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寧市志綜合卷總述大事記(1949-1953年)

南寧市志綜合卷總述大事記(1949-1953年)

原標題:南寧市志綜合卷總述大事記(1949-1953年)



1949年


10月1日 當局規定南寧城區每天零時30分至4時實行宵禁戒嚴。


10月8日 食鹽每百斤加征自衛特捐銀洋3元。

10月11—13日 當局令每日派民工2000多人趕修飛機場。


10月20日廣西綏靖公署電令,火速徵集新兵,征借軍糧,限即日征足。


10月25日 《廣西日報》公布,9月份南寧固定戶口20145戶,96902人,其中男51688人,女45214人。


這是南寧解放前最後的人口統計數字。


10月26日 廣西省政府和廣西綏靖公署由桂林遷到南寧。


10月27日 中國航空公司開闢南寧—香港直達航班,隔日來回


。 10月28日 廣西省政府主席黃旭初等乘飛機逃到南寧。


10月30日 中國航空公司增闢南寧—貴陽—重慶—成都航線,南寧—北海—海南島海口航線,南寧—台北航線。南寧—香港線客運繁忙。


10月31日 龍州總海關遷到南寧河堤路辦公。


10月31日 凌晨,南寧國民黨軍政當局逮捕一批進步人士。

10月 縣總工會催令工人辦理聯合保結,工人不予理睬。


10月 中共南寧市工作委員會(簡稱「市工委」)成立。阮洪川任書記。


11月1日 在南寧的廣西省各機關舉行金融會議,決定公私交款以帆船光洋為本位,其餘光洋均等值使用。


11月7日 國民黨邕寧縣自衛團成立,縣長黎佩弦兼任團長。 11月8日 南寧至重慶、瓊州、桂林、梧州、百色等地無線電話正式開放。


11月8日 在南寧的育幼所解散,100多名難童無家可歸,嗷嗷待哺。


11月14日 國民政府代總統李宗仁和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乘飛機到南寧。11月20日,李宗仁乘飛機去香港。


11月22日 南寧警備司令部成立,三三○師師長秦國祥兼任司令。


11月22日 中國民航公司各線班機停航。


11月24日 華中軍政長官公署由柳州撤到南寧,李品仙任廣西省政府主席,黃旭初調任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


11月27日 中午,美國參議員諾蘭乘飛機抵南寧,白崇禧設宴招待諾蘭夫婦及民航大隊總經理陳納德,並與他們會談有關援助問題。

12月 中共南寧市工委和城工委在群眾中秘密宣傳共產黨的方針政策,散發《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和《告南寧人民書》等傳單,以及通過統戰工作,分別組織「南寧民主人士聯誼會」和「南寧人民解放促進會」,團結大批民主人士和爭取部分國民黨軍政人員以及各家銀行的負責人,要求他們留在南寧,保護資財公物,聽候接管。南寧警察局、南寧護商大隊、二二九師1個炮兵連、華中軍政長官公署1個工兵團以及縣自衛總隊的一部分人員決定起義。 12月1—3日 國民黨廣西軍政要員白崇禧、黃旭初、李品仙、夏威等分別乘飛機逃離南寧往香港或海南島。


12月4日 南寧專署專員莫蛟、邕寧縣縣長黎佩弦棄職潛逃。


12月4日 上午,國民黨部隊爆炸焚燒機場;下午,逃過邕江後燒毀河上浮橋,向南撤走。多數居民關門閉戶,盼望解放軍進入南寧。中共南寧地下組織領導工人、學生、農民護廠、護店、護校、護村,並組織已掌握的原警察局、護商大隊人員維持市區治安,要求國民黨起義官員凌壓西等遵守「南寧解放促進會」宗旨和起義諾言。


12月4日 晚8時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三兵團三十九軍一二六師三四七團主力部隊進入市區,南寧獲得解放。


