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簡史筆記+讀後感

人類簡史筆記+讀後感

根據進化論可以得知,每一種物種,都有著相對應的屬類,以及科類,例如貓、老虎、獅子都屬於貓科動物。而人類也有例如黑猩猩,大猩猩等,如果說人類是唯一單一的物種,那麼人類就是異類。

人類的進化捨棄了強健的身軀,換來更加聰慧的大腦,但是人類的進化並沒有到此停止。

相對於其他物種而言,剛出的人類都可以算上是早產兒,因為其他物種大部分生下來後很快就可以完成自立,唯有人類的嬰兒,還需要很長時間的照顧才能自立,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類雌性沒有辦法承載頭部越來越巨大的嬰兒。

人類的塑造性極強,根據環境以及他人的思想灌輸,會生成不同的人格,因此人類的創造力也是所有物種中最強的。

人類壯大大腦的同時,發展出可用的工具,以及獨一無二的語言,這種進化讓人類保持了社交關係,讓種族的社交變得更加複雜多變,有比較大的大腦、會使用工具、有超凡的學習能力還有複雜的社會結構,都可說是人類巨大的優勢。

人類崛起的速度過快,大部分物種都需要幾百萬年才能完成進化站在生物鏈的頂端,而人類僅僅用十萬年就完成了,從食物鏈中游位置,跳躍性的站在頂端,這種快速的跳躍,讓人類保留了對大型生物的恐懼,同時也讓人類保留了殘忍的性格,冷酷的性格。

而在近代中人類的社會發展越來越穩定,這致使人類逐漸忘記了危機,因此現在殘忍和冷酷的性格,才逐漸消失,從這點可以看出,如果想要保持強橫,殘忍和冷血的性格,也是必不可少的。

人類的進化一直在以大腦為主,不論是用火還是其他工具,都是為了讓體能消耗減少,以此讓能量主要提供給大腦。

人類目前的穩定,只不過是因為現在所有人種的DNA基因都相同,也就是說是同一物種,而人類戰爭的發生點,大部分是由於理念問題。

但若是有一天亞洲人歐洲人非洲人,發現其中某個基因不相同,那很有可能就是不死不休的種族戰爭,種族戰爭是最為可怕的,因為它不會受到現代社會的道德或其他輿論的管制。

還有另一種可能,認為資源競爭愈演愈烈,最後爆發暴力衝突、種族滅絕。畢竟,寬容可不是智人的特色。即使到了現代,不過是因為膚色、方言、宗教等等微小的差異,就足以讓智人彼此大動干戈、非要把對方趕盡殺絕。

而遠古的智人面對的可是個完全不同的人類物種,又豈能期待他們更加寬容?很有可能,當智人碰上尼安德特人的時候,就發生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嚴重的一次種族凈化運動。

智人的發展極為迅速,僅僅幾萬年就征服了整個世界。並研發出各種類似近現代的工藝品和工具。有學者認為智人能夠征服世界的原因,是由於新的獨特語言。

獨特的語言讓智人,能夠更好的社交,當智人們坐到一起的時候,會展開一系列的語言社交,從而產生了許多陰謀詭計,以及更加複雜的合作,從這方面來講,這種社交行為,讓智人變得更加聰慧,同時也是智人強大的根本。

智人的語言可以描繪虛構的事物,並且編的天衣無縫,這是其他物種沒有的,智人創造出的虛假事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成為很多人的共同點,超越了種族以及語言,讓彼此陌生的兩人成為合作夥伴。

這種帶有宗教或其他虛假的故事讓人類社會可以得到更多的基數,而其他物種例如大猩猩必須相互之間都認識,才能組建成一個種族,這種做法抑制了一個族群的發展。

智人僅靠語言,能夠維持社會的人數根據研究只有150 人。

然而,以上這些東西,其實都只存在人類自己發明並互相講述的故事裡。除了存在於人類共同的想像之外,這個宇宙中根本沒有神、沒有國家、沒有錢、沒有人權、沒有法律,也沒有正義。

雙重現實,其一真實客觀的真相,其二是指人們所幻想出的東西,例如法律神佛等等,人們都相信法律,將這原本不存在的東西,變成了真實的。

一方面,我們有像是河流、樹木和獅子這種確實存在的客觀現實;而另一方面,我們也有像是神、國家和企業這種想像中的現實。

開啟了一條採用「文化演化」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停留在「基因演化」這條總是堵車的道路上。走上這條快速道路之後,智人合作的能力一日千里,很快就遠遠甩 掉了其他所有人類和動物物種。

