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俗 滿族髮式

民俗 滿族髮式

隋唐時期,滿族先人靺鞨人有梳辮髮的習俗。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靺鞨「俗編髮,綴野豕牙,插雉尾為冠飾,自別於諸部。」所謂辮髮,就是一種前剃後辮的髮式。遼金時期,女真人承襲了先世的髮式,但已男女有別。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女真「婦人辮髮盤髻,男子辮髮垂後,耳垂金環,留腦後發,以色絲系之,富有以珠玉為飾。」由此可見,梳辮髮早在隋唐和遼金時期就已成為滿族先人流行的髮式。這種髮式便於騎射生活,前部不留髮,以免躍馬疾馳射箭時,讓頭髮遮住眼睛;顱後留一粗長辮子,在野外行軍狩獵時,可以枕辮而眠,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清朝建立以後,滿族的髮式承襲了金朝女真人之俗。成年男子的髮式為「剃髮垂辮」,即在額角兩端引一條直線,將直線外之頭髮全部剃去,只留顱後頭髮,將它分為三股編結為辮,垂於腦後。如發短者,在辮梢續編三股假髮,以增辮子長度。富家子弟多用黑綢或彩絲繫結辮梢,並用金、銀、珠寶等珍品製成各種小飾品附於其上,俗稱「辮連子」,髮辮擺動時,顯得格外美觀。清朝,滿族男子的髮式不同於清以前漢族的「總發為髻」,也不同於北方其他民族的髮式。這種髮式影響了全國,直至清宣統三年(1911年)後,該髮式才開始更換,逐漸步入世界通行的髮式行列。

滿族男童在出生100天時開始剃胎髮。1~3歲時只在顱前留一塊瓦形發,其餘全部剃去,俗稱「單塊瓦」髮式。也有在任意某一部位留一塊而其餘剃光者。3~4歲時,在後頭頂兩側及顱前各留一塊瓦形發,其餘全部剃去,俗稱「三塊瓦」髮式;男童10歲以後開始留髮,為前剃後留,始編髮辮,垂於腦後。

滿族女子的髮式變化較多。童年時代的髮式與男童相同,多為「單塊瓦」和「三塊瓦」髮式。12歲時,開始畜發編辮,垂於腦後;辮梢及辮根處常纏系一段紅色或雜彩色頭繩,前額剪成劉海,平添了幾分滿族姑娘的秀美。女孩未出嫁之前,不準剪辮子,直到結婚時方可改梳婦女髮式。已婚滿族婦女的髮式形樣繁多,風采宜人。主要有兩把頭、燕尾、旗髻、知了頭、大拉翅等。

兩把頭髮式

清朝及民國初年滿族婦女中十分盛行,在內蒙古尤以綏遠城滿族婦女為代表。將頭髮束於顱頂,用線繩束起,分為兩縷,纏成兩把,在頭頂梳成一個橫式髮髻,用一滿洲扁方大簪橫插於髮髻之中,再將腦後余發梳成燕尾形。

燕尾髮式

兩把頭的配套髮式之一,屬一種腦後髮式。梳兩把頭時將腦後余發分開,梳成兩個尖角燕尾形扁髮髻垂於後腦,故稱燕尾發。

旗髻髮式

滿族婦女的髮式,俗稱「旗髻」,在內蒙古尤以涼城縣曹碾滿族鄉和赤峰市關家營滿族鄉為代表。綰全發於頭頂盤一圓髻,不似漢婦盤髻於腦後。因其髮式簡便,已婚婦女多梳此頭。至今,在滿族農家老年婦女中仍有存留。

知了髮式

滿族婦女髮式之一,清朝中期十分流行,在內蒙古尤以喀喇沁旗十家滿族鄉為代表。在頭頂盤發一窠,耳前兩旁梳成「雙垂蟬翼」狀。因造型很象秋蟬,故稱知了髮式。

大拉翅髮式

滿族貴族婦女髮式之一,俗稱「旗頭」,在內蒙古尤以綏遠城滿族婦女為代表。頭頂梳一圓髻,腦後梳燕尾,再在頭頂圓髻上扣戴一「頭板」,頭板由黑緞絨或黑紗製成,呈「不」字狀,底部用鐵絲做成扣碗狀,俗稱「頭座」。將頭座扣在髮髻上,並用頭髮纏繞加以固定。此頭板如鳥之雙翅展開,故稱「大拉翅」。頭板正中飾有一朵大絹花,稱為「頭正」,其上裝飾有珍珠、玉翠和綢絹小花;頭板右側垂一彩色長絲穗。此髮式美觀和典雅,婦女多為喜慶和盛典時展示。該髮式盛行於清朝同治、光緒年間,直至20世紀40年代才逐漸消失,為近代滿族婦女的流行髮式。(方誌內蒙古)

來源:方誌內蒙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原娃娃 的精彩文章:

舌尖上的錫林郭勒飲品——馬奶酒

TAG:草原娃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