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化詩入文:「桃花依舊笑春風」——議論文寫作如何應用詩詞

化詩入文:「桃花依舊笑春風」——議論文寫作如何應用詩詞

詩中故事

唐朝博陵人崔護,官至御使大夫。年輕時寫下的一首詩,讓他一舉成名、千古流芳。而這首詩的誕生,卻是一個綺麗的故事。

據傳,崔護當年進京趕考,進士落第,甚是鬱悶,於清明日,獨自前往城南踏青。見一處桃花盛開的地方,一宅院靜靜掩映在花飛蝶舞中,煞是宜人。崔護停將下來,上門輕扣,言稱路人,口渴求飲。

一位年輕女子開門相迎,面如桃花一色,艷麗動人。抬眼見是一外鄉儒雅書生,有點意外,亦心生歡喜,二話不說,熱情地將水奉上。喝水歇息之間,兩人眉目悄然傳情,情愫暗生。喝好了水,崔護依依離去,女子遠遠目送。

一去又一年,第二年清明日,崔護按捺不住心中的思念,起身前往再度尋訪。終於又見那片桃花和那熟悉的院落,於是急急邁前,舉手扣門,卻見大門緊鎖,了無聲息。無人應,也無人迎。

崔護悵然,久久不肯離去。眼前的粉色桃花依舊和去年一樣在春風中怒放,卻唯獨不見相映紅的那位美麗女子,不由悲從心來,提起筆,在緊閉的門上疾書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題都城南庄

崔護

寫作應用

這首詩,寫了踏青偶遇和再訪不得的尋春故事,表達了作者的思念和失望,抒發了物是人非、無常的人生感慨。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常常用來寓指世事變遷、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人生規律。

在議論文寫作中,可將「桃花依舊笑春風」這句單獨使用。「桃花」可以指代任何有個性的或不屈不撓的事物和對象。比如,處於艱難環境中的個人或國家,仍堅持自己的信念和操守,燦然面對世界。

原創示例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做孩子的,大凡有這樣的經歷,常會被父母教訓:你看看人家小朋友怎麼樣,你怎麼樣;做大人的,也免不了被身邊人指責:別人都能這樣做,你為什麼不能?

煞是奇怪,為什麼別人怎樣,自己也一定要怎樣?難道千篇一律就是好,人云亦云就是對,從眾就是真理?

殊不知,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人又豈能苟同?百歲文化名人楊絳當過小學教員,她說,她教過的學生,從未見到個性相同的。既然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為什麼處處要求整齊劃一,每個人都要求和別人一樣呢?別人這麼做,為什麼我也要這麼做?況且,很多人在做的事,就一定是對的嗎?

記憶深刻。一條小徑,道兩旁各有一個菜攤,賣的都是青菜,但一個攤前擠滿了人,另一個空無一人。我以為人多的攤前菜肯定好,便也擠過去。無奈,人多擠不進,只好轉身來到沒人的菜攤前。豈料,待我揀好菜抬起頭,卻驀然發現,身邊不知何時一下冒出了好些人,還不斷地有人在加入。我付完錢,人已多得要奮力才能擠出來了。這時,我終於看清了路對邊的菜攤,一樣的菜色,但轉瞬間,卻從寵兒變成了棄兒,門前冷落鞍馬稀了。真是令人費解,為什麼開始那麼擠,現在又無人問津?莫非是我無意間,顛倒了「乾坤」,做了回「領頭羊」,創造了一個「新潮流」?

?

這件事情,雖已過去很多年,但永遠忘不了,它讓我對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讓我明白,群體性行為有時真是毫無道理可言,從眾未必就是好的和對的,很多時候只是一種心理安慰和不自信的表現。也許是看到別人這樣做,自己也跟著做,心裡會踏實放心些吧。難怪有羊群效應一說。

可見,無論何種情況,重要的是做自己,而不是去一味模仿別人,去做別人的翻版。正如產品要掌握核心技術,人也要有獨特個性。唯如此,才會讓每個個體的生命自然勃發,在任何時候都能桃花依舊笑春風。

?

???否則,產品停留在山寨的水平,無論如何牛氣衝天,隨時都會被打回原形。目前正鬧得沸沸揚揚的中興通訊被美國制裁一事就是最好的明證。雖然中興成了世界級的大企業,但因未掌握核心技術,關鍵晶元等都要仰仗美國進口,美方一禁止進口,就被扼住了喉頭,隨時面臨停產和破產的厄運。教訓很深刻。人亦如此,若總是活在別人的模板下,山寨別人的生活和舉止,喪失了自我,那個體的世界也隨時面臨著坍塌。

???

?

所以,做你自己,做這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你,是明智的人生選擇。不要在意外界怎麼說,也不要在意外界怎麼樣。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迷人的藍色 沉溺boracay
過完年,我想說……「見鬼去吧,親戚!」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