智人虛構的故事,能夠快速增強信任感,從而讓兩個不認識的智人合作,例如金錢又或者權利等等。

智人的成功在於速度,社會發展速度,以及文明發展速度,因為智人懂得如何去合作這樣就讓智人能夠得到更多的信息,可以了解到用那種方式能夠更好的生活,所以說智人編謊話的能力,也讓智人擁有了超然的創造力,而這種創造力具有一種打破常規的能力,讓智人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了世界的霸主。

講到認知革命之後生物學和歷史的關係,我們可以簡單整理成三點:

1. 基本上,生物學為智人的行為和能力設下了基本限制,像是定出了一個活動範圍,而所有的歷史都在這個範圍之內發生。

2. 然而,這個範圍非常大,能讓智人有各種驚人的發揮空間。因為他們有創造虛構故事的能力,就能創造出更多、更複雜的遊戲,代代相傳也就不斷發展精進。

3. 因此,想了解智人的行為,就必須描述人類行為的歷史演化。光是考慮人類在生物上的限制,就像是今天要去播報一場足球世界盃賽事,只不斷報道關於場地的信息,而對球員究竟做了什麼隻字不提。

適應能力,人類之所以能在地球所有陸地上出現,是因為人類的適應力超強,原本在非洲的智人,能夠懂得製作工具取暖,在寒冷地帶的居住,同樣的在嚴寒地區的智人,也可以來到炎熱的地區,並快速適應當地的生態。

組成一個穩定社會的三大要素,共同相信的故事,絕對的法律,以及道德枷鎖,共同相信的故事類似宗教色彩。

所謂的幸福感實際上等同於快感,而人們由於無法得到足夠的快感而苦惱,也因為擁有快感而喜悅。

平等只是個辭彙,物種本身的進化便是不平等,包括每個人類的外在因素以及內在因素,每個人類也是不平等,但秩序世界需要一個理想性來維持穩定性,所以才會出現所謂的平等主義。

而人類強大的地方在於懂得去虛構故事,並且像理想中的故事而努力,這就形成了特定的秩序,但是這所謂的平等秩序只體現在表面,而在本質上卻依然是沒有區別的。

美國《獨立宣言》主張:

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人類所認為的原則以及規則,大部分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之中,並非是真實,但是若是有足夠多的人去相信,那麼這些想像將成為真實。

僅僅靠想像而形成的秩序是不穩定的,必要時還要採用真實的做法,那就是武力威脅,所以世界上需要時刻擁有警察,來維持社會的秩序,畢竟想像出來的秩序,只要人們不再相信就會崩潰,而武力威脅卻是可以時刻讓人們牢記虛構出來的底線,一次保持這個社會的秩序。

一個擁有穩定秩序的社會,需要先擁有一個能讓大部分信服的想像世界,其次則是需要一批精英去相信這個想像世界,隨後在利用武力鎮壓那些小部分不信任的人。

如何讓別人相信你的秩序,潛移默化,不停的從各個方面給他人灌輸想像世界,同時最好先建立了一個足夠偉大的權威,例如天主教的耶穌,原因是為了能夠讓人們更好的去相信它得權威,而如果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那麼很容易露餡。但這並非絕對,例如南北戰爭的發起人等,他們雖然是先相信了幻象中的人權,但是他們也同事建立了一些新的幻象世界,從而融入當前社會中,讓社會變得更加穩定。

「 客觀」事物的存在,不受人類意識及信念影響。例如 「 放射線 」 ,就不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早在人類發現放射線之前,放射線就已經存在

而且就算有人不相信有放射線存在,還是會受到它的傷害。像是發現放射線的居里夫人,就沒想過多年研究放射性物質會傷害她的身體。

雖然她不相信放射線會對她有害,最後她還是死於因為過度暴露於放射性物質而造成的再生障礙性貧血。

「 主觀」事物的存在,靠的是某個單一個人的意識和信念。如果這個人改變了自己的信念,這項主觀事物也就不復存在或是跟著改變。

像是許多小孩都會想像自己有個只有自己看得到、聽得著的朋友。這個想像中的朋友只存在於孩子的主觀意識中,等孩子長大、不再相信,這個朋友也就煙消雲散。

「 主體間」事物的存在,靠的是許多個人主觀意識之間的連接網路。就算有某個人改變了想法,甚至過世,對這項事物的影響並不大。但如果是這個網路裡面的大多數都死亡或是改變了想法,這種 「 主體間 」 的事物就會發生改變或是消失。

