,世上流傳的小平的「開平通寶」為「開元通寶」挖補以後改刻所成。

十六.天成元寶

「天成元寶」的天成為五代時期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年號。天成年間(926-929年)明宗廢鋁錫鑄造的劣等錢幣,所鑄成「天成元寶」。這種錢在製作上精整,文字十分清晰,錢徑約2.3厘米,重3.4克左右,"天成元寶"幾個字從上往右依次旋讀。「天成元寶」因所出甚少,可謂五代錢中的珍稀之品,目前市場價格在25萬元左右。

十七.永平元寶

永平元寶的版式為小平錢,有大樣[早期]、小樣[晚期]之分,鑄工不精,面文粗糙, 錢文「永平元寶」隸書,旋讀;然「永平」二字已近真書,「平」字中豎粗長。徑約2.3厘米,重3克左右。背平夷無文,穿上或有仰月。無大錢及鉛錫錢。王建所鑄五種年號錢中,永平元寶傳世獨少,極為罕見。傳世多見一種文字纖弱之「永平通寶」小錢,系安南所鑄。

永平元寶傳世稀見,被評為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十八.天德重寶

五代十國時期南閩政權鑄造。公元943年,王審知第三子王延政殺兄自立,稱帝於建州,改國號為殷,建元天德,共歷2年,鑄造有「天德通寶」和「天德重寶」背「殷」錢。根據文獻記載,「天德通寶」有銅鐵兩種,但銅錢僅見數枚,鐵錢有折拾型大錢留世。「天德重寶」背「殷」錢也分銅鐵兩種,其中銅錢有大樣和小樣之分,面文也有隸書和楷書的區別,有「寶」字「足」部作隸筆,錢幣界成為隸寶天德,依據舊譜講解尚有折拾型【天德重寶背殷】大銅錢傳世,極其罕見,惜拓圖已殘缺。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十九.天策府寶

天策府寶,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十國時期楚國馬殷所鑄。後梁太祖朱溫開平四年(公元910)六月,以唐太宗故事開天策府,加楚地割據勢力馬殷為天策上將軍,馬殷因鑄「天策府寶」大錢以記之。錢如當十,厚重渾樸,有銅、鐵、鉛質三種。天、策、府、寶四字旋讀,光背。言,當日流通,城內用鉛、鐵錢,城外用銅錢。後鉛、鐵錢貶值,民人稱為「銠」,指垛交易即此類。

「天策府寶」大錢,內外廓齊整,幣文真書,旋讀,背面無文,五代十國時楚王馬殷所鑄,時在乾化元年(911年)。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二十.乾封泉寶(楚)

「乾封泉寶」錢為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鑄,是唐代第一枚年號錢。《新唐書·舊貨志》載,此錢「徑寸,重二銖六分,以一當舊錢之十」。圖為一枚從一唐代錢幣窖藏中尋得的「乾封泉寶」錢,此錢鑄制精美,字口深峻,錢身硬綠銹,徑2.5厘米,穿寬0.7厘

米,厚0.14厘米,重4.4克。唐代稀見錢幣之中的「乾封泉寶」,字體楷書,「乾」作「」。該錢為唐高宗李治乾封年間所鑄,鑄時僅八個月。唐朝政府速將其回籠銷熔改鑄開元通

寶,這就是乾封泉寶存世不多的緣由。

二十一.廣政通寶

五代十國時期 後蜀 孟昶廣政年間(公元938~956)鑄造,版式為 小平錢。 銅、 鐵、 鉛錢並行,存世皆罕。銅錢尤其罕見,為古錢之大珍。

廣政通寶銅錢早年被評為古錢五十名珍之一,今已不甚難見,目前市場價格在2萬元左右,鐵錢、鉛錢市場價格在500元左右。

二十二.大蜀通寶

大蜀是歷史事故的多發區。歷來就為兵家長爭之地。其鑄幣可追溯的戰國時期。秦統一中國後也有鑄幣,漢到三國的歷史朝代更替期鑄幣更是不斷。尤以唐末五代時,天下大亂,軍政割地而居,各自鑄幣,今考之極其繁複,銅、鐵、鉛質參差不齊。這時蜀地鑄幣以「大蜀通寶」為代表。宋時,淳化五年即公元993,四川李順義軍鑄應運元寶、應感通寶。

