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洪武平遙:平遙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

洪武平遙:平遙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

洪武平遙:平遙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

早上我們坐車來到平遙。

據出土文物考證:早在新石器時期,平遙己有人類生息繁衍。相傳這裡曾為帝堯(前21世紀)的封地,故稱古陶地。

平遙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前827一782年)[平遙縣誌]載:「周宣王時,尹吉甫北伐獫狁,駐兵於此。」

西漢文帝劉恆(前179一157年)為代王時,曾建都中都(今平遙)。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因避太武帝諱(太武帝拓拔燾,『燾』與『陶』同音),改平陶為平遙。至此「平遙」名稱沿用至今。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平遙城在舊城垣基上,擴修改築為磚石城牆,形成現在的規模。

洪武平遙:平遙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

平遙古城極富特色的是城市設置;城樓南北各一,東西各二,以此象徵龜的首尾四肢,加上城內縱橫交錯的街巷呈龜背之壽紋,使這座古城逐以「龜城」而聞名。

南大街是平遙城內明清建築保存最多的一條商業街,沿街兩邊店鋪大都是磚木結構的老房子。現在,有不少房子己翻新。看著滿街如織的遊人,你都搞不清是在看古城,還是在趕集市。

洪武平遙:平遙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

街市盡收眼底

市樓是平遙最高大的建築,這是古陶城交易物品的市場。登上市樓,憑欄遠望,南大街的店鋪屋宇、行人遊客盡收眼底。正是:「攬山秀於東南,挹清流於西北,仰觀煙雲之變幻,俯臨市井之繁華。」

洪武平遙:平遙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

明清建築

洪武平遙:平遙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

日升昌票號

日升昌票號成立於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這是中國第一家票號,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銀行業鼻祖。後來晉中一些商人也紛紛仿效辦起了票號。如果說清朝後期,山西票號掌控著全國的金融命脈,那日升昌就是金融命脈的心臟。不幸的是,山西金融中心的地位定格於滿清王朝的垮台。

洪武平遙:平遙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

日升昌院內

喬家大院

洪武平遙:平遙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

大紅燈籠的主場景

喬家大院之所以蜚聲海內外,讓其左右同樣規模庭院的知名度,只能遠遠望其項背,主要應歸功於張藝謀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一部電影讓一個地方或一名演員的知名度飛速飆升,這樣的事張藝謀己經干過多次了。這讓其同行,即羨慕又嫉妒。喬家大院應給張藝謀樹一塊碑。

洪武平遙:平遙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

人頭涌涌

喬家大院是俗稱,本名喬「在中堂」,是喬家第三代喬致庸的堂號。

喬家大院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分三次建成。是我國北方目前保留下來的清代民居中宏大、完整的建築之一。

喬家大院是一座封閉式建築群,氣勢宏偉、富麗堂皇。大院四面臨街,不與周圍民宅相連,形如城堡;大院小院相套相依,高屋低房錯落有致;設計之完美,工藝之精細,具有相當高的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

洪武平遙:平遙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

大院套小院

洪武平遙:平遙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

錯落有致

1900年,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慈禧攜光緒倉皇出逃。到山西時人困馬乏,銀兩花盡,食用無著。喬家慨然借銀20萬兩,又極力籌措御膳、行宮,解慈禧燃眉之急。事後,慈禧傳諭嘉獎喬致庸,並賜匾「琅環福地」。

洪武平遙:平遙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

門樓

所幸的是這樣一座有錢人家的莊園,在文化大革命中卻沒有遭到破壞。這要歸功於有部隊駐紮在內。無意中給後人留下了可供旅遊、觀賞、研究和賺錢的遺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文武七條:是宋真宗傳諸後世的廉政理念
成國皇帝之死:天下主乃當為小縣公,不如死也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