之所以會有事物存在於主體之間,其目的並不是想存心騙人,也不是只想打哈哈敷衍。雖然它們不像放射線會直接造成實質影響,但對世界的影響仍然不容小覷。歷史上有許多最重要的驅動因素,都是這種存在於主體之間的概念想法:法律、金錢、神、國家。

讓我們再次以標緻汽車作為例子。這家公司並不是標緻執行長自己心中想像出來的朋友,而是存在於數百萬人心中的共同想像。這位執行長之所以能相信公司存在,是因為董事會也這麼相信,公司請的律師也這麼相信,辦公室里的同人也這麼相信,銀行人員也這麼相信,證券交易所的業務員也這麼相信,還有從法國到澳大利亞的汽車經銷商,大家都是這麼相信的。

如果某一天,執行長自己不相信標緻汽車存在了,他很快就會被送到最近的精神病院,還會有人來他的位子接班。

同樣,不論是美元、人權還是美國,都是存在於數十億人的共同想像之中,任何一個獨立的個體並無力撼動這些概念。就算我自己下定決心不再相信美元、人權和美國,也無法造成任何改變。

正因為這些由想像建構的秩序是存在於主體之間,想要改變這些秩序,就得同時改變數十億人的想法,這絕非易事。想要達到這種規模的改變,必然需要有複雜的組織在背後協助,可能是政黨,可能是思潮運動,也可能是某個宗教教派。

然而,為了建立這種複雜的組織,人們就得說服許多陌生人共同合作,而這又得靠著他們都相信另一些共同的虛構故事才行得通。由此可見,為了改變現有由想像建構出的秩序,就得先用想像建構出另一套秩序才行。

舉例來說,想解決掉標緻汽車,我們就需要想像出更強大的東西,像是法國的法律制度。而想解決掉法國的法律制度,我們又需要想像出更強大的東西,像是法國國家的力量。而如果想解決的是法國,就還得再想像出更強大的才行。

身為人類,我們不可能脫離想像所建構出的秩序。每一次我們以為自己打破了監獄的高牆、邁向自由的前方,其實只是到了另一間更大的監獄,把活動範圍稍稍加以擴大。

秩序社會從未有過真正意義上的種族平等,即便是現在沒有人種間的歧視,但卻發展出更高水準的歧視,那就是金錢等於了地位,替代了以前的奴隸制度,同化了更多的人類,長久的體制下很可能出現惡性循環的事情,例如黑人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以及在競爭工作崗位時,由於人種而處於劣勢,這種惡性循環會讓一個種群逐漸下滑。

目前社會上大部分人們所認知的想法,不是客觀的自然現實,而是帶著宗教色彩的現實。

三種全球秩序,首先第一種是經濟上的貨幣秩序,第二種是政治上的帝國秩序,而第三種則是宗教上的全球性宗教,像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現在的人類社會,大體上可以稱之為一個整體,組成結構都是金錢,政治,以及宗教。

金錢是合作與溝通的媒介

呂底亞硬幣世界最早的硬幣

人類信任的不是陌生人,而是背後的利益,完全沒有感情的一套系統,沒錢就得不到信任,金錢的力量已經滲透文明社會的每一處縫隙。

但是金錢還無法完全掌控全世界,刀劍武器也與金錢處於對立面,如同戰爭能夠影響整個社會的經濟體系一樣。

「帝國」詮釋

帝國是一種政治秩序,有兩項重要特徵。

第一,帝國必須統治著許多不同的民族,各自擁有不同的文化認同和獨立的領土。但多少民族才算數?兩三個民族還不夠,而二三十就算很多;成為帝國的門檻,大概就介於兩者之間。

第二,帝國的特徵是疆域可以靈活調整,而且可以幾乎無限擴張。帝國不需要改變基本架構和認同,就能夠納入更多其他國家和領土。說到今天的英國,如果不改變基本架構和認同,就很難再突破現有的疆界。但在1個世紀前,全世界幾乎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成為大英帝國的一部 分。

像這樣的文化多元性和疆界靈活性,不僅讓帝國獨樹一格,更讓帝國站到了歷史的核心。正是這兩項特徵,讓帝國能夠在單一的政治架構下納入多元的族群與生態區,讓越來越多人類與整個地球逐漸融合為一。