12月5日 進城解放軍張貼《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以穩定社會秩序,安定民心。


12月6日 南寧臨時治安委員會成立,負責維持市區治安和動員各界支援前線工作,委員會主任為阮洪川、副主任為胡中平。24日該會完成任務後宣布結束。


12月6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天津部隊二支隊政治部召開南寧各界人民代表座談會,到會的有地方知名人士共100多人,座談如何加強全市治安及維護人民財產安全和建設新南寧問題。 12月11日 中共廣西省委決定,孫以瑾任中共南寧市委書記,劉錫三任南寧市市長。


12月21日 南寧各界軍民1萬多人舉行慶祝廣西及南寧解放大會,會後舉行遊行。


12月22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寧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主任莫文驊,副主任吳法憲。軍管會設各接管部門,開始接管工作。同日,南寧市警備區司令部成立,司令員彭明治,政治委員吳法憲,副司令員曾國華。


12月25日 南寧電信局恢複電報、電話業務。

12月26日 市軍管會正式組建稅務局,規定稅收暫行辦法。27日起,開徵各項稅收均須用人民幣繳交。


12月28日 中共廣西省委批准成立南寧市人民政府,邕寧縣治的南寧改為省轄市。


1950年


1月3日 市警備司令部、政治部頒布布告,取締賭場,禁止賭博。


1月13日 中共中央同意由中共廣西省委副書記莫文驊兼任南寧市委書記,孫以瑾改任副書記。


1月23日 市人民政府頒發布告,宣布經政務院同意莫文驊為南寧市市長,劉錫三為第一副市長,雷榮珂為第二副市長。市政府下設公安、文教、稅務、工商、建設等科局機構。


1月25—28日 市軍管會和市人民政府召開南寧市首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會上,莫文驊作南寧市當前中心工作任務的報告,吳法憲作接管工作情況的報告。會上通過《關於恢復工商業及交通的決議》、《關於肅清匪特,鞏固社會治安的決議》等7項決議。


1月27日 南寧發行人民勝利折實公債,至3月26日完成認購任務。


1月29日 南寧市人民政府公安局成立。


2月1日 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頒布《禁用銀元及金銀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銀元與人民幣的比價為l:4000。是日,各界人民舉行「禁用銀元,擁護人民幣」大遊行。

2月3日 軍隊轉業的中共黨員、南下南寧工作的中共黨員和南寧地下黨組織的中共黨員,舉行慶祝勝利會師大會。中共南寧市委宣布撤銷地下黨組織。


2月8日 廣西省人民政府在南寧市正式宣告成立,廣西省省會定在南寧市。 2月14日 市公安局逮捕潛入南寧市的「反共救國軍廣西總隊第四大隊司令」施鼎昌、「副司令」嚴志仁等4名匪首。 2月19日 中共南寧市委青年工作委員會舉辦寒假青年學園,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袁家柯為學園主任,在學園中公開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總支部。


2月23日 郊區第一、二、三區人民政府成立。 2月 市政府公安局發出通告,全市舉行解放後第一次清潔衛生大掃除運動。


2月 邕寧縣立國民中學與南寧師範學院附中合併為南寧第一中學。 3月2日 南寧市人民法院正式成立,副市長劉錫三兼任法院院長。


3月14日 南寧師範學院遷往桂林與廣西大學合併。 3月27日 市政府公安局頒布《禁止武器買賣,限期登記民間槍支,收繳敵人遺散民間武器辦法》。至4月底,共登記長短槍254支。


3月30日 市公安局開始取締一貫道、同善社、歸根道等反動會道門。 4月1日 南寧解放後第一家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廣西省分行營業部在民生路正式開業。


