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Yossapon Boonsom:為可持續的未來創造空間

Yossapon Boonsom:為可持續的未來創造空間

編者按

3月 24日下午,第八屆園冶高峰論壇暨亞洲園林大會分論壇「宜居住區與地產園林國際論壇」在北京新疆大廈召開。泰國SHMA設計事務所總監Yossapon Boonsom進行了題為《Place Making for Sustainable Future(為可持續的未來創造空間)》的演講。他以多個項目為例闡述了獨到的規劃設計理念,以及對曼谷城市未來的暢想。他認為作為景觀設計師,不僅僅要考慮景觀的美麗,更重要的要考慮如何為人們帶來更美的生活。以下為Yossapon Boonsom演講內容實錄:

▲泰國SHMA設計事務所總監Yossapon Boonsom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榮幸能夠在這裡跟大家講一下如何為包容性的領域創造空間。城市應該是為了人而存在的,但是現在有很多城市空間雖然有著美麗的建築,不錯的風景,但是卻沒有跟人有很好的互動關係。

▲圖1 場所對比

比如圖1中所展示的兩種場所,上面這個空間裡面,雖然做了景觀設計,但是沒有人使用。今天的一個重點,就是如何讓場所能夠有更多的人去利用它。首先考慮一下什麼是Territory,不是說國家的領土,而是說整個這樣一個包含全世界的領域。

一、對土地空間感知的歷史變遷

▲圖2 原始居所

▲圖3 對於自然關係的轉變

先追溯一下最開始的人居環境的產生,現在所討論的不管是建築還是景觀,其實都是我們所生活的環境的一個演變。過去這些居所為了能夠在自然環境當中生存下來,所以發明了一些工具來把自己和自然隔離開(圖2)。隨著時代的發展。是不是應該採用新的工具把自己的居所跟自然環境進行連接?這裡有一個態度的轉變,過去遠古人類同屬於自然,我們是自然一部分,隨著城市的發展,我們將自然納入到生活當中來,這裡面包含了態度的轉變(圖3)。

二、土地問題與挑戰

▲圖4 曼谷河流

這裡是一張曼谷的照片(圖4),展示了城市發展的過程。大家有很多人去過曼谷,曼谷是最好玩的觀光地,但是宜居性排在靠後的位置。曼谷跟河流的關係是沿著河流發展,在我們印象當中曼谷的河流應該是左邊那照片,實際上卻並不是這樣,現在的這個河流正在逐漸地被我們城市建設所侵蝕。

▲圖5 河邊住戶

現在曼谷在河邊建設了一個水電牆體建築,原本流動性的城市變成了充滿堤壩的城市,這個是河邊的一所住戶(圖5),他每次打開窗戶的時候這是他能看到的景象,他們的城市發生了一個巨大的轉變,就是從過去的流動性跟水密切相關的城市,到現在充滿鋼筋混凝土固體的城市。

▲圖6 曼谷地鐵建設

▲圖7 濱河市政工程

圖6是曼谷的地鐵。現在是人和水之間的關係的轉變,就是從過去和水密切相關,現在跟水成為一種對立的狀態。河流也發生一個角色的轉變,從過去像朋友的關係到了對立的關係。這是曼谷最後的一個水上居住區,現在已經被拆除了。不久的將來曼谷要進行一項市政改革,把這個河道再往裡收縮30米,進行一個永久的建設(圖7)。等大家下次再去曼谷的時候很可能就看到這條像高速公路一樣的永久性設施作為景觀的一部分。

▲圖8 河流變遷

圖8展示了曼谷河流變遷的形勢,從過去的自然河流駁岸到現在的硬質化駁岸,到現在侵蝕河流的過程,不僅僅是河流,其實城市的生活也發生巨大的轉變。

▲圖9 曼谷街道

▲圖10 城市灰空間

有很多人去過曼谷就會知道,曼谷是沒有任何步行空間的(圖9)。整個城市當中有很多灰空間,曼谷是有大量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下層的空間就成為一些會被利用的灰空間(圖10)。

▲圖11 公共空間

▲圖12 城市衰敗區

雖然有一些公共空間,但是缺乏活動,夏天一直都很熱。但是又沒有什麼樹蔭,另外在公共空間中,很多活動都是被禁止的(圖11)。同時因為城市在發展過程當中的,所以有很多地區被遺棄變成衰敗的區域(圖12),在這些地方,設計者非常想要讓更多人參與到規劃當中來,吸取更多的意見。

