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末代皇帝溥儀最崇拜的祖宗,不是努爾哈赤,也不是康熙,而是他!

末代皇帝溥儀最崇拜的祖宗,不是努爾哈赤,也不是康熙,而是他!

原標題:末代皇帝溥儀最崇拜的祖宗,不是努爾哈赤,也不是康熙,而是他!


滿清王朝自打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以來,後皇太極改國號後金為大清,在清朝統治近300年的時間裡,期間經歷了十二個皇帝。譜寫了眾多風雲故事、皇家秘史。也許大家對這個留髮不留頭的王朝沒有什麼好感。確實,清朝後期對於外國侵略者表現出來的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令國人痛恨。其實清朝大部分的皇帝還是勤政愛民的,才有康乾盛世的出現。


末代皇帝溥儀從內心來說,也是有遠大抱負的,「挽狂瀾於即倒,救民族於危難。」這句話相信在當時,每個心憂國家的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吧。溥儀也想,可惜時局已變,溥儀已經沒有時間了。最後雄心勃勃的溥儀也只得偃旗息鼓,依附日本人,成為日本人手中的傀儡。


溥儀降生到這個人世間,其坎坷的命運已經註定。少年時代的他,被慈禧太后看的牢牢的,慈禧還妄想把持溥儀,繼續垂簾聽政,做她的幕後皇帝。年長一些,清朝遺族拿溥儀做文章,以換取利益。



到溥儀終於長大,準備自己做決定時,卻發現這個國家已經不在他掌控之中。他幻想藉助日本人的力量進行復辟,以重現昔日清朝的榮光,不想正中日本人下懷,成了日本人分裂中國的道具。

溥儀的身世之曲折令人感嘆,其實溥儀心中一直有一個崇拜的對象,那就是他的祖宗雍正帝,可以說沒有雍正的勤政愛民,勵精圖治,是不會出現後來乾隆朝的盛世的。想當年,康熙只給雍正留了幾百萬兩銀子就駕鶴而去。



令雍正做起事來捉襟見肘,不好施展。但雍正是個勤政的皇帝,排除萬難,改革吏制,杜絕貪腐。終於把不利局面扭轉過來,令國泰民安。


溥儀現在面對的局面也很被動,於是溥儀讓人把雍正的一篇家訓抄了下來,上面寫道:黎明即起,萬機待理,勤政愛民,事必躬親,子孫永治,不可忘乎!每當溥儀賴床不想下床的時候,就有太監走過來,在床前念起祖宗雍正帝的這篇家訓,讓溥儀有起床的動力。


但溥儀起床以後,似乎也沒有國家大事可做,國家已經四分五裂,軍閥割據不說,各國租界密布,日、俄兩國還把我國的東三省當成了自家的後花園,修建鐵路,瘋狂掠奪東北富饒的資源。分贓不均的時候,日、俄兩個強盜還在我國的土地上目中無人、大打出手。令當時的熱血男兒無不痛心疾首。



溥儀決定投靠日本人,希望日本人幫自己復辟。但是被日本人監視之下的溥儀,終於發現一切都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每當心情低落的時候,他總是會做一件事,那就是拿出收藏的雍正帝家訓,如痴如醉的讀了起來。日本戰敗後,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勞動改造時,還念念不忘雍正帝的家訓,經常向其他勞改人員提及。


從溥儀的所作所為來看,他內心還是有抱負的,想成為雍正那樣的勤政之君。如果換一個時空,給他一個和平的環境,再多一些時間,也有可能成為勤政愛民的皇帝,不過歷史沒有假設。

歡迎留言,咱們明天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漢唐 的精彩文章:

他大字不識,靠買官做到總督,死後數萬百姓自發送行說他是清官
他在梁山隱藏最深,一眼看透宋江為人,第一個離開了宋江

TAG:觀漢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