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上將軍銜,培養出1600名抗日將領,曾擔任國家總理,一生最痛恨日本人

他上將軍銜,培養出1600名抗日將領,曾擔任國家總理,一生最痛恨日本人

原標題:他上將軍銜,培養出1600名抗日將領,曾擔任國家總理,一生最痛恨日本人



馮友蘭教授說,人生成功需要具備三要素,才,力,命。即才能,努力,還有對時代命脈的把握。


對於安徽合肥人賈德耀來說,雖然一生都將日本視作仇敵,但談及命數,似乎和日本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正因為甲午戰爭爆發,在日本留學的他決定要投筆從戎、刀劍強國;正因為政府對日本的財政危機,他攀登上了中國最高權利的頂峰;也因為日本長期滅絕人性的侵華惡行,他飽受磨難一病不起,最終抑鬱而亡。

他的一生貫穿了中國的各個經典時代,他的身影輾轉在家國多變的各個角落


雖然他沒有留下多少傳奇,但在風雲變幻的年代他的每一次選擇都體現了一個中國人的氣節和忠勇。


他命運的一個個節點,足矣匯成了一個時代的經典輪廓。



沉痛少年樹立「刀劍人生」的理想


1895年,迫於生計的賈德耀北上投親。那時候的他,雖有一腔熱血,卻不知道人生方向,也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


那一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清政府戰敗,最終向日本賠款3億白銀,割了台灣和遼東半島。


國人痛心疾首,卻不明白一件事情:泱泱大國,怎麼能敗給日本人?


眼看國家如此羸弱不堪,年少的賈德耀,毅然參軍,還以優異成績從武備學堂畢業,官費選送日本士官學校第三期深造。


賈德耀留學的那些年,中日、日俄的獲勝讓整個日本沉浸在歡慶中。

夜間住宿的整個公園被幾萬盞電燈照耀得如同白晝,興高采烈的日本人提著燈籠在公園中遊行,高呼萬歲。


而在一個展覽戰利品的戰跡博物館裡,他看到中日戰爭中俘獲的中國軍旗、軍服和武器,忽然慚愧得無地自容。


他孤零零地站在一個假山頂上望著遊行的隊伍,觸景生情,不禁泫然涕下。


那兩年,魯迅、郭沫若、郁達夫棄醫從文,要文章救國,


沉痛之下的賈德耀,目標更直接,要刀劍強國。



以中將軍銜擔任校長,矢志培養中國將才


1919年是中國轉折的一年,也是那一年,賈德耀開始以中將職務擔任保定陸軍軍官學院的校長。


賈德耀從日本留學回來後,跟隨袁世凱小站練兵,到辛亥革命後成為陝西鎮守使,可以說獨霸一方。


他時常感慨中國的將才太少,日本卻有專門培訓軍官的大小學校,如何匹敵。

五四運動的這一年,他毅然以中將的軍銜,辭掉一方封疆大吏的職務,決定做個教書匠,為國家培養人才。


還有一個原因是軍閥混戰,讓關心國家的賈德耀疲憊不堪,立誓不參加軍閥內戰,解除武職正中下懷。


在擔任陸軍軍官學院校長的時候,賈德耀對學院改革功勞最大。不但改進學校的軍官培養模式,還提拔了一批有 為的青年教官。


這也贏得了一批軍官以及學生的支持和愛戴。


這裡共培養出了一萬多名軍事領導人才,僅後來成為將軍的就有1600多名,是名副其實的將才的搖籃。


當時常來賈德耀家的除了最賞識的得意門生外。軍校其他官生也常向賈德耀請教。無論擔任任何軍事要職,賈德耀均以師事之。


朋友們打趣賈德耀說「你是桃李滿軍中」。



擔任兩個月的國務總理


北洋時期,段祺瑞兩度執政,向日本帝國主義借下了大批借款,足夠的財力讓段祺瑞六進六齣,但也讓國家處於危機之中。

到1926年段祺瑞政府財政枯竭,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致使原任國務總理的許世英無法應付,堅請辭職,需要有能力之人接任。