二十三.保大元寶

保大元寶是五代十國古錢幣。此泉位列古泉五十名珍,極為珍罕。南唐保大元寶背天,直徑33mm,重11.8克,是品「保大元寶」背「天」大錢,其字文雄健深峻,形制深厚樸拙,與楚錢風範極類,應為馬希萼奉南唐為正朔時所鑄,故面文用南唐年號,背文則保留了楚鑄舊制。

南唐李璟保大年間(943~957年)所鑄,昔被泉家列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對於其鑄地的歸屬問題,歷來頗有爭議,如單從面文上看,保大系南唐李璟繼位後的第一個年號,是錢應為南唐所鑄;但其形制與背文「天」字,存有楚馬氏鑄錢遺風,故又有楚鑄之

說。南唐鑄幣說認為:保大錢是李縖派兵攻入潭州(今湖南長沙)滅楚後所鑄,其背文銘以「天」字,只是因循楚地鑄錢舊制,是一種紀念性質。楚鑄說則認為:保大錢系馬殷之子馬希萼歸附南唐時用其年號所鑄。據史料載:自楚王馬殷開天策府後,其鑄錢背文多有「天、策、天策、天府」等字。馬殷死後,曾遺命自次子馬希聲以後,王位由諸兄弟依次繼立,違者斬之,結果造成了諸子爭位,內亂迭起的局面。馬希聲在位二年卒,爾後馬希范繼立,再後馬希廣為王,馬希萼因爭位不勝,遂興師大動干戈。後漢乾?元年(948年),南漢攻楚,相繼佔領了楚地賀州、昭州。馬希萼也於次年秋組成靜江軍攻打潭州,被馬希廣打敗後,經過一年調整,又重新大舉進兵,自號順天王,並向南唐稱臣求助。潭州失陷後,馬希萼自稱楚王,襲天策上將軍職。不久馬希崇發動宮廷政

變,自立為王,囚馬希萼于衡山而再起內亂,南唐遣大將邊鎬率兵直趨潭州,馬希崇投降,楚滅。

二十四.永通泉寶

五代南唐顯德六年(959)所鑄銅錢。以一當十。凡三品:分字八分書者,篆文者,面為篆文、背為龍鳳形者。篆書者文曰「永通泉寶」,八分書者文曰「永通泉貨」,質地頗精良。同年罷鑄。

二十五.大齊通寶

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國主徐知誥(李昪)所鑄造,李昪曾為徐溫養子,故名徐知誥,曾被徐溫封作齊王,楊吳天祚3年(公元937年)徐廢吳睿帝自立,國號大齊,鑄大齊通寶,現存世僅兩枚。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錢幣界稱之為「缺角大齊」,另一枚的錢上鑽有4個小孔,被稱為「四眼大齊」。「缺角大齊」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當時就有人願用高價收買,戴不忍割愛,太平軍攻進杭州,戴出於偏見投水自盡,死前將大齊通寶等物深埋地下。後

人為了得到這杖稀世真品,爭相購買戴宅,掘地數次,終無所獲。「四眼大齊」是上世紀20年代泉學家戴保庭和朱克壯在江西鄱陽農村孩童踢的毽子上發現的,此枚大齊通寶雖

然不缺角,但因為做毽子,被鑽出四個小孔。後被著名收藏張叔馴重金購得,藏之密室,從不示人,且因而自號「齊齋」,其對「大齊通寶」的珍愛可見一斑。大齊通寶唯其罕見,彌足珍貴。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二十六.乾亨通寶

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劉龔政權乾亨元年(公元917)鑄造。一般製作不精,文字內多流銅,極少見。另有「乾亨重寶」銅錢。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劉龔政權年號有:乾亨大有 白龍鑄造錢幣有:乾亨通寶;乾亨重寶;大有元寶;白龍通寶。其中大有元寶;白龍通寶當時鑄造就稀少,存世量更加稀少;現能知道的最多不過10枚!遼代乾亨通寶:據《遼史。食貨志》記載:「景宗以舊錢不足於用,始鑄乾亨新錢,錢用流布。」遼景宗為耶律賢。

二十七.永安一十

五代十國時期盤踞幽州的劉仁恭,劉守光父子所鑄造。有銅 鐵兩種。

五代十國時期盤踞幽州的劉仁恭,劉守光父子所鑄造。有銅 鐵兩種。銅錢存世僅孤品,古錢之大珍。此外「永安一十」面文形制獨特,是中國古代錢幣中唯一按照左右上下順序念的錢幣。劉氏父子另鑄造有「永安一千」,「飛龍進寶」,「千秋萬歲」等稀有錢幣。