統治者要利用冠冕堂皇的正義理由,來抵消大部分人們被征服的反叛心理,同時要謹記站在道德的制高點。

人種歧視一直都在,一種新文明的結合,往往需要數十年或數百年才能做到公正,類似美國黑人和白人的爭鬥,雖然目前已經逐漸取得了公正性,但這也是靠鮮血換來,還有長遠的時間來磨合的。

惡性循環

目前世界上的獨立國家已在迅速消減,大一統時代並不算遠,現在大部分國家都需要合作才能完成某些目的,就算自己國內的政治以及法令,在制定時也要考慮來與世界的看法。

雖然宗教有可能讓各種社會和政治秩序合法化,但並不是所有宗教都能做到這點。某個宗教如果想要將幅員廣闊、族群各異的人群都收歸旗下,就還必須具備另外兩種特質。

第一,它信奉的超人類秩序必須普世皆同,不論時空而永恆為真。第二,它還必須堅定地將這種信念傳播給大眾。換句話說,宗教必須同時具備「普世特質」和「推廣特質」。

人類本身反叛心理很強,靠武力支撐的社會秩序,並不穩定,所以出現了凌駕於人類之上的存在,神佛靈等等帶有宗教色彩的存在,給與人類心靈帶上枷鎖。

帝國要有強大的同化能力才行,同化其他民族,從而達到統一的目的性。

時間來到21世紀,民族主義正在迅速失去地位。越來越多人相信,真正的政治權威應該是來自所有人類,而不是某個特定國籍的成員,而 人類政治的方向也該是保障人權,維護全人類的利益。

如果確實如此,那麼現在全球有將近兩百個獨立國家,就反而形成阻礙。如果不管是瑞 典、印度尼西亞或阿爾及利亞都該有同樣的人權,那麼讓某個單一的全球性政府來保護它們,豈不更加簡單?

到了2014年,世界政治基本上仍是各行其政,但國家的獨立性正在迅速消失。沒有任何國家能夠行使真正獨立的經濟政策,任意發動戰 爭,甚至連國家內政也無法完全獨立決定

現在地球上眾多的國家,已經逐漸擁有了統一的制度,即便你是某個國家領袖,也無法全完獨裁,並且在很多外交甚至國內政治以及發展上,也會遭受到其他人、其他國家的干涉,以此說明世界已經逐漸在統一了,此時的國家與國家之間已經不再是兩個完全獨立的部分,更像是一個聯盟。

作者認為金錢和帝國以及宗教是統一人類文明的基礎,書中對此的解釋比較簡單,我認為金錢替代了人類的需求品,人類想要生活下去首先要有食物,其次是其他生活必備品,在向後延伸則是個體對幸福感的追求,而這些東西大部分都可以用金錢滿足,人類原本需要的物質很多,但當變金錢成為了物質與物質的媒介,人們唯一關心的就是金錢了,金錢的力量其實本身就是統一的概念之一。

帝國的存在是在於保護單獨人類廣義安全感,能夠威脅到人類的不僅僅是生活必需品,還有很多其他事物,例如野獸有毒的蟲子,槍支彈藥等等,而人類其實是一種侵犯性很強的生物,其侵犯的對象不僅僅是外物種,也包括人類自身物種,而帝國的存在是以一種強硬的手段,規範社會以此讓人類社會保持穩定。

而宗教的意義在於超·人類,駕馭人類,長時間的金錢捆綁和帝國秩序是無法穩定社會的,比如說一個農民看到開豪車老闆會想,為什麼我怎麼累,卻不富有,幸福感卻不強,而且該事情發生的幾率,會隨著基數的增長而增長,長久積累之下,就會發生暴亂的事情出現。而宗教得意義不僅僅在於三大宗教,還有其他理念,例如中國的天地君親師等等,當人類違背了所謂的道德理念,就會心生愧疚,這種意境深入人類精神的捆綁完整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秩序。

因此,我們可以說宗教是「一種人類規範及價值觀的系統,建立在超人類的秩序之上」。這裡有兩大基本要素:

(1)宗教認為世界有一種超人類的秩序,而且並非出於人類的想像或是協議。例如職業足球不是宗教,因為雖然足球也有許多規則、儀式 和常常很古怪的慣例,但大家都知道是人類發明了足球,而且國際足協(FIFA)隨時可能開會決定把球門變大或是取消越位規則。

