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句頂一萬句》今日首演 讓我們一起,走向獲救之路

《一句頂一萬句》今日首演 讓我們一起,走向獲救之路

一句頂一萬句

出延津。回延津

殺心起。殺心落

七十八歲的曹青娥病危。她是河南延津人。她五歲時被人販子賣到山西沁源。現在,她陷入彌留之際……

由牟森導演的舞台劇《一句頂一萬句》改編自著名作家劉震雲的同名小說。

小說中含納了百餘個小人物,跨越了七十載時光。

做豆腐的老楊、趕大車的老馬、剃頭的老裴、殺豬的老曾、營業員趙欣婷、攝影師小蔣、擋車工龐麗娜……

他們有些墨守成規在原地生活,有些為尋一個「說得著」的人踏遍山水背井離鄉。

△《一句頂一萬句》演員合影(攝/朱朝暉)

對導演牟森來說,長篇小說《一句頂一萬句》是一部超級中國社會史詩,呈示了一種中國情感結構。將其中蘊藏的情感力量通過舞台劇媒介轉換出來,是他作為戲劇導演的工作。通過這種情感力量,將其中的價值觀傳遞給觀眾。

隨著演出的臨近,這部備受關注的戲劇也逐漸揭開它的層層面紗——

舞台劇《一句頂一萬句》少量綵排照

△以上劇照 攝影/

李晏

△以上劇照 攝影/

王小寧

△以上劇照 攝影/

塔蘇

舞台劇《一句頂一萬句》合成綵排劇透

現在,

她陷入彌留之際……

舞台劇《一句頂一萬句》以歌隊合唱:「七十八歲的曹青娥病危。她是河南延津人。她五歲時被人販子賣到山西沁源。現在,她陷入彌留之際」開始。

戲的開場就帶著宿命感。老年曹青娥站在舞台一角用河南話講述自己的經歷:我叫曹青娥。我本不該姓曹,我應該姓姜;本也不該姓姜,應該姓吳;本也不該姓吳,應該姓楊。五歲那年,我被人從河南賣到山西。七十年過去,我還記得我爹叫吳摩西,我娘叫吳香香;我娘吳香香跟人跑了,我爹帶著我去找我娘,住在新鄉一個雞毛店裡,我被人拐子老尤給拐走了。我還記得自己的小名叫巧玲。

小說原文:牛愛國他媽叫曹青娥。牛愛國他媽本不該姓曹,應該姓姜;本也不該姓姜,應該姓吳;本也不該姓吳,應該姓楊。曹青娥五歲那年,被人從河南賣到山西。六十年過去,曹青娥還記得她爹叫吳摩西,她娘叫吳香香;她娘吳香香跟人跑了,她爹帶著她去找她娘,住在新鄉一個雞毛店裡,她被人拐子給拐走了。她還記得自己的小名叫巧玲。

由此可見劇本的情節和台詞都遵循原著,很多小說中的精彩語句都在這部劇中得到很好的轉化,維持了原著的主要故事走向,全劇分為【出延津記】和【回延津記】兩部分,上半場台詞以河南方言為主,下半場則以山西方言為主。

用這樣的方式開頭,導演是在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的長篇小說《我彌留之際(As I Lay Dying)》中獲得參照和意象暗示。

曹青娥彌留之際的回憶里,兩個她命運中的關鍵人物:養父吳摩西和兒子牛愛國,一個帶她離開延津,一個因她回到延津。「我彌留之際」成為結構全劇的基本框架。戲的敘述主視點。

△舞台劇《一句頂一萬句》合成綵排劇照

吳摩西與巧玲出延津(攝/塔蘇)

△舞台劇《一句頂一萬句》合成綵排劇照

牛愛國與百慧(攝/李晏)

導演借用了一些西方的正典敘事模式,作為敘事層面的參照和暗示。例如《奧德賽》雙向歷程圓形敘事;《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窄門」傳達的救贖和獲救;《出埃及記》中的脫離「苦」境,尋應許之地……

