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聚焦「榜單上的中山」

聚焦「榜單上的中山」

4月,國內各類研究機構紛紛推出城市排行榜與分析報告,深入總結2017年全國主要城市在各個領域的發展情況。最近10天發布的3份榜單中,中山不僅屢屢被提及,且排名均居全國全省前列。

粵港澳大灣區時代,「榜單上的中山」持續發力,飄紅的數據背後是綜合競爭力的持續攀升。過去一年,改革創新、人民生活、文化建設、生態環境和社會治理5個領域的全方位推進,正使得這座城市的發展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與好評。

南方日報記者 黃煜升

全面小康指數

為全省唯一獲評5A+城市

全面小康指數,是衡量一座城市綜合競爭力與居民幸福感的最關鍵指標。

4月17日,獨立第三方機構競爭力智庫和國家發展改革委主管的中國信息協會信用專業委員會聯合發布《中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報告2017》。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的城市分布在26個省份,江蘇、浙江、山東、廣東和福建數量較多。

據悉,上述報告構建的「中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體系」,分別從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文化建設、生態環境和社會治理5個領域進行系統監測。4個小康分項指數集成「全面小康指數」,用于衡量一座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整體水平。

在這份最新出爐的榜單中,中山位列全國第12位。記者查詢發現,2016年中國地市城市小康經濟指數前100中,中山僅排19位。這意味著,僅用一年中山的排名就進步了7位,進步相當大。

該報告同時發布了「中國城市小康分項指數等級A+A+A+級以上城市」。中國城市小康分項指數等級為A+級,表示城市在該領域表現突出。取得3個以上A+級的城市即「中國城市小康分項指數等級A+A+A+級以上城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全面發展的優秀代表。這份榜單顯示,中山的小康經濟指數、小康生活指數等5個指標均為A+級,也是廣東省唯一獲評5A+的城市。

民生財政支出比重達68.2%、城鄉居民收入比排全省前列、完成新建改建擴建公辦學校15所、連續10年在省環境保護責任考核中獲優秀等級……2017年,「產、城、人、文」的協同發展,使得中山的城市競爭力不斷提高,而這些進步在榜單上也獲得了充分的體現。

2018年,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中山將貫徹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加快建設創新中山、法治中山、文明中山、平安中山、美麗中山,各項小康指數或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以改善民生為例,今年中山計劃新建改建擴建公辦學校40所,推進社會保險全覆蓋,確保家庭困難畢業生100%就業。針對外來流動人口,中山還將進一步優化激勵機制,打造「流管政務服務24小時網上超市」,讓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鎮域經濟實力

7個專業鎮獲評考核優秀

專業鎮是中山轉型升級的主戰場,鎮域經濟也是中山的經濟命脈所在。在這一指標中,中山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4月10日,在廣東省專業鎮發展促進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上,民眾鎮獲得了一份沉甸甸的榮譽證書。當天,「2017年度廣東省專業鎮創新指數」(以下簡稱「專業鎮創新指數」)出爐,民眾鎮以接近600分的高分優勢,居農業組別專業鎮第一名。

專業鎮創新指數由省社科院和省專業鎮發展促進會聯合編製,將全省納入評價的專業鎮分為工業、農業、服務業3個組別。這份排名,也直接反映了當前全省專業鎮的綜合創新水平。

在全省434個專業鎮中,此次評選共有47個鎮區獲評考核優秀,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南頭鎮、東鳳鎮、小欖鎮、港口鎮、東升鎮和民眾鎮7個專業鎮入選。

其中,全省工業專業鎮創新指數得分第一梯隊的專業鎮集中在東莞和中山,中山有3個鎮區入選,分別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南頭鎮和小欖鎮。另外,南區、古鎮、東鳳、港口、阜沙5個專業鎮也位列全省工業專業鎮前50名。

回顧2017年,中山18個省級專業鎮的快速發展,與組團發展戰略的深度推進密不可分。以重大產業平台、重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為有力抓手,組團發展戰略正逐步破解原先資源利用碎片化等瓶頸,藉此中山鎮域經濟的活力得到充分激活,逐漸形成了勁足實幹、特色鮮明的發展格局。

如作為東北組團的重要一員,2017年民眾鎮就立足組團式發展的主要功能定位,在培育產業上錯位發展,重點發展休閑旅遊等產業。去年,民眾鎮糧食、蔬菜、水果、花卉苗木、水產養殖等農業生產面積6.4萬畝,總產量超5萬噸。全鎮建有7100畝國家級安全優質蔬菜標準化示範區、8000畝群安村省級現代農業園區、2000畝市級現代漁業養殖示範基地。通過發力休閑旅遊,去年全年民眾鎮接待遊客首超200萬人次,旅遊營業收入達2.3億元,實現雙指標同比兩位數增長。

在中山,西北組團集中了全市40%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一半以上的A股上市企業及全市一半以上的名牌名標。積極推進組團發展戰略,南頭鎮依託家電產業集聚優勢,力爭打造成為全國首個「中國家電品牌基地」。

過去一年,南頭鎮大力推進理念創新、平台創新、管理創新、業態創新、機制創新、科技創新、服務創新「七個創新」,促進全鎮創新鏈條的成長,在建設高新技術園區、搭建創新服務平台、扶持企業技改升級、培育新興業態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數字經濟水平

政務服務數字化排全國第12

近年來,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穩步提升,成為經濟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在新近出爐的榜單中,中山在這個領域的排名同樣令人眼前一亮。

4月12日,騰訊研究院發布了《中國「互聯網+」指數報告(2018)》(以下簡稱「指數報告」),對國內數字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系統梳理和全面展現,通過指數特徵直觀地反映2017年數字經濟在國內351個城市的發展情況。

指數報告指出,2017年政務服務全渠道輸出成為常態,移動平台成為第一入口,而珠三角城市群成為全國數字政務發展版圖的核心區。在數字政務分指數城市100強這一排名里,中山位居全國第12位。這說明,中山各產業在迅速實現數字化的同時,政府部門的數字化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數字化取得快速發展。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2017年中山的「互聯網+政務」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網上辦事大廳全流程辦理率達98.8%,網上辦結率達99.7%,居全省前列。另外,中山還建成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並在全省率先與網上辦事大廳等系統對接,實現了信用網上即時核查,大大方便了市民的辦事。

上述成績,在此次公布的榜單中得到了有力的體現。據悉,今年中山還計劃大力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構建安全高效的政務大數據平台,不斷促進數據共享。

被數字經濟改變的,不僅僅是政府服務,還有中山人的社交。

指數報告顯示,在與全國351個城市「連接」密度最高的20座城市排名中,中山高居全國第七。據悉,城市「連接」密度這一指標,用于衡量當地的人均社交關係數量。「連接」密度高,則當地居民社交軟體中平均好友數量較多;「連接」密度低,則每個人的好友數少,通訊錄比較短。

2017年,深圳、杭州、東莞的「連接」密度最高,中山位居全國第七。但排名靠前的城市,或是區域經濟中心,或是人口大城。相比這些城市,無論是產業規模還是人口數量,中山均不佔優勢。在研究機構看來,這說明中山這座城市更富有活力,中山人更愛交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站上雲端的警察
電影口碑成制勝關鍵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