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米芾洗手從不用盆,嫌盆里的水不幹凈

米芾洗手從不用盆,嫌盆里的水不幹凈

米芾洗手從不用盆,嫌盆里的水不幹凈

米芾洗手從不用盆,嫌盆里的水不幹凈

米芾非常愛乾淨,甚至到了嚴重的潔癖,只要用手拿過東西,馬上就把手洗一遍。因此無論走到哪裡,僕人都帶著一壺水,隨時準備著伺候。米芾洗手從不用盆,嫌盆里的水不幹凈。僕人用一把銀壺倒著水,米芾用手接著水洗,洗完後還不用毛巾擦,兩隻手拍打拍打,直到晾乾為止。

對於自己的私人物品,米芾不準任何人染指。有一次上朝時,米芾的朝靴被人動了一下,這下麻煩大了。回到家,米芾把朝靴洗了又洗,刷了又刷,最後把朝靴洗破了、穿不成才算結束。

自己的東西別人不能動,別人用過的東西,米芾當然更不會使用了,甚至不惜丟棄心愛之物。有一次,他得了一方好硯,認為是「天地秘藏」,邀好友周仁熟共賞。周仁熟對這方硯讚賞不已,說:「如此神品,不知磨墨效果如何?」米芾命人取水。水還未取來,周仁熟一時心急,就用唾沫磨起墨來。米芾勃然變色,說:「硯石髒了,不能再用了,你拿走吧!」後來,周仁熟幾次三番想送回硯石,米芾都拒絕了。

米芾甚至因為潔癖而丟過官。米芾曾擔任太常博士,負責主持朝廷的祭祀活動,這是宗法社會中最為盛大隆重的儀式。祭祀時要穿規定的祭服,米芾嫌祭服有人穿過,就拿回去洗一遍又一遍,結果把祭服洗得變了色,幸虧徽宗素知米芾的性情,沒有大加責罰,只是將他罷官了事。

最為可笑的是,米芾給女兒定親的時候,挑來選去總是覺得不合適。後來有個南方來的小夥子,名叫段拂,字去塵。米芾一看這個名字就高興地說:「這個好,即拂矣,再去塵,那便更乾淨,真是我的女婿。」這才滿意地把女兒嫁了過去。

米芾的奇裝異服當時也曾遭人議論。他喜歡唐代服飾,帽子、袍子都仿效唐人,走到哪裡都引來人群圍觀。時間久了,汴京(今河南開封)城裡的男女老少,即使不認識他,也能從著裝上知道他就是米芾。

有一次,他出門赴宴,戴了一頂高頂帽,結果帽子太高,無論如何也坐不進轎子里去。他又不肯讓隨從拿著帽子,生怕他們把帽子弄髒了。左思又想,最後讓隨從拆了轎子的頂蓋,這才安安穩穩地坐進轎子里。無頂的轎子里伸出一頂高帽,一路為人所訕笑,老友看到後也忍俊不禁,說道:「米芾,你簡直就像坐在檻車裡示眾的囚犯啊!」

「滿庭芳」的由來:

蘇軾將密雲龍(紫砂壺)奉為至寶。除了「四學士」和廖正一,書畫名家米芾,也是蘇軾的座上客。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蘇軾出任杭州太守,途經揚州時,曾召米芾前來相見。蘇軾再次拿出「密雲龍」,與他共享。米芾則為此曾寫下《滿庭芳》,詞題就叫《詠茶》。不言而喻,詞中的「美盼」「嬌鬟」就是蘇軾的侍妾王朝雲,這一年她二十六七歲,正是女人一生中最為光艷動人的時刻。只見她在簾外燃起小爐,輕輕倒進瓶中專用的泉水,不一會兒,紫色的沙甌里色如玉乳,輕濤微翻。王朝雲輕挽翠袖,「穩步紅蓮」,恭恭敬敬地將茶獻到客人面前,素有「米癲」之稱的青年米芾,早已既醉又癲,愁妒齊翻。直到朝雲歌聲響起,他才再度清醒,止不住對她頻頻顧盼,心生艷羨,直到曲終人散。

米芾的簽名:

米芾的書畫作品多為人所收藏。今人恰恰可以從他自己的書畫題籤上發現「芾」的讀音。原來,米芾早先簽名都寫作「黻」字,而「黻」字只有一個讀音。米芾在自己寫的《〈王子敬帖〉跋》中說:「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五月十五日,易跋手裝,時以芾字行,適一紀。」一紀就是十二年,從崇寧元年往前推算十二年,即為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這年米芾四十一歲。也就是說,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米芾四十一歲時,才改稱米黻為米芾,這個「芾」是由「黻」改來的。

(本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王衍和宦官王承休名義上是君臣,私下和王氏之妻嚴氏就打得火熱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