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學習佛法這四年

我學習佛法這四年

20

星期五

2018年4月

善良是一種信仰,不是看見了才相信,而是相信了就會看見。

口述:善親澄

編輯:張大夫

在2014年6月1日,第一天開始學習《離幸福很近》時,我是不願意的。

那時初夏的佛山,已經天氣悶熱潮濕,雨水隨時都會落下,出門包里都要帶著傘、手帕、水杯、風油精、還有沉重的書。一個月前女兒說報名五明佛學院的課程,我沒當回事,也沒什麼興趣,想著自己不識字,學什麼啊,在家念阿彌陀佛就行了,再說能不能報上名都不知道。誰想一個月後,真的報上名,並被女兒帶到了共修地。她說我皈依幾十年,到底佛教是什麼不一定懂,來深入了解一下吧。

開始學習的日子,每周一次的共修就是應付,讓我發言,我就說不會,讓我女兒說吧。半年後《離幸福很近》學完了,「幼兒園」畢業了,要上小學了,師兄們都建議下一步學《入菩薩行論》(以下簡稱入行論),我是沒所謂的,反正就是每周二晚上外出一次而已。

事情在兩年後,也就是學習入行論第五冊(共十冊)時發生了變化。女兒突然說她不學了(後來知道從報名到退出她都是有計劃的),讓我自己去。我自己才不要去呢,兩個人一起還有個伴兒,本來我就沒想學的。但兩年時間每周二晚上的學習已經養成了習慣,到日子不去,心裡總是覺得少點什麼事兒。第二周輔導師兄冰師兄打電話過來,問怎麼沒去,並說最好不要斷了傳承,人身難得,還是要圓滿的好。也正合我心意。學習是自己的事,女兒不去就不去吧。

沒有「拐棍兒」了,只能自己學習,只能自己精進。每周一或兩章的內容,我每天都會看一遍,這樣一周就可以看七遍。不認識的字圈出來,晚上問女兒。後來我們去書店,買了超大字的字典,按照筆畫我可以查到很多常用字,也不用問人了。所有的問答題都試著自己找,實在找不到了,還是會和女兒說,請她幫忙看看。輪到我串講時,會先找出重點,然後一遍遍的在家朗讀,要求自己讀的流利、大聲,不想耽誤師兄們的時間。雖然對書中講的內容還是一知半解,但我在自己的基礎上一點點的努力著。

佛山入行論小組放生

2017年10月到了北京,一個半月後找到了北京的組織,這裡的學習氛圍與佛山不同,師兄們都好年輕、有活力,知識淵博。對於佛法的見解也很獨到。我開始還是用在佛山的串講方式,師兄們反應講的有些多。後來我就學習尋找重點,越來越精鍊,也得到師兄們的認可。非常感謝提供共修道場的張斌師兄,為我們提供舒適方便的學習共修地點。

北京入行論小組聚會也是本屆最後一次年會

這四年回頭看,發現自己懂得了好多道理,對佛法更有信心。沒學前只覺得學佛是對身體好,現在知道了學佛是要發菩提心、要度眾生、是發願要讓眾生快樂。

實修上,每天三至四點醒來,念百字明21遍、靜坐半小時,八點開始頌金剛經、普賢行願品,晚上持准提咒,施食。從開始時每天磕三個頭到現在磕大頭48個,逐漸增加,希望有一天能每天磕108個大頭。

在學習入行論期間女兒在北京的乾媽來到佛山,我分享了學習心得之後,女兒也幫她報名,並成功入學。如今我回到北京每周一,一起在「觀心園」做義工,維護的建外soho的一個世間道場。

在北京觀心園做義工

入行論的學習接近尾聲,從2018年3月開始我與女兒開始進行第二遍入行論的學習,如今再看第一本書時,會時常驚嘆「這個觀點之前學習時怎麼沒留意,那個道理怎麼一點印象都沒有」。這都是第一遍學習後,對於佛法有了認知,從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的過程。

感謝佛山冰師兄的用心輔導,感謝張英師兄和袁鶯師兄每次晚上學習後都送我回家,增加我學習的逸樂。

願佛法興盛,眾生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薄物細故之 的精彩文章:

TAG:薄物細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