4月7—9日 南寧市首次農民代表會議召開並通過決議,決定組織農民協會開展減租、退押運動,領導農民渡過春荒。


4月15日 南寧高中、尚實中學、市第一中學等中學建立共青團支部,這是南寧市解放後建立的第一批基層團組織。


4月 市政府決定取消鎮街甲組織,以各公安派出所轄區為範圍,組織若干居民小組,每組選舉組長1人,管理該組的居民事務。


5月24日 南寧人民文化館於中山路成立(後稱市文化館、群眾藝術館),為解放後最早開闢群眾文化活動的場所。

5月25—29日南寧市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副市長劉錫三向大會作施政方針任務的報告。要全力恢復工商業,繁榮經濟,繼續肅清匪特,鞏固治安。


6月上旬 市公安局破獲3起匪特案。逮捕了一批匪首,粉碎了匪特揚言攻下南寧過端午節的陰謀。


6月23日 市公安局按照市政府指示和部署,對全市戶口進行大清查,核實全市人口為129059人(機關、部隊除外)。


7月17日 市公安局破獲匪特、奸商偽造人民幣和票證案,逮捕匪首韋全甫等,繳獲武器、假人民幣、假通行證等罪證。


7月 市政府決定對商業進行第一次調整,貫徹「產、運、銷」三者有利的價格政策,擴大地區差價和提高批零差率。


8月11日 左江航運恢復通航。 8月 全市進行霍亂、天花的預防接種。 8月 市文教局舉辦中小學教師暑假講習會,以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


9月1日 市郊良風江引水灌溉工程破土動工,1951年9月竣工,這是廣西第一座現代引水灌溉工程,為南寧市水利建設揭開序幕。


9月27日 成立南寧市商品交易所,有437個行商、725家洋雜貨攤進場交易。


9月30日 市公安局破獲匪特「二十一縱隊第六支隊」陰謀暴亂案。


10月10日 南寧市成立肅清反革命委員會,開展鎮壓反革命運動,重點打擊土匪、特務、惡霸,反動黨團骨幹和反動會道門頭子等。

10月 郊區土地改革試點開始。


11月初 成立南寧市抗美援朝分會。


11月16—20日 市三屆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副市長劉錫三、雷榮珂向會議作工作報告。在全體代表監督下,首次燒毀查獲的鴉片2.34萬克。


11月 市警備司令部與市公安局發布收繳民槍的布告。截至12月31日止,共收繳各種長短槍1395支、大小炮8門、炮彈33發、手榴彈204枚、槍榴彈566發、各種子彈共11.766萬發。


12月4日 成立南寧市土地改革委員會,劉錫三兼主任委員,郊區土地改革運動全面鋪開。至1952年6月上旬基本結束。全郊區徵收沒收土地12570畝、耕牛357頭、農具8000多件、房屋1038間、其他財物折谷168萬多公斤,並全部分給貧僱農。


12月10日 南寧市召開首屆工會會員代表大會,成立市總工會,彭浩當選為市總工會主席。


至31日,共登記特務分子357名、反動黨團骨幹328名、土匪38名。


1951年


1月14月 南寧市首次召開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大會,成立民盟南寧市分部,這是南寧市第一個民主黨派地方組織。


1月中旬 南寧市准許私商下鄉收購土產,試行公私合議價格,即在同一市場,對同一商品,合議統一收購價。

2月15—24日 中共南寧市第一次黨員代表會議召開,會議總結解放一年多來的工作,提出是年「七一」前的任務。


2月16日 南寧市紅十字會醫院等單位13名醫務人員組成廣西第二批抗美援朝醫療隊,奔赴朝鮮戰場。


2月21日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鎮壓反革命條例》,南寧市深入開展鎮壓反革命運動。


2月23日 湘桂鐵路來賓—南寧段鋪軌完成,3月5日舉行通車典禮。


3月16日 南寧市首屆各界婦女代表大會召開,成立南寧市民主婦女聯合會(簡稱「市婦聯」),陳貞嫻任主任。


4月2—7日 市三屆二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副市劉錫三向會議作工作報告,動員全市人民開展抗美援朝運動,通過《南寧市各界人民愛國公約》。


