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陽泉:「斜杠青年」跨界養「石門大黑驢」

陽泉:「斜杠青年」跨界養「石門大黑驢」

斜杠青年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分,例如,張三,記者/演員/攝影師。

大學畢業後,李彥軍便在廣州從事軟體開發相關工作。2009年,他回到陽泉開辦三度軟體公司。經過幾年發展,三度公司成為陽泉資深網路互動服務提供商,獲得國家工信部頒發的計算機信息集成資質。2014年,依託百度雲計算數據存儲中心,他成立了三度大數據交易平台;2015年5月,他在開發區創辦三度電商物流園;2015年7月23日,三度公司在上交所Q板正式掛牌上市。

毋庸置疑,李彥軍是陽泉互聯網產業的佼佼者,就是這位創新科技人才,2017年6月,竟然養起了大黑驢。

創立品牌「石門大黑驢」

說起養驢,得從李彥軍公司在京東商城開的網店說起。通過網店交易的大數據顯示,李彥軍發現,網店裡的阿膠糕賣得特別好,於是他開始了解阿膠的消費市場,發現開拓黑驢養殖前景好,並由此決定要養驢。

去年夏天,依託平定縣石門口鄉南上庄村的平定縣瑞德養殖專業合作社和自己創辦的平定縣農興邦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李彥軍在南上庄村建起了石門大黑驢養殖繁育基地項目。

石門口鄉地處平定縣東部,具有悠久的養驢歷史,但本地驢個頭小、抗病能力差,不適宜大規模養殖。「兩山夾一谷,河水穿田過」,南上庄村中間河谷平坦,成片草場眾多,優質的地理環境為養驢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公司引進內蒙赤峰驢、山東德州驢等優良品種,在山西農業大學教授的指導幫助下,配種改良出擁有體形大、耐粗飼、抗病力強、適應性好、繁殖性能良好等優勢的「石門大黑驢」。

註冊商標,設計Logo、包裝和宣傳頁,確定公司經營範圍和經營模式,這些對普通農民來說需要折騰好長時間的工作,對於李彥軍公司的團隊來說駕輕就熟,很快一個清晰、完整的農業公司框架構建完成。農興邦公司主要經營肉驢繁育、肉驢養殖、驢皮和阿膠產品開發,以及初級農產品、農副產品深加工等,擁有肉驢繁育基地和養殖基地3個,目前存欄360餘頭肉驢,擁有小雜糧種植土地200畝,並持有「石門大黑驢」「驢將軍」「五穀香」等註冊商標。

石門大黑驢繁育基地佔地面積35000平方米,劃分為7大功能區:養殖區、繁育區、活動區、飼料加工區、草料儲藏區、辦公區和醫療防疫區。現基地內主要養殖種公驢和繁育母驢,這裡將為公司其他養殖基地提供優質的驢苗,是「石門大黑驢」繁育大本營。

每天早上,繁育基地的飼養員就把黑驢放到場子里曬太陽。聽李彥軍說,將來廠區還會開拓更大的閑置空間,讓黑驢可以隨意撒歡打滾,促進其健康生長。這段時間,母驢扎堆生產,一頭頭小毛驢陸續降生,這讓基地繁忙了許多。這些小毛驢生長到100公斤時,就會被送到其他養驢基地。

多種合作模式精準扶貧

為幫助盂縣西煙鎮峽掌村儘早脫貧致富,市文化藝術學校幫扶工作隊可沒少想辦法。「多條腿走路拔窮根」,除了發展養羊、光伏扶貧外,最近,他們和李彥軍的農業公司簽訂合同,也要養驢。

不僅僅是峽掌村,盂縣西煙鎮、平定縣東回鎮鎮領導帶隊考察養驢項目確定合作意向,並有多個貧困村也被農興邦公司「互聯網+養殖+精準扶貧」的模式吸引,還有平定縣岔口鄉、柏井鎮、冶西鎮的許多村子不斷地加入。

「把精準扶貧融入養驢產業鏈條中,廣泛吸納貧困戶參與,走一條產業發展與『養驢脫貧』協同並進的路。雖然說合作方式有多種,但是歸根結底只有兩種,一種是農民的驢公司代養,一種是公司的驢農民代養。公司統一提供健康驢苗、養殖技術培訓、防疫服務以及飼料配送,簽訂保底收益合同,統一回收。」李彥軍說,他想通過新型合作養殖方式發展陽泉肉驢養殖產業,帶動當地的貧困村、貧困戶增收、脫貧。

東回鎮南峪村修起了可存欄200頭驢的養驢場,農興邦公司租賃場地,每年交納村集體租金,幫助村集體實現集體經濟破零。南峪村養驢場不但為周邊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還和農興邦公司簽訂了不低於15%收益率的養驢回收合同。東回鎮大東岔村用貧困戶的互助金買了30頭驢,委託公司在南峪基地代養。這樣的精準扶貧合作模式帶動了南峪村、大東岔村2個村的貧困戶共計112戶231人。

在盂縣西煙鎮嶺南村,一個可規模養殖肉驢300頭的基地吸引了周邊上文村、南貝子村、峽掌村、黑石窯村等貧困村簽訂《委託養殖及回收合同》,帶動貧困戶200餘戶。「這個項目不但讓農民有養驢的收益,而且各基地肉驢養殖消耗飼料巨大,我們將鼓勵周邊村民種植青貯玉米,通過回收農作物秸稈、穀草等方式使農民增收,通過勞務合同聘用等形式帶動附近貧困戶、村民就業,還將不斷產生臨時用工,這又為貧困戶提供了增收渠道。」李彥軍介紹說。

發揮優勢把握全產業鏈

知道李彥軍養驢,李彥軍那些做電子商務的朋友早就按捺不住,經常問,阿膠做好了沒?什麼時候可以銷售?

鼓勵農民種植青貯玉米,接觸飼料企業,接洽熟肉加工廠,尋找阿膠生產企業,李彥軍不僅僅是要養驢,他瞄準的是養驢全產業鏈。

李彥軍在開始養驢的時候,就構建了覆蓋飼料、農業技術推廣、驢的養殖及銷售、驢皮及阿膠產品開發、農產品初加工等黑驢全產業鏈,打造本地品牌,帶動鄉村振興。這幾天,他與山西榆社晉阿阿膠廠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驢皮原材料委託其代工生產,籌建天貓、京東等互聯網商城,走進東阿阿膠廠參觀學習,豐富產品種類,設計迎合市場需求的包裝,打造高標準、高規格的阿膠產品。

「前段時間,有媒體曝光有阿膠企業造假、售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我們公司就是要遵循古法,堅持用兩年半的驢皮生產真正的阿膠產品。通過我們成熟的電商渠道流通,打造出『石門大黑驢』和『驢將軍』的阿膠品牌。」李彥軍說。

陽泉晚報 葛燕紅 文/圖

展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日報 的精彩文章:

每個發現都不是碰上的
張一晗插畫作品展在山西民俗博物館開幕

TAG:山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