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讀曜變-曜變的身世之謎

解讀曜變-曜變的身世之謎

開局一張圖,故事全靠編。

以下文字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如有雷同,純屬抄襲。

正文

提起建盞,不管專家還是磚家,如果不知道無上神品曜變盞,是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

曜變盞,傳說中為五件,目前存世的為三件半。

第一件:為日本大地主織田信長搶了另一個大地主足利的,明萬曆10年6月2日毀於本能寺之變。

足利大地主從哪搞來的,沒有記載。

第二件:靜嘉堂文庫的稻葉天目。出處為美濃稻葉家的秘藏,後轉入德川將軍家(柳營御物)、再轉回淀藩主稻葉家,1918年(大正七年)入小野哲郎之手,1924年(昭和九年)進入拍賣,被岩崎家購入,後置於岩琦家所建的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美濃三人眾,一般簡稱為美濃三人眾,是指日本戰國時期美濃齋藤氏屬下三名有名的家臣。西美濃三人眾分別為稻葉良通(一鐵)、安藤守就(道足)和氏家直元(卜全)。

稻葉良通(1515年-1589年)或稱稻葉一鐵,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時期武將。幼名六郎。一鐵是法號。通稱彥六(四)郎。官位:從三位、法印、伊予守。子嗣:稻葉重通、稻葉貞通、稻葉方通。

稻葉地主生於1515年,為明武宗正德10年。

第三件:藤田美術館的曜變天目盞

此茶盞傳自江戶時代(1603 - 1868年明萬曆)水戶德川家,其流傳經歷依次是:德川家康(1542-1616年明嘉靖21年)、德川賴房(1603 - 1661午,水戶德川家)。大正七年(1918年)藤田平太郎以53800日元購得。

第四件:大德寺龍光院所藏之曜變天目盞

「大德寺的這隻碗,是明萬曆年間(1573-1620)傳到日本,原來歸龍光院的創建者江月宗玩所有,1606年開始為鎮院之寶。

日本這四隻曜變盞,結合以上資料,出現的時間為明代中期。

國內半件曜變:

杭州出土的南宋曜變天目茶盞

口徑12.5厘米

高6.8厘米

底徑4.2厘米

杭州東南化工廠遺址出土

此件曜變天目茶盞是2009年上半年在杭州市上城區的原杭州東南化工廠遺址出土,2010年轉藏於杭州古越會館。

原杭州東南化工廠遺址位於杭州市內江城路與上倉橋路的交叉處,距離南宋皇城舊址甚近,南宋時此地一帶為重要官府的集中地。

現任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鄧禾穎指出,對照南宋皇城圖,該地點當為南宋都城內的著名驛館——「都亭驛」所在地。

南宋臨安被攻陷為1276年,到日本出現曜變盞的時間,取最早的稻葉地主家,為1515年,中間跨度239年,經歷了元明兩代。

以下為假設:

先說國內那半拉,定性為南宋,發現地為皇家驛館,也就是趙老闆招呼貴客的酒店。

出土的瓷片標本涉及建窯、定窯、越窯汝窯、吉州窯、當陽峪窯以及高麗窯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這批瓷器標本中有大量署有刻劃的銘文。

銘文雖有在瓷器燒成前刻劃者,但絕大多數系在燒成後刻劃,如「御廚」「苑」「後苑」「殿」「貴妃」「尚藥局」等刻銘。

其中出土的建窯黑釉兔毫盞標本上見有「供御」,由此可知此一干出土品很可能是進貢作為南宋宮廷用器。

上面的記載,可以證明這半拉出身是高貴的,但是有一個問題,它無款,而同期出土的建窯兔毫盞則有供御款式。那它究竟來自哪裡呢?

再回頭說日本那幾隻。《君台觀左右帳記》記載曜變的價值值萬匹絹,明中期,一匹絹的市價約為1.3兩白銀,萬匹則為13000兩白銀,打個折,算一萬兩。明萬曆時代的國庫收入為4000000兩白銀。這四隻曜變,為萬曆貢獻了百分之一的GDP,大明朝竟然找不到半點記載,好吧,寫到這裡,已經編不下去了。。。。。

下期 咱們再繼續解讀下曜變是如何成妖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建溪茗陶 的精彩文章:

TAG:建溪茗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