其實不只是曼谷,全世界的大城市都面臨著一個重大的挑戰,就是人口的增加。其次就是關於氣侯的轉變造成了海平面的上升和土地的沉降,曼谷每年都在沉降。再者,有很多社會和民情方面的轉變,城市居民非常希望能夠參與到城市規劃當中來的。接下來非常大的問題:怎麼做景觀?是由設計師做出設計,建築師做出建築,然後由他們二者使用的過程嗎?現在到了一個轉變的時候了,這種轉變應該從排他性轉換為包容性的景觀,應該包含很多元素。當然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把人納入到我們考慮範疇來,首先確定一個新的目標,就是需要人和自然科持續發展的環境。不僅考慮物質空間,還應該考慮居民的生活。我們應該考慮一些可見的和不可見的空間,還有就是我們在這些空間當中所發生的行為。我們應該去改變,把更多的空間融入到公共空間當中來。

三、城市設計觀念轉變

▲圖13 公眾的改造智慧

風景園林不僅僅是綠地裡面的植物,而應該是將更多城市當中的規劃元素整合為一個整體。在城市裡,我們看到一個人坐在消防栓上面,所以產生一個想法,為什麼不能把單一的功能變成多功能的使用?同時我們應該考慮創新更多的工具處理,比如這張照片裡面(圖13),他們把摩托車和船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這樣在遇到洪水的時候就能夠解決交通問題。當然我們也需要讓更多的公眾參與進來。那在過去是一種單一的排他性設計,現在我們是希望能夠把更多的人納入到設計過程當中來,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工具。設計師本身也有一個角色轉變,我們不是過去的那種強勢的人物,而是更多變成一個聆聽者和引導者。

四、案例展示

1、曼谷居住區項目

▲圖14 曼谷居住區景觀項目

這是曼谷的一個居住區設計項目(圖14),他們一直在尋找如何讓居住區能夠為整個生態系統作出一定的貢獻,除了在考慮整個花園的設計,他們也要考慮如何讓景觀和建築能夠有機結合在一起。所以就是綠色不僅僅是在地表,它可以是在任何位置,所以要充分考慮建築的立面。比如曾經有一個新加坡的項目,是把自然和建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那個項目里,建築已經不僅僅是一棵樹,它的建築以及周圍形成森林一樣的景觀。設計還考慮到自然採光,改善了整個工作狀況,能夠更方便這些人的利用。

2、渠道改造項目

▲圖15 慢行系統設計

接下來要討論一下關於步行空間的項目設計,這裡曾是曼谷的一個舊渠道,希望利用步行把周圍的環境和人群聚集到一起,他們會把一些妨礙自行車和行人的東西移走,把步行空間和騎行空間拓寬(圖15),同時增加綠地和雨水花園的性質,能夠更好地去收集雨水。現在還需要對水質進行一些考慮,同時增加一些綠地。政府已經開始了這個項目的建設,綠地覆蓋率得到了提升,生物多樣性也得到了提升,在不久的將來,這個上層的鐵軌線也會建立起來。這些空中線也會跟旁邊的線路連接起來。把這個渠道局部打開之後,將會給這個城市帶來更多公共空間。

3、慢行空間系統設計

▲圖16 場地現狀圖

▲圖17 項目工作組

接下來還是一個步行空間系統,但是是用的高速線下面的未利用空間(圖16),這是他們一個工作組(圖17),他們去嘗試開發各種各樣的活動。他們想創造一個十公里左右跑步的空間,一旦這個空間能夠去建設的話,就能夠充分把周邊的空間進行很好的聯繫。在這樣一個區域裡面,將會有更多樣化的活動。

▲圖18 項目節點

這是一個公眾參與的其中一個節點,已經建成了(圖18),成功把這個不被利用的灰空間變成一個被市民充分利用起來的公園,他們這裡面有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設施。即便到了晚上也是非常安全的(圖19、圖20)。

▲圖19、圖20 項目實景圖

同時該項目發動了很多社區人員參與這些公共活動,在討論下一個項目公共空間的問題時,公眾參與者提出:這個公園能不能比商業區更吸引人?這個地方曾經是工業廢棄區,處在城市的郊區地帶,但是現在發展變化成為了城市的中心區,所以在這個現代城市廢棄區裡面,我們將挑戰如何把商業活動跟綠色空間很好地結合起來。