一句話 和 一萬句話

一個人 和 每一個人

劇中龐麗娜對牛愛國只有一句話:行。但龐麗娜對小蔣卻可以說一萬句話。

沒有說話對象的人好像是人群中的「獨自一人」。其實也許每一個人都是那個人。

△《一句頂一萬句》合成綵排照(攝/王小寧)

朱朝暉為該劇赴河南拍攝的「百姓 百業 百態」

牟森在對這部劇的敘事模式闡述中提到「眾聲喧嘩(Full of Noises)」出自威廉·莎士比亞的《暴風雨》,「你們不用恐懼,這島上終生喧嘩。」

牟森說,《一句頂一萬句》中人物眾多,說話也多,他請劉震雲用一句話說,中原是什麼?劉震雲答:中原是一種態度。

小說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線索,一件事是八件事。原因是對中國人來說,一件事中有幾個人,就有幾個道理,就有幾種邏輯。

如果說,中原是一種態度,也可以說,中國是一種邏輯。

這對於一句頂一萬句中的歌隊敘述線,是一種概念暗示。

△《一句頂一萬句》合成綵排劇照(攝/王小寧)

《一句頂一萬句》中每一個小人物都個性鮮明,除了小說中的的主要人物楊百順(吳摩西/楊摩西/羅長禮)、巧玲(曹青娥)、牛愛國、老汪,牟森還從上百個人物中提煉出牧師老詹。

牟森認為老詹是個橋頭堡式的人物。劉震雲在《俺村、中國和歐洲》一文中也有過對義大利牧師到他的家鄉傳教時留下一些笑話的描述。其中牧師與殺豬匠的對話代表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老曾:「信主有什麼好處呢?」

老詹:信了主,你就知道你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

老曾:「我現在就知道呀,我是一殺豬的,從曾家莊來,到各村去殺豬。」

老詹:「你總不能說,你心裡沒憂愁。」

老曾:「那倒是,任何人都有難處。」

老詹:「有憂愁不找主,你找誰呢?」

老曾:「主能幫我做甚哩?」

老詹:「主馬上讓你知道,你是個罪人。」

老曾:「我跟他連面都沒見過,咋知道錯就在我呢?」

老詹:「主他爹也是個手藝人,是個木匠。」

劉震雲在《俺村、中國和歐洲》中寫到:這種精神層面的激烈衝突,也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融合到一起的。在中國生長開花的西方的精神產品,也是跟中國當地的風土人情,相互妥協和因地制宜的結果。就像韓國菜去了中國,中餐去了西方一樣,都已不是原來的味道。我曾把這個義大利牧師,寫進了我的長篇小說《一句頂一萬句》,表示對東西方文化融合的敬意。

這個人物就是到中國傳教四十餘年、僅發展了八個信徒的老詹。老詹在中國也沒有遇到能夠說上一萬句話的人。他的話在他畫的教堂圖紙里。老詹和教堂更是劇中人物完成自我救贖的拱柱式的支撐。

△《一句頂一萬句》合成綵排劇照(攝/李晏)

殺心起,殺心落

願我們永遠在獲救的路上

「為了一口痰,老馬應該付出代價。」

為一口痰生恨,為幾張餅生恨,為一記耳光,一次催賬,一場通姦生恨。他們拔刀去殺人。殺父親,殺妻子,殺好友,殺暗中作梗之人 殺背信棄義之徒。

真的殺了嗎?沒有。

殺心幾起幾落,終是 淚落 刀藏孤身離去 獨自奔走

牟森說:「《一句頂一萬句》寫的是中原人,出延津和回延津,日常生活和前世今生,安身和立命。一路奔突和一世尋找,無數次殺心起,無數次殺心落。殺心起落時,他們沒有殺人,沒有放火。他們隨遇。他們而安。他們是百姓,他們是我們每一個人。」

吳摩西:就是把他們殺了,也擋不住吳香香對我不親,對老高親。

△《一句頂一萬句》合成綵排劇照(攝/李晏)