4月5日 南寧各界人士在人民公園革命烈士公墓前公祭革命烈士。


4月8日 市軍管會在市體育場召開鎮壓反革命、維護社會治安宣判大會,判處盧明軒等19名反革命分子死刑。到會群眾2萬多人。


4月8日 南寧市有線廣播電台正式開播。


5月8日 市工商界訂立《愛國公約》,以實際行動支援抗美援朝。

5月10日廣西省工業廳決定投資101.3億元(第一套人民幣)籌建南寧磚瓦廠,生產機制紅磚瓦。1952年4月15日建成。1956年,上交稅金35.98萬元,實現利潤96.65萬元,成為是年全市稅利最多的國營企業。


5月11日 南寧7萬餘人舉行抗美援朝大示威及慶祝剿匪勝利大會。


5月21日 市公安局宣布封閉花艇(妓院)140隻,登記妓女254人,成立妓女教養所。


5月 全市7萬多人參加世界維護和平大會和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發起的和平簽名運動,同時參加「反對美帝國主義武裝日本、保衛世界和平」示威大遊行。


6月1日 響應全國抗美援朝總會捐獻飛機大炮支援前線號召,全市各界人民掀起捐獻高潮,至10月26日全市共捐獻64億多元(第一套人民幣),超額捐獻3架飛機的任務。


7月7日 廣西省組織抗美援朝志願醫療手術隊,第2隊由廣西省立人民醫院、南寧市立醫院及小樂園醫院的25名醫務人員組成。還派71人的汽車運輸隊上前線。


7月16日 南寧市軍事法庭公判李畫新(惡霸、民國時期南寧專署專員)等16名反革命分子死刑。 7月18日 市立醫院與小樂園醫院合併為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 7月23日 晚上11時,位於華強路的湘桂鐵路來鎮段工程材料庫炸藥爆炸起火,死亡和失蹤24人,受傷564人,毀屋464間,2119人受災。


7月 在全市工廠、行業、街道開展民主改革運動,至1952年底結束,共逮捕匪特、惡霸、封建把頭等81人。


9月1日 中共南寧市委、市人民政府機關報《南寧人民》三日刊創刊,1952年1月停刊。


9月7—10日 市三屆三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聽取討論市長劉錫三作工作報告和中共南寧市委書記孫以瑾作關於動員全市力量為貫徹民主改革而奮鬥的報告。會後,市政府從各機關抽調460名幹部組成民改工作隊,深人基層幫助工作。


9月15日 興建東南菜市。


9月26日 南寧人民廣播電台正式成立並開始播音。1953年1月和1962年6月曾2次停辦。1984年12月14日恢復。


10月19日 南寧市居民第一次接種卡介苗。


10月30日 南寧—憑祥鐵路鋪軌完成,11月7日舉行通車典禮。


12月27日 市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會議開幕,會議選舉袁家柯為市文聯委員會主任。


是年冬,中國志願軍歸國代表柴川若等3人到南寧作報告,全市組織4萬多人聽報告。


1952年


1月 全市在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中,開展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至6月底結束,查出有貪污行為的791人。


1月 南寧市檢察署成立。這是市檢察機關創建之始,後經撤銷又重建,改稱市人民檢察院。


2月1日 南寧火柴廠、南寧鐵工廠被批准為公私合營企業,成為南寧市最早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企業。


2月6—8日 中共南寧市委召開開展「五反」(反對行賄、反對偷稅漏稅、反對盜騙國家財產、反對偷工減料、反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鬥爭動員大會,號召全市工人行動起來檢舉奸商。全市參加「五反」運動的私營工商企業共4779戶。經檢舉揭發、分類核實、定案處理,守法戶1180戶,基本守法戶2558戶,半守法半違法戶1004戶,嚴重違法戶26戶,完全違法戶11戶。違法總金額658億多元(第一套人民幣)。


