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振華│藝術批評的系統生態、社會生態和自身生態

孫振華│藝術批評的系統生態、社會生態和自身生態

平庸的批評與邊緣的批評家,怎麼破?

主持人語:

近些年,藝術網媒、自媒體等各種發聲平台迅速崛起,批評主體的泛化、批評力度的弱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其表象是人人都可成為「批評家」,但批評標準、立場日益多元化的背後卻混雜著人們的浮躁與喧囂。隨著藝術界資本話語影響力的提升,藝術創作逐漸市場化,批評報酬方式的不穩定以及藝術評價自身包含的判斷風險,傳統意義上由專業批評家撰文對藝術現象進行價值判斷,並引領藝術思潮風雲跌宕的批評範式日益邊緣化,立場鮮明的專業批評家似乎越來越少。

針對這樣的現狀,本期[現象]欄目特邀數位國內有代表性的批評家、學者參與討論:我們應建立什麼樣的批評規範?何種批評能對學術研究產生積極有效的影響?批評家如何在日益邊緣的境況中避免平庸化從而真正有效地發聲等等。當下所謂批評的「平庸」與批評家的「邊緣」其實是批評本體與整個藝術體系在新的時代語境下出現的新現象和新問題,如果對批評的認知不再固定在某一歷史時段的範式上,我們會看到它在今天存在一些積極的可能性。批評家對批評倫理和職業操守的堅持,以及全民共建實事求是、開誠布公的批評文化仍是良好藝術生態的核心保障。

——緱夢媛

中國影像藝術三十年學術研討會之「批評理論前沿:2017察爾湖論壇」與會嘉賓合影

藝術批評的生態不是孤立的,它從屬於整個藝術系統。所以,藝術批評的生態首先是系統的生態。這就是說,只有把批評納入到整個藝術系統中來考察,才可以更好地認識藝術批評的生態問題。

在當代文化的背景下,中國藝術系統的雛形已經基本形成,這個系統涉及藝術的生產、消費、代理、品牌推廣、媒體、機構、基金、收藏、批評、研究等各個方面。從目前的情況看,藝術的生產、消費(市場)環節相對活躍,而藝術的批評在這個系統中相對薄弱,這是一個事實。

為什麼人們對藝術批評經常有「失語」、「缺乏學科規範」、「混亂」等各種詬病呢?人們對藝術批評的諸多不滿恰好說明了,今天的批評在整個藝術系統中處於一個相對「短板」的位置上,從「木桶理論」的角度來看,如果藝術批評是短板,整個系統都會受到影響。

當代藝術是一種系統性活動,當代藝術的生效也依賴於整個系統的生效。事實上,在我們發現藝術批評存在許多問題的同時,在藝術創作、藝術市場方面,同樣也可以發現許多問題。這說明,當代藝術系統需要藝術批評的有效參與。只有系統中的各種因素實現了有效的配置和互動,互相激勵和促進,整個系統的運轉才是良性的、有效的。

為什麼在這個系統中,藝術批評處於相對薄弱的位置呢?最核心的問題在於,在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當代藝術系統中的大多數因素都與市場形成了對應和循環的模式,找到了投入和回報的方式。藝術家、收藏家、藝術園區、基金會、藝術媒體、畫廊、拍賣行、美術館等等,皆是如此。藝術批評目前尚未找到投入和回報的經濟模式,這是藝術批評在當代藝術系統中最突出的問題。

經濟學理論證明了一個道理:如果可能,享受了任何一種服務都應該根據其質量付費,否則這種服務將變得稀缺或者低質。由於批評寫作的付費問題沒有解決,所以大多數藝術批評家採用了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方式,即直接接受藝術家和商業畫廊的委託,進行有償寫作,把本應該是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工作變成了一種為個人或機構服務的「私活」。這種方式的弊病大家過去討論得很多,這裡不必贅述,目前,更需要討論的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批評寫作的報酬問題,恐怕只能在藝術系統內部來解決,即通過調整藝術系統中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利益配置關係,解決藝術批評的回報問題。例如建立藝術批評基金,通過基金支付稿酬。此外,也可由第三方機構,如美術館、研究機構、藝術媒體等,通過大幅提高稿酬的方式,鼓勵專業的批評寫作。否則,讓藝術家直接向批評家購買服務,批評如何不庸俗?批評家又如何不邊緣呢?