在舞台劇《一句頂一萬句》中,有牟森的江湖,吳摩西、吳香香、老高、牛愛國、龐麗娜、小蔣,他們都可以為一個理由浪跡天涯,即使違背道德,卻也帶著一種豪情。

章楚紅:你要能帶我走,我就跟你說一句話。

△《一句頂一萬句》合成綵排劇照(攝/塔蘇)

牟森說:《一句頂一萬句》呈現的價值觀,超越了文學,超越了戲劇。吳摩西和牛愛國,他們將刀掖回去的同時,他們就獲救了。

感謝所有參加舞台劇《一句頂一萬句》的人,讓我們一起,永遠在獲救的路上。

劇情簡介

河南延津人曹青娥,七十八歲時病危。彌留之際,她想起了自己的前世今生。

三歲時,生父在山西沁源死於非命。五歲時,繼父楊摩西入贅與母親吳香香結婚,並改姓成為吳摩西。因母親與人偷情出走,吳摩西帶她從延津出外尋找。途中,她被人販子拐賣,幾經輾轉,落到山西沁源。

七十年後,曹青娥的兒子牛愛國,又因妻子偷情出走,從沁源出外尋找。在母親彌留之際,知悉她曾回延津,追尋過往未果。為完成她的遺願,牛愛國回到延津,追根溯源至陝西咸陽,解開了吳摩西丟失曹青娥後的命運之謎。

為了一句說得著的話,為了一個說得著的人,尋遍中原大地,尋過七十載時光,仿若命中注定的前世今生,命運輪迴的前因後果。

△舞台劇《一句頂一萬句》主要人物關係圖

主創團隊介紹

原著作者丨 劉震雲

1958年5月生,

漢族,河南延津人。

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曾創作長篇小說《故鄉天下黃花》《故鄉相處流傳》《故鄉面和花朵》(四卷)《一腔廢話》《手機》《我叫劉躍進》《一句頂一萬句》《我不是潘金蓮》《吃瓜時代的兒女們》等;中短篇小說《塔鋪》《新兵連》《單位》《一地雞毛》《溫故一九四二》等。

其作品被翻譯成英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瑞典語、捷克語、荷蘭語、俄語、匈牙利語、塞爾維亞語、阿拉伯語、日語、韓語、越南語、泰語等多種文字。

其作品在國內外多次獲獎。根據其作品改編的電影在國內外多次獲獎。

編劇/導演丨 牟森

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媒介展演系主任,中國美術學院視覺中國研究院創意媒體「劇集」方向和空間設計與敘事工程「巨構」方向碩士生導師。

曾經的戲劇導演,舞台作品有《關於的漢語語法討論》《與艾滋有關》《零檔案》《紅鯡魚》等。

近年來,致力於「重構」中國近代史「進程」和「變遷」的敘事工程,在空間方向和時間方向同時開展新創作品類「巨構」和「劇集」。

參與項目有2010上海世博會深圳案例館《深圳,中國夢想實驗場》(敘事總導演)、2013上海西岸建築與當代藝術雙年展開幕演出《上海奧德賽》(總敘事)、2016第十一屆上海雙年展終端站作品《存在巨鏈-行星三部曲》(總敘事)和九零後家庭編年史劇集項目《天堂所允許的一切》(2016,總敘事)。

舞美設計丨 沈力

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設計專業藝術碩士,多年來執著於戲劇舞台設計工作,完成各類舞台劇六十餘部,同時在戲劇學院舞台設計專業教學中作為舞台設計指導完成二十餘部話劇作品。

主要作品包括《洪水》《狂飆》(2017年新版)《煙草花》《呼吸》《晚安,媽媽》(鼓樓西版)《開放夫妻》《審查者》(鼓樓西版)《擺渡人》《折影Plus》《小小的我》《枕頭人》(鼓樓西版)等。