6月8日 市工人醫院在民族路落成開業。後改名為市第二人民醫院,遷往淡村路。


6月 全市開展禁毒運動,歷時4個月。 7月20—23日 市四屆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聽取討論中共市委書記孫以瑾作的《在「五反」運動勝利的基礎上,為進一步發展生產、活躍經濟而努力》的報告和市長劉錫三作的《南寧市「三反」運動與郊區土地改革運動總結和今後主要任務》的報告。選舉市政府委員會,劉錫三當選為市長。 8月11日 南寧市正式實行公費醫療制度。同年12月,道救醫院改稱為市公費醫療制度預防門診部。 9月22日 市工商聯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陳培元為市工商聯主任委員。 9月25日 南寧郵政局、南寧電信局合併為南寧市郵電局。 9月26日 南寧民航站成立。廣州—南寧—昆明航空線開航。這是解放後在廣西開闢的首條民用航線。 9月31日 城區劃分為南寧市第四、五、六區。 11月26—28日 市四屆二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聽取討論中共市委代理書記許革夫作的《為貫徹愛國增產節約的中心任務並結合當前的幾個主要工作而努力》的報告和市長劉錫三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12月6日 桂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南寧成立。 12月 南寧市合作社聯合社成立,共有社員30986人。後幾經撤併,至1979年7月1日再度恢復,改稱市供銷合作社。 是年,全市開展以消滅「五毒」(蚊、蠅、鼠、蚤、虱)為內容的愛國衛生運動,廣泛宣傳反對美軍侵略朝鮮的細菌戰,各機關和街道訂立愛國衛生公約。並經過普種牛痘、強化霍亂疫苗接種。自1952年開始,南寧市控制了天花、霍亂流行。


1953年


1月1日 全市實施新稅制。 1月20日 開展宣傳貫徹《婚姻法》活動月。 2月27—28日 市四屆三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聽取和討論中共市委宣傳部部長袁家柯《關於大力開展宣傳貫徹婚姻法的群眾運動的報告》,會議通過《關於大力開展宣傳貫徹婚姻法的群眾運動的決議》。 3月1日 根據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選舉法》開展普選工作,依法建立鄉鎮級政權。 3月5日 郊區3個區合併為南寧市第一區,城區第四、五、六區依次改為第二、三、四區。 3月30日 市公安局進行取締反動會道門,至4月20日結束,共逮捕反動道首22名,登記75名,道徒退道803名。 4月3日 組成南寧市工商工作委員會,分成12個工作組到私營行業進行調查研究。 4月18日 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南寧市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黃紹亮為書記。 5月 劉錫三調離南寧,陳楓接任南寧市市長。 6月30日 南寧市開始第一次人口普查,以是日24時為人口普查登記的標準時間,查明全市共34318戶,194641人,其中:男性109186人,女性85455人。 7月15日 市長陳楓在私營行業幹部大會上作《南寧市私營行業工作中存在問題和今後的任務》報告。 8月12日 全市禁毒運動正式開始,至9月5日,逮捕罪犯144人,收繳鴉片63公斤。 9月23日 市手工業代表會議召開,同時,舉行手工業產品展覽會。 9月 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鮮慰問團到朝鮮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軍民,南寧市派出黃夢醒、雷成、謝坤、魏克熊參加。 10月19日 華東路東一里邕劇團發生火災,團址被燒為灰燼,殃及附近居民185戶846人,受傷99人,其中重傷29人,損失人民幣17億元(第一套人民幣)。 10月26—28日 市四屆四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聽取和討論市長陳楓作政府工作情況報告和市普選委員會主席彭濤作關於普選工作的報告。 10月29日 市工商界開展反偷稅漏稅工作。 12月2日 市四屆各界人民代表臨時擴大會議召開,市長陳楓作關於實行糧食計劃供應問題的報告,會議通過《關於南寧市糧食計劃供應的方案和辦法的決議》。 12月4日 全市開始實行糧食計劃收購和計劃供應(即統購統銷),取締糧食自由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蔭昌南下督師及袁世凱出山內情考
奇書《格言聯璧》精華50句:字字珠璣,句句中肯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