賈德耀與馮玉祥將軍的舊誼,兼以國民軍中以鹿鍾麟為首的各將領立敦促,為國內政治的穩定,他勉強應段氏之邀允為暫代國務總理。


他只跟段祺瑞提了一個條件:不得再與日本人有財政往來。


1926年的2月份,賈德耀組閣時邀請賀德霖任財政總長,向各銀行提出籌款辦法。平息各大中小學校因長期欠薪而引起的罷教風波。


賈德耀由代總理到任總理,不過兩個月零五天,而這正是段政府風雨飄搖的時期,卻也成為段祺瑞政府最平穩的時期。


除了財政危機,還有大小的軍事危機,賈德耀既事能與國民軍馮玉祥牽線的人,東北軍也對之無反感,於是成為一時的時局穩定的關鍵之人。


「三一八慘案」後,段決定下野離京,臨行前下令免去賈德耀本兼備職。


賈德耀下台後隨同段祺瑞來天津隱居,從此就離政壇。也為皖系軍閥划上了歷史的句號。



寧死不做漢奸

更多從小站練兵起家的軍閥們排隊似的在天津做起了「寓公」。不戀權勢,也對國內政治同心的賈德耀沒,走的也是這條路子。


你剛唱罷我登台的北洋舞台最終進入了國民革命時期,還沒安穩下來,就迎來了日本侵華。


1935年,北平冀察政務委員會成立,由於賈德耀與西北軍系夙有淵源,被聘為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


因為日本支持殷汝耕的「冀東自治政府」,賈德耀和日本不斷交涉,日本不但不取消,反而要求賈德耀擔任為政府職位。


怒急攻心的賈德耀心臟病發,差點死去,才躲過一難,連國民政府的官一併推遲了。


兩年後,「七·七」 盧溝橋戰爭爆發,賈德耀對家人說「局面己無法維持,要早作打算,我將潛離北平」


賈德耀隨即稱病住進德國醫院。


日偽維持會成立後,平津交通漸漸恢復。賈德耀化妝成老農民逃避來津,租賃住進英租界姓毛的房子。


一天,日本軍部派人來提出要租用賈德耀北京的房屋並遊說賈德耀參加偽組織,房子、生活費用均可解決。


賈德耀聞此大怒道「不要欺人太甚,你們以為這房子是我唯一的產業,以此威脅利誘,我就會屈服。「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那是絕對不行的。」


氣憤之下,心臟病複發,終日不離針葯。北京住房被日軍強佔改做軍醫院宿舍。



1940 年,還沒有等到抗戰成功的賈德耀逝世於上海法租界,終年60歲。


當時重慶國民黨政府曾在報上公布唁電,聲稱「在華北淪陷時,拒從敵偽,保持民族氣節,殊堪嘉獎,生平事迹宣付國史館」等語。


在合肥籍近代民國人物排行榜上,賈德耀的民間知名度並不高,遠遜段祺瑞,段芝貴,甚至也比不上龔心湛,王揖唐、王亞樵等。


在走馬燈似的北洋時期的民國政壇上,他屬於二線明星,留給我們的只是一個側影。


從報考保定軍官學校到留洋日本;從小站練兵到辛亥革命;從政府高官到退隱津門;最後終老上海。


但每一個側影,都有時代的光芒。


時勢造英雄,本不問出處,無論天地之間,草莽江湖,還是廟堂之上。

總有一些人在支撐起一個時代的精神,值得後人銘記。


徽臉文化

以人物帶動人文,用文章傳遞文化」,徽臉文化,致力於發揚安徽文化,宣傳安徽人物。為徽文化代言,打造安徽文化第一微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臉 的精彩文章:

青陽人心中的「西湖」
又一位享年106歲皖籍開國將軍去世了,遺囑只有6個字,卻讓國人再次落淚

TAG:徽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