二十八.建國通寶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北宋宋徽宗趙佶有建中靖國年號,但建國通寶僅有篆書,楷書小平對錢各一,其中篆書錢銅色金黃,狹穿大字,面帶黑斑及松花綠銹,據說出土於蘇北,1941年,曾被錢幣收藏大家羅伯昭先生以400銀元購得。羅推測,北宋錢自天聖起,率真篆成對,真書建國或有之,果然不出所料,真書建國通寶鄭家相先生早年收藏有之。也有人認為此錢太過離奇,懷疑是建炎通寶改刻而成,但據考證,建國通寶是取建中靖國年號的首尾二字組合而成鑄造的貨幣,卻因趙佶的建中靖國年號中的「建中」二字與唐代某年號重複,所以此幣剛剛鑄成就馬上廢止,而改鑄非年號的「聖宋通寶」、「聖宋元寶」。因此建國通寶極為珍稀,存世量不超過10枚,無法估價,稱建國通寶為北宋第一珍稀幣並不為過。楷書建國通寶早在清末,民國時期曾被發現,可惜皆已流失,1956年錦州博物館在發掘清代范子和墓時,曾經出土一枚隸書「建中靖國」錢,銅質厭白,屬於夾錫錢一類,實屬僅見。 請大家欣賞國家博物館所藏名珍篆書體建國通寶。根據實物考證篆書體建國通寶的版別有三種,均屬試鑄。

二十九.聖宋通寶

聖宋通寶,直徑2.4厘米,穿0.65厘米,厚0.1厘米。錢幣完整,未見拼接、挖補、改刻的痕迹,應當是一枚真品古錢。「聖宋通寶」行書旋讀,字體與行書聖宋元寶相同,只是「元」作「通」。背右下角現一斜月,左側邊郭有一個直徑0.1厘米的圓形深孔,形態較規則,似乎是用作定位用。宋徽宗趙佶於崇寧二年(1103年)鑄聖宋通寶,行、篆二體,以一當五,崇寧三年(1104年)乃止。聖宋通寶錢行世只有8個月,世間所見甚少

三十.靖康通寶

「靖康通寶」、「靖康元寶」是北宋 宋欽宗時期鑄造的,他在位16個月就被擄往北方。因此,「靖康」錢鑄量很少,「靖康通寶」更為罕見,屬國家一級文物。靖康通寶的幣質為銅、鐵、銀。靖康的形制分小平,折二,折三三等式。錢文有篆書,真書和隸書三書體。元寶篆隸成對,通寶篆真成對。書體蒼勁善變,版式繁多。其中惟有元寶折二對錢及小平鐵錢屬於正式鑄行,其餘皆稀罕品。

靖康通寶的幣質為銅、鐵、銀。靖康的形制分小平,折二,折三三等式。錢文有篆書,真書和隸書三書體。元寶篆隸成對,通寶篆真成對。書體蒼勁善變,版式繁多。其中惟有元寶折二對錢及小平鐵錢屬於正式鑄行,其餘皆稀罕品。

三十一.應運元寶

北宋時期的應運元寶小平錢,銅質青白,直徑2.4cm,厚0.2cm,背有四顆大星紋,背局部泛出黑色,錢紋精美,綉色自然沉穩。

應運元寶的面文以隸書書寫,字形質樸,字從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讀。其錢的為小平錢,銅色青白,錢背上隱約有朵星紋。其錢行於四川一帶,因李順稱王五月就戰敗身亡,此錢流傳於世甚少。

『應運元寶』銅錢目前在全國僅存一枚。物以稀為貴,『應運元寶』的價值現在700萬左右。

三十二.應感通寶

北宋時,李順於994年發動農民起義,攻克成都,建元應運。曾鑄應運元寶。李順死後,部下又鑄應感通寶,存世皆罕。此幣為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李順起義軍取成都,建元應運時臨時鑄幣,分銅鐵兩種,銅品多年未見,鐵品近年發現極少。錢文作八分書,書體遒勁古樸。