(2)以這種超人類的秩序為基礎,宗教會發展出它認為具有約束力的規範和價值觀。例如,雖然現在許多西方人相信鬼魂、精靈、重生, 但這些信念並未構成什麼道德和行為的標準,所以也就不算是宗教。

雖然宗教有可能讓各種社會和政治秩序合法化,但並不是所有宗教都能做到這點。某個宗教如果想要將幅員廣闊、族群各異的人群都收歸旗下,就還必須具備另外兩種特質。

第一,它信奉的超人類秩序必須普世皆同,不論時空而永恆為真。第二,它還必須堅定地將這種信念傳播給大眾。換句話說,宗教必須同時具備「普世特質」和「推廣特質」。

像是伊斯蘭教和佛教這些最為人所知的宗教,就同時具備普世特質和推廣特質,但也常讓我們誤以為所有宗教都是如此。但其實,多數古代宗教反而是具備「區域特質」與「排他特質」,信眾只信奉當地的神靈,而且也沒有意願將信仰推己及人。

據我們所知,要到了公元前1000年間, 才開始出現具備普世和推廣特質的宗教。這可以說是史上最重要的革命之一,對於人類的統一有重大貢獻,絕不亞於帝國或金錢。

佛教是古代自然法則宗教天主,伊斯蘭則是名義上的一神教,天主更加傾向於吸收百家之長融匯一身,伊斯蘭則是更加狂熱更加具體的一神教。

一神論宗教的最高原則是:唯一真神確實存在,那麼他想從我這裡要什麼呢?佛教的最高原則,則是:痛苦確實存在,我該如何逃離呢。

至於各種新型現代教義,因為它們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線,我們在此也就不可能一一檢視它們的歷史,它們「綜攝」的情形,並不少於一神 論和流行的佛教。

就像是佛教也能拜著印度教的神祇,一神論者也能相信撒旦的存在,現在典型的美國人也能既是民族主義者(相信有美國民 族存在,而且相信它在歷史上有重大作用),又是自由市場資本主義者(相信社會繁榮的最佳方法就是公開競爭、追求自我利益),還是個自 由人文主義者(相信造物主賜給人類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

最成功的現代宗教:資本主義,闡述其主要信念和儀式。至於本章的其餘篇幅,則繼續討論人文主義的宗教。

混沌系統分成兩級,一級混沌指的是「不 會因為預測而改變」。例如天氣就屬於一級混沌系統。雖然天氣也是受到無數因素影響,但我們可以建立計算模型,不斷加入越來越多因素,讓 天氣預報也越來越準確。

至於二級混沌系統,指的是「會受到預測的影響而改變」,因此就永遠無法準確預測。例如市場就屬於二級混沌系統。假設我們開發出了一個計算機程序,能夠完全準確預測明天的油價,情況會如何?可以想見,油說價會立刻因應這個預測而波動,最後也就不可能符合預測。

例如, 假設目前石油價格是每桶90美元,而這個絕對準確的程序預測明天會漲到100美元,商人就會立刻搶進,好在預期的漲價中獲利。但結果就是油價會在今天就漲到100美元,而不是明天。那明天究竟會如何?這件事就沒人知道了。

從公元1500年到2000千禧年的五百年,是人類社會發展最快的時間,人口從5億到70億,社會從封建社會發展到現代。

在過去500年間,人類的力量有了前所未有的驚人成長。公元1500年時,全球智人的人口大約有5億,但今天已經到了70億。人類在 1500年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總共約合現值2500億美元,但今天每年人類生產的價值約為60萬億美元。

70在1500年,全人類每天總共約消耗13 萬億卡路里,但今天每天要消耗1500萬億卡路里。(看看這些數字,人口增加了14倍,生產增加240倍,消耗的能量增加了115倍。)

正因如此,現代想要維持社會政治秩序穩定,只能靠著兩種不科學的方法,其他別無選擇。

1. 雖然採用科學理論,但必須違反一般科學做法:宣稱這就是絕對的真理。納粹就是採用這種方式,聲稱他們的種族政策是來自生物事實 的推論。

2. 不要採取科學方法,而訴諸「非科學的絕對真理」。這一直是自由人文主義的策略。自由人文主義的基礎在於堅持主張人類的特殊價值和權利,但很尷尬的是,對智人的科學研究並不認同這種看法。

