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聯合國中文日!全世界都在學中文!

聯合國中文日!全世界都在學中文!

4月20日

是中國農曆穀雨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

倉頡造字感動上天降下了穀子雨

這就是「穀雨」的由來

因此,聯合國將「聯合國中文日」

定在每年農曆穀雨日

目的就是紀念漢字始祖倉頡

藉此推廣中文和中國文化

1945年6月26日,《聯合國憲章》簽署儀式在舊金山舉行。按照四個發起國的英文字母順序,中國是第一個在憲章上簽字的國家。中國代表團專門準備了筆、墨和硯。當首席代表顧維鈞在憲章上莊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而中國人也把漢字留在了《聯合國憲章》簽署區第一行。

文字

是一個文明傳承的重要見證

正是因為文字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積蘊

方能如同璀璨星空

延續至今並依然傲立於世界文化之林

倉頡造字的時候

通過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

山川脈絡的樣子以及鳥獸魚蟲的痕迹

造出代表不同意義的符號

這些符號就是原始的象形文字

今天就和菌菌一起來回顧一下漢字的發展史吧

甲骨文

據考古和文獻記載說明,中國的文字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就已經誕生並日趨成熟了。甲骨文是中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它是商朝後期寫或刻在龜甲、獸骨之上的文字,其內容多為「卜辭」,也有少數為「記事辭」。

現已發現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個,經過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們分析、判斷,能夠辨認的已近兩千。這些甲骨文字,多為從圖畫文字中演變而成的象形文字,許多字的筆畫繁複,近似於圖畫,而且異體字較多,這說明中國的文字在殷商時期尚未統一。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聲、假借的文字,說明文字的使用已經有了相當長久的歷史。

金文

繼甲骨文後出現的漢字書體就是金文,由於這種文字多鑄於各種青銅器上而得名,也稱為鐘鼎文或青銅器銘文。金文是雕刻或鑄造在青銅器皿上的文字,常載於各種彝器、樂器、兵器、度量衡器、鑄幣、銅鏡和金屬印章之上。

篆書

篆書又分為大篆和小篆,是漢字書體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小篆較之大篆,形體筆畫均已省簡,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佔有重要地位。

隸書

隸書始為秦朝程邈在獄中所作,他在獄中苦心覃思十年,損益小篆,作隸書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採納用之,遂拜其為御史。當時,改簡小篆為社會亟需,勢在必行,致使隸書這一比小篆規範得多的新的字體應運而生。一般說來,普通稱作隸書的,主要有秦隸和漢隸。秦隸是隸書的早期形式,漢隸則為隸書的成熟字體。人們通常所說的隸書,是指漢隸中的「八分」而言。隸書發展到八分,已是姿致遒美、成熟,為人們喜愛而又得到長期使用的文字了。

簡體字

再往後,又出現了對隸書簡化的草書、行書、楷書等。繁體字,亦稱繁體中文,指漢字簡化運動之前的整個漢字楷書、隸書書寫系統。繁體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華人通用的中文標準字。1956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開始全面推行簡化字。2001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實施,明確規定中國推行規範漢字,也明確保留或使用繁體字的範圍。2013年6月,中國國務院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一般應用領域的漢字使用以規範字表為準。

中文不僅僅是一種載體,是一種文化

更是一種家國情懷

是一種能將全世界華人緊緊聯繫在一起的符號

就讓我們在聯合國中文日這一天

好好回望中文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的不斷提高,聯合國工作人員和各國常駐聯合國外交官學習漢語的熱情日益高漲,聯合國掀起了一股學習中文的熱潮。每年春節,聯合國前任秘書長潘基文都要錄製視頻,用中文向全球網友拜年。

全世界都在學中文,全世界都在說中文!

迄今為止,紐約聯合國總部已經成功舉辦了7屆「聯合國中文日」的慶祝活動,並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展示和藝術表演在這個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機構中推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聯合國官員、外交官以及海外華僑對中國語言和文字的了解和喜愛。「聯合國中文日」的慶祝活動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歡迎,每年積极參加這一慶祝活動的熱衷於推廣中國文化和藝術的團體也越來越多。

為更好為聯合國在全世界的62個駐地提供中文學習機會,聯合國中文組正在進行網上教學和遠程授課的嘗試。

目前,在六種官方語言中,漢語是唯一設有赴母語國學習活動的語種,赴華學習已成為聯合國內一大亮點,為600多名聯合國國際僱員和外交人員到中國實地學習和體驗真實的中國語言、中國文化和中國生活提供了廣闊的平台,成為廣大聯合國工作人員了解中國的第二課堂。

編輯 |學聯菌 金欣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學聯 的精彩文章:

確認過眼神,吸睛的短視頻了解一下

TAG:上海學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