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幼時鑿壁偷光成榜樣,長大當了宰相,卻因這件事受世人唾棄!

幼時鑿壁偷光成榜樣,長大當了宰相,卻因這件事受世人唾棄!

鑿壁偷光這個成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個成語里的主人翁充滿了正能量。這則成語故事講的是一個窮苦人家的小孩,為了學習,而在自家的牆壁上鑿了一個洞,借著隔壁家的微弱燈光苦學成才。簡單來說是教育我們無論生活如何,都不要放棄通過努力改變自己。

這個成語主人翁的名字叫做匡衡,他的家庭條件特別的差,白天給有錢人做苦力,晚上學習看書。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匡衡考了九次,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終於考中了丙科,丙科在現在看來就是普通二本。不過已經很不容易了!

匡衡的其他學科不是特別好,但是對詩經特別有研究。恰巧啊,當時漢元帝執政,他就非常喜歡儒學,也甚是喜愛研究詩經,聽聞匡衡同樣有此喜好,於是大大的提拔了他。先是提拔為郎中,然後是御史大夫,最後成為了丞相。丞相這個職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風風光光的一生本能順利的結束,但沒想到到老了還被唾棄。他在當宰相之後,被封了安樂侯,當時的侯爵是可以分封一定的土地的。而匡衡卻利用自己的私權,將土地擴大了幾十倍,漢元帝死後漢成帝繼位,漢成帝發現後便將匡衡革職,可憐了他一世的英名就因貪污土地而遭人譴責唾罵。

匡衡的故事教導了我們做人做事都要踏踏實實,人在做,天在看,不管怎樣問心無愧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星空 的精彩文章:

古代女囚為何寧肯死也不接受審判?這些針對女犯的刑罰慘不忍睹!
古代活人葬法!帝王殉葬妃子三大手段,到底能有多殘忍?

TAG:文史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