現代社會和古代社會的區別之一,在於認知,過去宗教信仰為主導,人們相信神明能夠解決一切問題,人們只要盲目崇拜神明就好,而現代社會則講究科學力量,一切用科學,理論證明和解決,宗教的影響漸漸減少,現代宗教對人的影響主要在道德人性方面。

現代社會認知改變,一切從必然,成了認識自身無知,生老病死的出現,只是人類沒有足夠的認識去改變,世界許多地方已經不再有最惡劣的貧窮形式。

縱觀歷史,社會上有兩種貧窮:(1)社會性的貧窮,指的是某些人掌握了機會, 卻不願意釋出給他人;(2)生物性的貧窮,指的是因為缺乏食物和住所,而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脅。

或許社會性的貧窮永遠都會存在、無法根 除,但在全球許多國家中,生物性的貧窮都已經成了過去式。

科研項目的決定權,並不在於科學本身的意義,而在於利益,只有足夠的利益才能催動背後的利益集團去支持某一科研項目,來源於思想、政治和經濟的力量。

中東,亞洲的社會群體相對比較安逸喜好和平,所以在發現新事物時並未採取征服的態度,而歐洲人在探索發現新世界後,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征服,兩者之間的理念不同,所以導致社會發展結果不同。

中世紀時期人們認為世界的資產是固定的當時經濟增長很慢甚至逆生長,而到了近代人們相信了信貸機構,並且成功的將經濟資產化為無限。而信貸的目的則是為了讓投資人相信投資項目會在未來創造足夠大利益,近代戰爭多數由利益驅動,而賦予金錢超凡意義的正是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基石是信貸,而信貸則是資本家原因將資金投入未來事業,先投入在收穫,而這一切的根本在於虛假是架空的,因為金錢本身並不具備任何意義,人類賦予了它至高的地位,但是真實的東西列如能源方面,則是使用一點少一點不會增長,人類文明還是要正視真理。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全球展開了工業革命,每當現需資源匱乏便去尋找可替代的物件工業革命的核心,其實就是能源轉換的革命為什麼這麼多人擔心我們會耗盡所有能源?

為什麼他們擔心我們用完所有化石燃料之後,會有一場大災難?顯然,這世界缺的不是能源,而是能夠駕馭並轉換符合我們所需的知識。如果與太陽任何一天放射出的能量相比,全球所有化石燃料所儲存的能源簡直是微不足道。

太陽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會到達地球,但即使是這一小部分,就已經高達每年3766800艾焦(焦耳是能量單位,在地心引力下將一顆小蘋果抬升一 米,所需的能量就是一焦耳;至於艾焦則是1018焦耳,這可是很多很多顆蘋果。)全球所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也只能保留大約3000艾焦的 能量。

現在人類所有活動和產業每年約消耗500艾焦,而地球只要大約短短90分鐘,就能從太陽接收到這麼多能量。而且,這還只是太陽能 而已。我們還有其他巨大的能量來源,像是核能、像是引力。引力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因為地球受到月球吸引而成的潮汐作用。

大西洋奴隸貿易並非出於對非洲人的仇恨,而現代畜牧業也同樣不是出於對動物的仇恨。這兩者背後共同的推手,就是冷漠。

在過去時間既存在但又存在,因為中世紀左右人類沒有時間觀念,如果想像時間概念並不是真的,那麼人們隨時間而衰老,以及事物因時間而腐壞,換一種說話就是人類生命體下降,導致身體出現了問題而造成衰老和死亡,關於時間的話題很像是一個悖論,因為如果沒有時間概念,那麼所有問題只是人類對知識的不夠了解,無法阻止目前時間所造成的影響,但是如果時間不等於時間並不存在,世界是否已經停滯?影響著世間變動的是其他事情,而不是時間?

現代社會是獨立個體,而過去則是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團結個體,國家機器是較為理智的,個人力量在國家機構面前的力量少的可憐,看上去現在就像是國家依然成為了新的宗教,而且比以往傳統的宗教更為徹底,過去一部電影叫做《撕裂的末日》其中所演繹的故事,很像是目前社會的未來。

過去這兩個世紀變動如此迅速劇烈,讓社會秩序起了根本的改變。傳統上,社會秩序堅若磐石、難以撼動。畢竟「秩序」就隱含著穩定和連 續的意義。歷史上,社會的改變很少是大刀闊斧的革命,多半是無數個小步驟逐漸累積而成。(也就是指所謂的蝴蝶效應)

快樂是否等同於快感?如果世上所有人滿足處於持久快樂情況下回發生什麼?

