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讀書就困怎麼辦?

一讀書就困怎麼辦?

問:為什麼一讀書就困?

神回復:因為讀書,是夢開始的地方。

當然這是一個笑話,但是確實有很多粉絲說自己不愛讀書,看書就想睡覺。還有些人說:好好看一本書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現代人3大讀書病

99%渴望多讀書的人,往往還停留在「低水平勤奮」階段,深受下面3種「讀書病」之苦。

1.買太多:買書如山倒,買的時候有點貪

2.讀太慢:讀書如抽絲,讀的時候有點癱

3.記不住:看書像看戲,「咦,我真看過這本書?」

讀書真的是個負擔嗎?難道不能像聽音樂一樣,是一個美好且放鬆的事情嗎?恐怕大部分人都認為,「只有切實獲取了知識,讀書才有意義」。

然而就是這種「儲存式」閱讀的概念,給我們平添了許多煩惱。可你想想看,你在聽音樂的時候,更在意的是其中的過程,而不會把聲音「作為知識儲存起來」吧?

好啦,這幾天我們一直在有獎徵集《我的閱讀故事》,有很多網友發來了他們的閱讀故事,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網友張小賢的徵文。

兒時你認為是負擔的古詩文

竟然可以如此美

閱 閱讀於我而言,是跟旅行一樣,在別人的世界中找尋自己。那些生活中的點滴往事,往往能從書中的主人公那兒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些令人潸然淚下的瞬間往往能在書中找到慰藉,那些塵封在記憶中的往事亦能在書中拾回。

牙牙學語時,爺爺總會把我抱在懷中,吟誦古詩詞,自那時起我對漢字和古詩詞就格外敏感。朗朗上口的古詩中蘊含著太多波瀾壯闊的場景與詩人的坎坷命運,這些都深深感染了我,而古詩詞也恰恰成為了我今後一生的相伴。

我的爺爺不善言辭,但他確酷愛讀書,從我記事兒時,爺爺給我的印象總是手不釋卷。他有一個不太大的落地書櫃,還有一個裝滿線裝書的木箱。無論他走到哪裡,他總愛隨身揣著一本書,他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積極踐行者。

上小學四年級時,爺爺走了。長大後,每當我回到老家,路過家門前他栽種的那棵棗樹時,總能回憶起他的音容笑貌,眼眶總會濕潤起來,不禁想起歸有光的《項脊軒志》中所寫「如今已亭亭如蓋已」。物是人非之感,在那一刻體會得是那麼真切,那般感懷。

到了初中,我買了一本唐詩集和王力先生寫的《詩詞格律》,古詩詞慢慢成為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當遇到考試不順時,我總會用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來鼓勵自己;每當我躊躇時,總會想起荀子的「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來勸誡自己;每當我旅行到一個地方,我總會寫下幾首小詩,記錄下當時的心情。

一池荷塘鎖清香,青石板,歲月長,粉黛青瓦,錯落馬頭牆。小樓細雨濕古巷,深井院,花格窗。憑欄獨立倚湖光,風微涼,水波盪,鄉間暮雨,煙隱綠垂楊。思溪回溫夢一場高,與君唱,夜未央。

三年前,還在上大學的我背起行囊,坐上火車,隻身一人前往江西婺源,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婺源的油菜花遠近聞名,列車上擠滿了想去看花的遊客。眺望窗外,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旁,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從你眼前掃過,那一幅幅生動的畫卷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上面這首江城子正是寫於那個時候,當時寫完仍然不能平息我激跳的心頭。詩詞中的意象猶如品茗,不僅可以表露作者當時的心境,亦能令人產生悠長的回味,久久不能忘懷。

回首這些過往,我的閱讀故事,其實就是我成長的歷程。所有讀過的書都像是不斷匯入江河的涓涓細流,幫助你慢慢地成長,變得壯闊、深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千古詩詞,萬世流芳!這些景色詩詞句句經典,帶你游遍大美中國
九江出口加工區學校舉辦古詩詞誦讀大賽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