燈光設計丨 譚華

中央戲劇學院舞檯燈光設計碩士,英國皇家中央戲劇與演講學院舞台美術碩士。

主要作品包括《紅玫瑰與白玫瑰》《狂飆》《呼吸》等。舞劇《四季》獲第八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蹈詩金獎,話劇《只有一個女人》獲上海舞台美術學會燈光設計獎,音樂劇《白頭葉猴》獲廣西省戲劇大賽燈光設計獎,舞劇《原野》獲第五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最佳燈光設計獎。

服裝/造型設計丨劉紅曼

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化裝設計專業教研室主任。

主要作品包括戲劇《聆聽弘一》《北京法源寺》《甄嬛傳》《風華絕代》《紅岩魂》等,電影作品《首席執行官》《誰說我不在乎》《天地英雄》《東京審判》《千鈞·一發》《神探亨特張》《一場風花雪月的事》《過年好》等,音樂劇《紫檀》《虎門銷煙》(服裝、化裝造型設計)《聶小倩與寧采臣》(服裝、化裝造型設計)《王二的長征》《鋼的琴》《三毛流浪記》等,歌劇《日出》(化裝設計)、《唐·帕斯誇萊》《義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執行化裝設計)《弄臣》《圖蘭朵》《愛之甘醇》《卡門》《阿依達》(化裝造型)等。

作曲丨 李京鍵

作曲博士,旅德、旅法青年作曲家。

主要作品包括《像印海上》《梔子花開了》《行星絮語》等。合作樂團包括中央歌劇院、上海歌劇院、上海民族樂團、Stirling Ensemble Stuttgart、polyEnsembleProjekt等。2013年入選巴黎藝術城全球百人青年藝術家計劃。

表演指導丨 李浩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表演教師,北京電影學院戲劇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曾主演話劇《斷腕》《狂飆》《趙平同學》《背叛》《失明的城市》《明》等,導演話劇《伊庫斯》《眉間尺》《北京大爺》《契訶夫短篇》等。自2010年至今,系統研究歐美表演訓練技術,並編著教材《演員藝術語言技巧訓練:提綱與練習》,譯著《表演的藝術》《中文版演員訓練全紀錄》《麥斯勒論表演》等。

[演員介紹]

老年曹青娥丨 趙吟秋

豫劇表演藝術家,師承豫劇大師陳素真,主工青衣、閨門旦。

戲路寬廣,扮相俊美,嗓音甜潤,表演細膩雅緻、文武不擋。

2004年憑陳派名劇《麻風女傳奇》獲國家映山紅杯金獎。代表劇目包括《麻風女傳奇》《宇宙鋒》《拾玉鐲》《紅珊瑚》《紅娘》《梵王宮》《春秋配》《穆桂英下山》等。

老詹 老曹妻丨 邊玉潔

豫劇表演藝術家,2013年拜師於潘雪芬、樊禎華門下,豫劇馬派傳人。

嗓音清脆婉約,唱腔圓潤甜美,舞姿優美洒脫。

曾應邀赴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地演出。代表作品包括豫劇《西廂記》、故事片《同是本鄉親》、電視劇《淚灑紅城》、戲曲電影《李祥和的婚事》《七品知縣進道觀》等。

楊百順丨 楊易

(又名楊摩西/吳摩西/羅長禮)

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音樂劇表演專業。

主要作品包括賴聲川舞台劇《點心俠》《藍馬》,百老匯音樂劇《瘋狂花店》(中文版),上戲商演音樂劇《西區故事》《芝加哥》等。

老楊/羅長禮/老薑/牛愛國

丨 管博文

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榫卯戲劇工作室創始人。

主要話劇作品包括《嚴肅的鎚子》《第十二夜》《女婿駕到》《百年巨匠》等。

小韓縣長/老高/馮文修

丨 曹天英

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動畫系戲劇表演基礎教師,戲劇作品包括《銀錠橋》《兩隻狗的生活意見》等。