最近有越來越多科學團體開始研究佛教哲學和冥想。佛教認為,快樂既不是主觀感受到愉悅,也不是主觀覺得生命有意義,反而是在於放下追求主觀感受這件事。

根據佛教的觀點,大多數人太看重自己的感受,以為快感就是快樂,不愉悅的感受就是受苦。於是,人類就渴望能有快感,並希望避免不愉悅的感受,然而,這是大大的誤解。

事實是,人類的主觀感受沒有任何實質或意義。主觀感受就只是一種電光石火的波動,每個瞬間都在改變,就像海浪一樣。不論你感受到的是快感或不快,覺得生命是否有著意義,這都只是一瞬間的波動而已。

後面作者主要講述的是關於未來的猜測,但是未來的行程目標,他自己也不知道

歷史年表

距今年代距今年代

135億年 135億年 物質和能量出現。物理學的開始。 原子和分子出現。化學的開始。

45億年 45億年 地球形成。

38億年 38億年 有機生物形成。生物學的開始。

600萬年 600萬年 人類和黑猩猩最後的共同祖先。

250萬年 250萬年 非洲的人屬開始演化。出現最早的石器。

200萬年 200萬年 人類由非洲傳播到歐亞大陸。 演化為不同人種。

50萬年 50萬年 尼安德特人在歐洲和中東演化。

30萬年 30萬年 開始日常用火。

20萬年 20萬年 智人在東非演化。

7萬年 7萬年 認知革命。出現能夠描述虛擬故事的語言。 歷史學的開始。智人傳播至非洲之外。

4.5萬年 4.5萬年 智人抵達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巨型動物絕種。

3萬年 3萬年 尼安德特人絕種。

1.6萬年 1.6萬年 智人抵達美洲。美洲巨型動物絕種。

1.3萬年 1.3萬年 弗洛里斯人絕種。智人成為唯一存活的人類物種。

1.2萬年 1.2萬年 農業革命。馴化動植物。 出現永久聚落。

5000年 5000年 出現最早的王國、文字和金錢。多神教信仰。

4250年 4250年 出現最早的帝國:薩爾貢大帝的阿卡德帝國。

2500年 2500年 出現最早的硬幣:通用的金錢。 波斯帝國:普世的政治秩序(「為全人類的福祉而努力」)。 印度佛教:普世的真理(「讓所有人類解脫痛苦」)。

2000年 2000年 中國漢帝國。地中海羅馬帝國。基督教。

1400年 1400年 伊斯蘭教。

500年 500年 科學革命。人類承認自己的無知,開始取得前所未有的能力。 歐洲人開始征服美洲和各大洋。整個地球形成單一歷史場域。資本主義興起。

200年 200年 工業革命。家庭和社群被國家和市場取代。動植物大規模絕種。

現在現在人類脫離了地球的疆域。核武器威脅人類的生存。生物開始越來越由智慧設計形塑,而非自然選擇。

未來未來智慧設計成為生命的基本原則?智人被超人類取代?

人類的創造力讓人們學會了如何去編造一個可信的謊言,而利用這個謊言讓社會變得總體上的團結。

人類文明建設在虛假之上,但是又真實存在,虛假在於來源於虛無,真實來源於事物本質客觀事實列如生理機制,生老病死等等。

對於整個人類社會而言,個體力量顯得微不足道,而人類之所以能凌駕於萬物之上,也是因為懂得合作。

書中所謂的想像世界,在我看來也需要人們去信任才能實現,如果說人類天性就是容易輕信他人也是不對的,大部分人警惕感還是很強的,至於為什麼人們會輕信某想像世界,我認為和人類本身的慾望是分不開的。

他們選擇相信必定是有原因,而最根本的就是所謂快感,為了得到快感或者說認為可以得到快感而去選擇相信。

還有一點就是大部分人類很喜歡將信仰交出去,從過去信奉某個將軍,某個名人開始,到現在瘋狂追星,在我看來都是一樣。

這本書的精彩之處就在於較為理性的分析,至於結尾作者總結的很不錯,雖然他沒有給出具體的答案,但是卻給出了想法,縱觀人類歷史很多事上本來就沒有具體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寫故事的張玖陽 的精彩文章:

TAG:寫故事的張玖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