藝術批評的社會生態,涉及的是批評和社會的相互關係。在《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一書中,哈貝馬斯把獨立批評的出現看做是公共領域得以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中國,獨立批評本來就先天薄弱,加上這些年傳播媒介的變化,互聯網、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興傳播載體的盛行,又給了脆弱的批評以沉重的一擊。事實上,批評本身並沒有被直接擊倒,這種打擊是間接的。自媒體的出現使「人人都是批評家」成為可能,它大大降低了批評的門檻,使批評不再神秘,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在人人都能發聲的前提下,它稀釋了或者說攤薄了專業批評的分量,造成了一種「批評末路」的感覺。

首先應該承認,網路批評、大眾批評也是批評。在這個意義上,新批評代表了一個新的意見領域的形成,它們促進了批評領域的擴大,這是一件好事。

我們在這裡更關注的是專業批評,也就是說,從社會生態的角度看,批評也是分層的。大眾的「人人批評」是一個層面,作為學科的「專業批評」又是一個層面。面對今天社會的批評生態,一方面需要進一步鼓勵、擴大新批評的話語領域,讓更多的公眾參與到藝術批評的活動中,與藝術創作、專業批評形成互動;另一方面,還需要加強專業批評學科的建設,促進批評學科的規範化、學理化。

目前看來,以大眾批評的趣味和標準要求專業批評,或者將專業批評混同於大眾批評都是十分有害的。在批評的社會生態中,專業批評是職業批評,是批評的標杆和引擎,它的高度和專業水準應成為提升和帶動大眾批評高度和水準的動力。

批評的學科化和規範化問題,談了多年。這些年來,已經運行了11年的「中國批評家年會」以及「批評理論前沿」論壇的神農論壇、察爾湖論壇等學術活動在中國當代藝術批評基金和吳作人藝術基金會的支持下,在民間企業的資助下,為當代批評的學科化、規範化、制度化建設做了大量工作。事實證明,只要大家努力,藝術批評的社會生態系統是可以建立起來並良性運轉的。

藝術批評的自身生態是指專業批評家內部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是為適應藝術批評的良性運轉而建立的批評倫理和職業規範。藝術批評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儘管前面說過,批評家的勞動應該得到尊重,也應該獲得相應的報酬,但批評本身不是為了逐利。批評不以個人利益的實現為驅動力,而是以個人內心的精神追求和人文理想的實現作為工作的動力。

黑格爾的一段話對如今從事批評工作的人特別具有針對意義:「時代的艱苦使人對於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瑣屑興趣予以太大的重視,現實上很高的利益和為了這些利益而作的鬥爭,曾經大大地佔據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們沒有自由的心情去理會那較高的內心生活和較純潔的精神活動,以致許多較優秀的人才都為這種艱苦環境所束縛,並且部分地被犧牲在裡面。因為世界精神太忙碌於現實,所以它不能轉向內心,回復到自身。」([德]黑格爾,賀麟、王太慶譯《哲學史演講錄》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第6頁)反觀當代批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首先需要反省的應該是由批評倫理和職業操守的缺失所導致的種種亂象,以及那些瑣屑的、自私的、逐利的、唯我獨尊的痼疾。即使在批評家內部,但凡出現與他人意見相左的看法也常常會遭到反唇相譏,輕則惡語相向,重則大打出手。

不過,反思批評活動的現實還相對容易些,困難還在於反思批評的文化傳統。從根本上,我們的民族還沒有形成一種求真、求實、坦率、公正的批評文化。在一個普遍只想聽好話、不願意聽「壞話」的文化中,在文過飾非、不願意坦誠承認錯誤的氛圍中,一個藝術家如何可以不顧及人情、面子、鄉誼、師友、親情等障礙,去進行公正、直率的批評呢?這是一個嚴酷的問題。從根本上講,如何建立一種實事求是、開誠布公的批評文化,才是形成良好藝術批評生態最重要、核心的保障。

藝術批評的系統生態、社會生態、自身生態是今天觀察批評問題的三個維度,也是解決藝術批評既存問題的三個方向,同時,也是走出批評困境的三條出路。

孫振華 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

(本文原載《美術觀察》2018年第4期)

本文內容版權歸本刊所有,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美術觀察》雜誌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

國家級藝術類核心期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觀察 的精彩文章:

【本期名家】劉曙光

TAG:美術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