北宋建立後,由於連年的戰爭,國防開支大增,統治者在發展生產和繁榮經濟的同時,加大了對平民百姓的盤剝與壓榨,使人民群眾飽受苦難。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春,終於引發了遍及全國的農民起義,其中以四川青城的王小波、李順為首的起義隊伍最為強大,提出了「均貧富」、「反豪強」的政治口號,廣大農民積極響應,因此起義隊伍迅速壯大,人數達數十萬之眾,形成與官府鬥爭的主力。

公元994年,即宋太宗淳化五年,李順率兵攻克成都稱蜀王,建號「應運」,創建了政權,隨之設置施政官衙,任命官吏,並果斷推行了一系列創新的法規和制度,得到廣大貧苦民眾的支持和擁護。 為了促使農民政權管轄地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便於民間物資交換流通,便設爐鼓鑄了自己銅錢。

對鞏固當時農民革命政權和活躍經濟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隨著歲月的流失,這兩種錢存世量極少,故為泉家收藏者所追崇。

三十三.建炎元寶

中國古代錢幣之一。南宋高宗趙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鑄。「建炎元寶」鑄造量極少,錢文篆書,隸書成對,同時期高宗尚鑄造有「建炎通寶」,「建炎重寶」,皆罕見,為古錢大珍。

作為宋室唯一趙姓傳人,趙構高宗立年號「建炎」作為南宋第一個年號,所謂「建」:建立,所謂「炎」:權威,自是這位曾被任命為「兵馬大元帥」的新皇高宗心之所想、志之所向,肯定是在滿目瘡痍、山河破碎的國土上建立起他高宗的權威,似乎滿含復興的雄心,只是建炎年間,趙構高宗一直是疲於奔命、忙於逃亡,還不斷罷黜主戰派大臣,一味地策劃向金虜求和,並未建立起統帥全民全軍抵抗外族入侵的權威,只留下了「泥馬渡康王」的滑稽戲。不過建炎通寶、建炎重寶、建炎元寶的鑄造發行卻可以說高宗登基後表現其繼承乃先祖的一大物證,更給後來的錢幣愛好者收集和研究留下了美妙的聯想。

建炎通寶、建炎重寶、建炎元寶的鑄造發行,自建炎元年(1127年)始鑄,完全與趙氏乃祖北宋鑄錢格局一脈相承,實行對錢制度,以建炎通寶為例,有小平、折二、折三等銅、鐵錢,錢文為篆、楷二體,均為對錢,鑄量較大,版別也複雜,建炎通寶折二錢,為諸版中最有代表性的錢幣,版別有篆楷書、大小字、點建版、省寶版等多種;另小平與折三錢數量相對少一些,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當時錢幣流通結構是以折二為主的。建炎重寶、建炎元寶均不多見,尤其建炎元寶鑄量極少,價格昂貴。

三十四.大宋通寶

大宋通寶當十大錢為南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七月後所鑄。當時行「大宋元寶」錢,而「大宋通寶」只有鐵質小平錢。銅質者僅見背「當拾」大錢一種。製作精整,傳世絕少。「當拾」大錢徑一寸六分(5.2厘米),重30至35克不等。錢文楷書直讀,書法秀麗,拾字從入,是其特徵。據云出自宋代大書法家蔡京手筆。按錢 文字形又分為瘦書小字及筆劃粗壯的大字兩種,其中以瘦書者為佳。當拾大錢鑄於西川地區,與嘉定折十同監。鑄量究竟有多少,則無從查考。流傳至今已成為世上罕見的錢幣珍品。

三十五.臨安府銅質錢牌

其面額分為「准貳佰文省」、「准叄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三等。「准」為「平」的意思,「省」為「省佰」,即以七十七文充當一百文銅錢。該銅質錢牌呈狹窄長方形,上端有一圓孔,四周及圓孔有廓;長度和寬度因面額大小而異,「准貳佰文省」長6.2厘米、寬1.9厘米,「准伍佰文省」小型的長7.3厘米、寬2.3厘米,大型的長7.9厘米、寬2.7厘米;面文均為「臨安府行用」五個字,背面標明幣值,分別為「准貳佰文省」、「准叄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面、背文均楷書,且製作精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襄收藏 的精彩文章:

碰到好的「宣德爐」:不要放過了 是只潛力股
淺析影響力最大的中國瓷器——嘉靖瓷器,大明嘉靖青花龍紋缸賞析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