其中有一個很好的想法,就是綠色基礎設施的建設,力求做到水的循環利用。項目中上層的屋頂可以進行雨水收集,就能夠為這個城市提供生態效益。項目參與的公眾者有考慮這個公園裡面各個景觀節點的設計,能夠為整個區域作出一個貢獻。同時項目中的這些空間適應當地氣侯,能夠作為公共空間進行活動,在頂層有大量的城市農業和綠色種植。同時對於場地中的建築,也進行很好的保留,為場地文化傳承提供一定的基礎。所有的建築都會被重新翻修,進行一定的改造和提升。

這個項目並不由政府出資支持,而是他們希望能夠提供這樣一種可能性,把這樣一個公園改造成一個洪水的滯留區。對於場地首先要進行一定的挖掘,能夠把水體容納量進行提升,其次要設計多種多樣的空間,使之能夠作為一個公園進行使用。

▲圖21 現場植物照片

▲圖22 場地塗鴉

這是幾個月前現場拍來的照片(圖21)。實際上並沒有去做過多的人工種植,而是希望能夠藉助這個地方的植被,發展成未來的森林。這個場地現在是城市的衰敗區,已經不再有大量的居民,而是有很多藝術家在這裡做一些塗鴉(圖22)。他們其中有一個目標,就是希望重新把城市活力和創造力帶動起來。首先非常堅信一點,每一個居民都有創造性的。還有垃圾筒的設計,他們也創新地想到放到這裡(圖23)。所以我們在建設基礎設施的同時,還在培養周圍的人們,讓他們成為真正的公民。

▲圖23 垃圾桶擺放

這個項目持續了九個月,包含了共同協作的過程。都參與到共同創造的過程當中來。這裡有三個重要的戰略原則:

第一個是重新確立品牌,就是說在場地建立更多新的場所,新的地標;

第二個是振興、重振,即把已經廢棄的建築場地利用起來;

第三個是重新連接,是指把周邊的環境以及周邊的人群,通過這個項目有機連接起來。

目前這個方案為人們建立了新的地標,然後把這些人有效地吸引到場地中來。人們對於已經廢棄的建築進行改造,讓其變成一個餐飲空間,或者一個喝咖啡的空間。街道可以作為展覽和休息的綜合活動場所,最有趣的是把所有人都納入到設計過程當中來,大家利用廢棄場所做了景觀改造設計,使它成為新的場所,以供更多的居民來使用。但可惜的是,這只是臨時性的場所,非常希望政府能讓它成為永久性的建設。

4、濱河景觀設計

最後一個案例是關於河流的,設計者是「河流之友」這樣一個組織。他們做了一系列公眾參與的活動,把城市居民的意見納入到考量當中來,並且認為將來河流不應該是兩側被高速公路建設包圍的形式,而應該是跟周邊環境的復興相結合。

實際上他們做了一個先行設計,做了一個小空間,去展示交流空間的價值。他們相信只有你理解了這些價值,你才把這些逐漸衰敗的城市成為一個重新具有活力的地區。當然也可以應用在其他的地區。

其實做設計非常重要的是去綜合考量城市當中的群體,而不僅僅是設計師這一個單獨的群體。我們不僅是在建設這些物理空間的基礎設施,更應該塑造整個城市居民的關係。我們認為這個目標的實現是需要時間的。它不應該是被建造,而是應該逐漸成長的。

5、城市概念設計

▲圖24 城市概念設計

最後是一個概念性的方案,來展示如何利用這些概念性的綠地為曼谷這樣的城市進行服務(圖24)。他們把一些大船改造成移動式的綠地,不僅僅能夠提供活動空間,還能夠改善生態環境。這種移動式綠地可以在河流各個區段提升整個河流的環境質量。這有很多關於這個的概念,中間的河流是他們唯一的自然河流,現在卻很少有人使用了。他們利用這個漂浮的花園作為一個案例,讓大家重新認識河流的使用。

我們一開始談到很多城市當中的問題,相信通過創造性的設計去解決這些問題,提供更多的可能。這項項目還沒有結束,現在還在尋找更多的資金支援,所以希望大家支持。

最後不論我們面臨各種挑戰和問題,我們始終要將人類和自然緊密聯繫在一起。我的朋友跟我講:作為景觀設計師,不僅僅要考慮美麗,更重要的要考慮如何為人帶來更多更好的影響,給他們帶來更美的生活。所以,景觀就是更好的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景園林網 的精彩文章:

枡野俊明:追尋「心靈自由」的景觀空間
充滿藝術氣息的花園:帶有雕塑感的石頭

TAG:風景園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