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通過「冬眠」來等待有效治療癌症的方法可行嗎?感覺可以一試

人類通過「冬眠」來等待有效治療癌症的方法可行嗎?感覺可以一試

死亡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除了天災人禍,奪去人生命的最多的就是疾病,雖然現代社會日漸發達,醫療水平日趨完善,但永遠也避免不了疾病的發生,新型病菌病毒日趨頑固,很多疾病得不到醫治,而且有些疾病甚至只能在慢慢的痛苦治療中離開人世,那今天我要給他們大家講的故事,是關於人類的「冬眠」。一個關於把自己冰凍後等待有效科學治療的過程。

1967 年 1 月 19 日,美國物理學家詹姆斯·貝德福身患癌症,瀕臨死亡。醫生根據他的請求,把他的身體迅速冷卻到攝氏零下 196 度,然後裝進不鏽鋼棺材,長久冷凍在攝氏零下 200 度的冰棺里。他希望將來有了治癌的好方法後,再把他解凍,治好他的病。

眾所周知人是會被凍死的,因為當溫度降到攝氏零度到攝氏零下 40 度之間的時候,細胞里的水分就會結成冰晶,使細胞組織結構受到破壞,但科學家發現, 在超低溫條件下,細胞里的水分就不會結成破壞性的冰晶,而會變成透明的玻璃狀物質,這時候生命活動也會完全停止。比如細胞,它的分裂次數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一般來說分裂 50 次就「壽終正寢」了。如果把已分裂過10 次的細胞放在攝氏零下 196 度的超低溫下,就會發現這個細胞的一切生命活動完全停止而處於「冬眠」狀態,而且它的一切細胞結構仍然完好地保存著。一旦恢復到常溫,細胞的生命活動隨之得到恢復,並且能夠繼續完成餘下的 40 次分裂。儘管細胞在恢復常溫後能夠恢復生命力,但複雜的人體在溫度回升後能否蘇醒過來,還要經過實踐的考驗。

細胞活活地被冷卻到超低溫並不容易。因為在冷卻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經過攝氏零下 15~50 度這樣一個極危險的「死亡區」,細胞往往就在這一區域內死亡。如果冷得太快,細胞內的水就會由於結冰而把細胞膜脹裂; 如果冷卻得太慢,細胞就會由於脫水而引起鹽分濃度急劇升高,蛋白質分解, 而導致死亡。所以,尋找一個合適的冷卻速度,是使細胞安全地渡過死亡區、成為冷凍貯藏活細胞的關鍵。此外,使超低溫下的細胞回到常溫也要一個合適的速度,但一般是和冷卻的速度相對應的。

細胞的「凍結」技術已為科學家所掌握,並已應用於建立「冷凍精子庫」 等方面的嘗試。現在,「冷凍胎兒」的試驗也在進行中,但人的冷凍試驗的成功還需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如果這項試驗成功,那將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不僅詹姆斯·貝德福可能會起死回生,而且在宇宙航行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由於有些星球離我們很遠,不等飛船到那兒,宇航員就要老死了。如果在航行途中把宇航員冷凍起來,等飛船接近目的地的時候再自動加溫,使人蘇醒過來,即可解決這一難題了。

一些科學家認為,單純依靠冷凍可能達不到預期的目的。生物學家經過深入研究,現已揭開了動物的冬眠之謎,原來它是受一些化學物質支配的。冬眠來臨前,冬眠動物的大腦分泌出一種名為β—內啡呔物質,這種物質可使動物食慾增加,大量取食,以積蓄能量,供給冬眠停食時的需要;內啡呔還可使體溫降低,心跳變慢,降低體耗,同時它還能使腎臟濃縮尿液以保持水分。冬天一過,冬眠動物則分泌出一種抗β—內啡呔的物質,而開始蘇醒。現在,科學家正在著手研製這些控制冬眠的物質,一旦研製成功,科學家即可結合冷凍技術,有效地開啟生命的發條,使人能夠真正進入「冬眠」。

對於這種技術,讀友們感覺怎麼樣呢?喜歡文章的朋友多多關注我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我年年都體檢,怎麼還一發現就是癌症晚期呢?
看著心疼!7歲男童與晚期癌症搏鬥,「我什麼時候才能去上學?」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