老汪/老曾/老馮/老崔

侯寶山/汽修廠老馬

丨 遲維偉

鄭州人民廣播電台FM91.2鄭州都市廣播主持人,作品包括戲劇《紅塵》,微電影《抗風桐》等。

楊百利/老晁/姜狗/老尤/排長/餃子攤男老闆

丨 李大志

影視、曲藝兩棲演員,電視劇作品有《義海》、電影作品有《功夫機器俠》等。

老曾妻/青年曹青娥

牛愛香/姜素榮

丨 劉苗苗

河南電視台梨園春明星擂主,鄭州廣播電台走進台灣戲迷擂台賽金獎第一名。

李占奇/來喜

倪三/李昆

丨 雷嘉寧

戲劇作品有《枯咪咔》。

楊百業/小趙/蘇小寶

小蔣/20歲男子

丨 張嘉豪

戲劇作品《海鷗》

音樂劇作品《因味愛,所以愛》

電影作品《魚網》

老馬/老裴/嗩吶匠/老龐/白文彬/30歲男子

丨 李奎

曲藝演員,曲藝作品有《三打白骨精》《豬八戒搬兵》《武松打虎》《魯達除霸》等。

老李/牛文海/蔡寶林

老范/老史

老吳/宋解放

丨 連曉東

鄭州人民廣播電台經濟廣播副總監、主持人,河南戲曲聲音博物館館長。

巧玲(又名改心)

百慧/何玉芬

丨 潘越

默劇作品有《不言之稽》《在別處》《靜的詩》等,戲劇作品有《枕頭人》。

老孫/老呂/老甘/姜龍

吃雞男人/老曹/老肖

崔立凡/50歲男子

丨 秦江增

戲劇作品有《客廳》,網劇作品有《熱血派》。

老蔡/吳香香

龐麗娜/龐麗琴

丨 趙金霞

舞劇作品有《南京亮》《八女投江》,戲劇作品有《大荒野》《東北往事》《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等。

趙欣婷/章楚紅

丨 左婷婷

戲劇作品有《男高音歌手》《地鐵》等;影視作品有《暖男事務所》《冷宮女刺客》等。

演員人物照攝影:朱朝暉

舞台劇《一句頂一萬句》

出品人:史航 翟志海 安庭 葛向陽

製作人:李羊朵 李東 王治鋼

原著:劉震雲

編劇/導演:牟森

舞美設計:沈力

燈光設計:譚華

服裝/造型設計:劉紅曼

音響設計:陳淵東

作曲:李京鍵

合唱指導:陳若琳

表演指導:李浩

演員:趙吟秋 邊玉潔 楊易 管博文

演員:曹天英 遲維偉 李大志 劉苗苗

演員:雷嘉寧 李奎 連曉東 潘越

演員:秦江增 張嘉豪 趙金霞 左婷婷

劇本構作:牟森 馬原馳 梅悅子

副導演:連曉東

執行導演:曹天英

場記:徐一棉

技術總監:譚世發 吳元虎

舞台監督:周雅婧

舞美設計助理:徐鼎威

燈光編程:唐一飛

燈光設計助理:裔仕敏

服裝監製:肖文雄

造型設計:梁健

舞台組:彭東山 彭業鵬 王雪彤 周靜怡

燈光控制:梁謙

燈光組:靳沖 王鵬飛 湛鴻源

妝發組:孫璇 任軍平 高力 果榮楠

妝發組:韓俊傑 於勝國 閆穎超

服裝組:曹宇 林雅婕 李春艷 葉朵

音響組:林聖凱 韓林甫

視覺總監:朱朝暉

平面設計:孫曉曦

平面設計助理:張立國

書法:何濟洲

宣傳:小茶 石榴

推廣策劃:阿亮

紀錄片導演:李承隆

紀錄片拍攝:孫欣彤 周靜怡

執行製作人:李丹 周丹 吳思聰

製作助理:枚鑫

行政:李宣汝

鳴謝:象叔 李晏

丁盼 段鵬輝 吳群莉 湯濤 趙金洲 任曉艷 邵清明

精英文創沙河創排中心

出品公司:

北京鼓樓西文化有限公司

精英文創

希肯琵雅

幸福的麥穗

河南傾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演出獨家推廣機構:

北京希肯琵雅國際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麥戲劇 的精彩文章:

TAG:大麥戲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