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知道么?中國歷史上共有六個「北京」,最早的北京竟是太原

知道么?中國歷史上共有六個「北京」,最早的北京竟是太原

「京」字本來是個象形字,本義為人工築起的高土堆。而古代帝王之宮都是建築於高丘之上的,所以,京字又被引申為「帝都」。比如「念彼京師(《詩·曹風·下泉》)」中的京, 指周的國都鎬京。

正是因為「京」的意義特殊,後世中以「京」命名的城市,多為王朝最重要的政治軍事文化所在地。而以京字命名的城市,多以方位為其命名元素,比如,東京(如開封)、南京(如商丘)、西京(如長安)、北京、中京(如洛陽)等。中原王朝這一命名規則,甚至還影響到我們的鄰邦日本——日本人就把他們的首都命名為「東京都」。

在中國建城史上,被稱為「北京」的並不僅僅指現在的北京,除了現在的北京之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有五座城市被命名為北京。

1/唐朝的北京太原

我們都知道,唐朝的發跡地是太原(晉陽)。李淵起兵反隋前,就是當的太原留守、晉陽宮監。隋朝末年,李淵父子在晉陽(太原)起兵反隋,後建立唐朝。大唐王朝發跡於晉陽(太原),故而將其定為北都,與西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為「天王三京」。至742年,以京師為西京,改東都為東京,改北都為北京——所以,太原曾經被稱為「北京」!

除唐朝外,太原還被後唐、後晉、後漢稱為北京。

2/北宋的北京大名府

大名府,又稱北京大名府,治所舊址在今河北省大名縣的東南部。大名府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唐為天雄軍治,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稱大名府。五代唐曰興唐府,後晉曰廣晉府,又為天雄軍,後漢改為大名府,後周因之,宋仁宗慶曆二年(公元1042)建陪都,史稱「北京」,是宋朝的陪都,當時大名府人口達百餘萬,《水滸》里多次提到它,後來被淹沒。

3/金朝的北京寧城

內蒙古赤峰市寧城,原為遼中京,金初仍沿用「中京大定府」舊稱。完顏亮繼位後,模仿遼國的「五京」制度,宣布燕京新都為「中都大興府」。另外立四個陪都:改大定府(寧城)為「北京」;改汴京(今開封)為「南京」;改遼陽府(今遼寧省遼陽)為「東京」;改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為「西京」。

4/金朝的北京

金國先後共置兩個「北京」,一是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南波羅城,原為「遼上京」。遼上京遺址是中國遼代都城遺址。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於918年(神冊三年)開始興築,初名皇都,926年(天顯元年)擴建,938年(天顯十三年)改稱上京,並設立臨潢府,為遼代五京之首。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改名北京,熙宗常在此地避暑。

5/明朝的北京開封

開封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七個王朝曾先後建國都於開封,故稱「七朝故都」。開封與中國的鄭州、西安、洛陽、北京、南京、杭州、安陽並稱八大古都,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明洪武元年開封菊花(1368)三月,朱元璋攻下開封,改汴梁路為開封府,以開封為北京。洪武十一年(1378)又撤銷了開封北京稱號,並封五子朱棣為周王,鎮守河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史 的精彩文章:

民船擋了官船的道,惹惱兩廣總督,赴考舉子一聯嚇退總督大人
泰坦尼克沉沒後的屈辱一幕:6名中國倖存者被惡意抹黑直至驅逐

TAG:老黃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