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南邊陲最璀璨的明珠——西雙版納

西南邊陲最璀璨的明珠——西雙版納

西南邊陲最璀璨的明珠——西雙版納

中國沿邊沿海風物系列

張晉

「西雙版納」系傣語,「西雙」即十二,「版納」意為一個提供封建賦稅的行政單位,公元1570年該地被劃分為十二個這樣的行政區域,西雙版納的名稱由此而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最南端,面積19124.5平方千米,東北、西北與普洱市接壤,東南與寮國相連,西南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966.3千米,常住人口116.4萬人。西雙版納世居著傣、漢、哈尼、彝、拉祜、布朗、基諾、瑤、苗等13個民族,以熱帶雨林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聞名於世。

行政區劃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現轄一市二縣:景洪市、勐海縣、勐臘縣。

地形地貌

西雙版納地貌多為中低山和丘陵,其中低山區佔總面積的65.3%、丘陵佔19.4%、中山區占 10.6%、山間盆地與河谷區只佔4.7%。

氣候與自然資源

西雙版納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暖濕潤,無四季之分。年平均氣溫18.9—22.6℃,年降雨量1136—1513毫米。

西雙版納是我國熱帶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的地區,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生物基因庫等美稱。這裡有「見血封喉」的箭毒木、「植物界的舞蹈家」跳舞草、「植物的絞殺者」榕樹等珍貴植物。有129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如亞洲象、兀鷲、金錢豹、印支虎、水獺等。礦產資源豐富,擁有岩鹽、鐵、銅、猛、油頁岩等礦產。

自然景觀

瀾滄江

瀾滄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發源於青海高原的唐古拉山,在西雙版納區域內的長度為158千米。古時傣族稱其為「南蘭章」,意為「百萬大象繁衍的河流」。到西雙版納旅遊,大多數人都會乘船遊覽瀾滄江風光,欣賞傣族村寨的美景。成船上行,可至虎跳石,觀賞兩岸奇峰嶙峋;乘船下行經橄欖壩可至中、老、緬3國交界處。

勐遠仙境景區

勐遠仙境景區位於西雙版納勐臘縣,以大面積原始熱帶雨林、奇特的溶洞景觀、種類繁多的生物資源和古樸的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景區內佔地30平方千米的熱帶雨林是中國同類生態環境中規模最大的。

野象谷

野象谷位於西雙版納景洪市境內,所處之地原來有個野象經常出沒和飲水的「象塘」,後來人們在這一地區定期投放食鹽,種植野象喜歡吃的食物,長期對野象進行引誘,令這裡的野象越來越多。

人文景觀

傣族園

傣族園位於西雙版納橄欖壩,園內景色秀美、民風淳樸,有我國保存最完好的五個傣族自然村寨。傣族園濃縮了傣族文化的精華,可謂「一日作客橄欖壩,夜夜夢回傣族園」。

西雙版納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風景區位於西雙版納那柯里村,景區內遺存有一條鋪就於崇山峻岭的石子大道——茶馬古道。古道由人工磨製的條石和礫石鋪成,石板上深達2厘米的馬蹄印是歷史的見證。茶馬古道是民間國際商貿通道,它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

勐泐大佛寺

勐泐大佛寺位於西雙版納景洪市城郊。原本為古代傣王撥龍為紀念亡妻而建,今天的建築是在原址上重建的。佛寺依山而建呈坐佛形。這種形式為勐泐大佛寺所獨有。

文化

傣族潑水節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為「桑堪比邁」(意為新年),潑水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即農曆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具體節日活動有潑水、趕擺、賽龍舟、浴佛、誦經、章哈演唱和孔雀舞表演等。

大鼓舞

大鼓舞流傳於西雙版納基諾族村寨,跳大鼓舞是為了感謝傳說中用大鼓拯救了基諾人的創世女神阿嫫腰白。跳舞前,寨老們要先殺一頭乳豬、一隻雞,供於鼓前,由七位長老磕頭拜祭,其中一人念誦祭詞,祈禱大鼓給人們帶來吉祥平安。祭畢,由一人雙手執鼓槌邊擊邊舞,另有若干人伴舞、伴唱。

美 食

傣味酸牛筋

西雙版納傣族人善於製作酸肉,其中以酸牛筋最具特色。酸牛筋以牛蹄筋為原料,先切條,煮後再淘洗,晾涼,拌以食鹽、辣椒、野花椒、蒜瓣、薑末,裝入瓦壇密封腌漬。這道菜清爽微酸,香辣適口,很是開胃。

景洪菠蘿蜜

菠蘿蜜又名樹菠蘿,傣語稱為「麻蜜」,是西雙版納區域所產生果中果實最大,氣息最香的生果。景洪菠蘿蜜是西雙版納景洪市的特產,果實碩大,香氣濃郁,肉質細膩,味甜如蜜。

責編:李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邊疆時空 的精彩文章:

【邊疆時空】孟凡東 康基柱 | 朝鮮族抗日鬥爭述評

TAG:邊疆時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