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ubitcar場外交易所「滴滴模式」的業務邏輯

ubitcar場外交易所「滴滴模式」的業務邏輯

之前寫了「滴滴模式」場外交易(OTC)暢想,提出了一個想像中的場外交易設想,只是提出了,通過GXS和EOS來實現一個更高效更方便交易所的願景,但具體這個願景是如何的,其實並沒有做詳細描述。今天我就把這個未來的「滴滴模式」場外交易所,具體能有哪些功能做一個詳細展現。

一、現在場外交易所有哪些弊端

關於為什麼要做場外交易的「剛需」請看之前文章《「滴滴模式」場外交易(OTC)暢想》在說新模式之前,不能不說一下目前OTC模式的總總不方便。

盯盤的痛點

目前所有場外交易所,都採用的是「廣告」的撮合模式,也就是賣幣的人,要發一個幣種,幣價廣告,等待買幣的人來交易。如果你發布完廣告,坐等交易者主動聯繫你,你可能很長時間等不到交易對象。因為總有人比你更勤快,始終守在屏幕前,時刻調整出價,始終要排在你的前面,讓交易者更容易發現自己的出價,形成交易。而這樣的收穫是通過不斷辛苦的盯盤換來的。無論對於賣幣的還是買幣的,只要你掛出廣告,想要更早的,以更符合自己利益的價格成交,盯盤調價都是最費時唯一方法。

平台規避政策管理風險,產生的用戶「支付信任之苦「的痛點

終於有人和你達成合作意向,進入支付環節。首先買幣的人開始支付,完全都是手工操作,你要核對收款人信息,別發錯人了,而且還要快速操作,別超出了交易所規定的時間限制,否則這比交易就自動取消了。如果你通過點對點方式支付完成了,但由於是新手,對支付環節不熟悉,有可能忘記點擊系統上的確認支付,那麼這比訂單就取消了。可是你確時已經支付給對方了。但系統認為你沒支付,因為這個環節不是系統自動識別支付的,是需要付款人,手工點擊確認付款,系統才知道。這樣就讓整個支付過程非常低效,而且一但在那個環節出錯,就會造成這筆訂單取消,後續對訂單的核實,不但需要平台工作人員參與評判,還需要當事人拿出交易憑證,由此產生的時間成本對任何一方都是巨大的。而由此帶來擔心資金損失,無法追回的心裡煎熬,更是讓交易者精神高度緊張。這一切為什麼在「滴滴打車」的用戶體驗中沒有這麼不暢,原理上「滴滴打車」和場外交易都是買賣雙發撮合交易平台,技術原理是一樣的。可為什麼打車者可以直接下車,不用理會支付,司機也不用擔心,打車的人不繳費。因為這一切都是平台直接扣了打車人的錢,而又支付給司機了,平台做為第三方成了收款方,和支付方,在後台幫用戶完成了支付整個過程。所以用戶在支付上就沒有那麼繁瑣,體驗就非常好。但由於政策原因,任何一個場外交易所都無法,也不能直接收取用戶的錢,也就不能實現這樣「管家式」的用戶體驗,所以產生的總總不好的體驗,完全就是天生的。那到底有沒有一種辦法,既不讓交易所違規,而又可以讓用戶不再受「支付信任」之苦。

二、ubitcar場外交易如何解決現行交易所存在的痛點

1.變廣告模式為「滴滴打車」模式

用戶登錄後,可以看到兩個選擇標籤欄。一個是「買幣」,另一個是「賣幣」。用戶根據自己目前的需要選擇對應的標籤頁。

如果選擇的是「買幣」,那麼首先選擇要購買的幣種,以下拉菜單方式選擇。選擇後,填入要購買的金額,之後再選擇下面有三種購買方式:

a.按最近15分鐘內平均交易價格購買。平台自動計算15分鐘內該幣種平均成交價格,並按此價格發布購買廣播。後台自動匹配「賣幣」方同樣選擇「選擇按15分鐘內平均價格出售」的賣家,然後以聲音提醒的方式推送給等待時間最久的三個「賣方」,由賣方搶單。

b.按最快成交購買。平台根據用戶選擇的幣種,和購買金額,按當前平均交易價格,算出該用戶可購買幣的數量,然後匹配「賣方」可以覆蓋此交易數量的賣家。然後優先選擇「賣方」中按「最快交易方式」交易的賣家,按等待時間最久的選出三個,推送廣播,等待賣方搶單。

c.自定義價格購買。系統提供當前場內交易價格、場外15分鐘內平均交易價格,場外最高交易價、場外最低交易價。用戶可以參考這些價格自己輸入希望成交的價格。然後發出訂單請求,系統自動匹配和用戶購買幣種相同而且能夠覆蓋住所要購買總金額的賣方,然後優先從「按自定義價格出售」的賣家中選擇和購買者出價匹配的賣家,選擇三個推送廣波給賣家,由賣家搶單。如果沒有匹配到賣家,那麼就在全部賣家中選擇可匹配的賣家。如果系統有最新賣家加入,也做匹配比對,直至找到匹配的賣家,然後向賣家推送廣播。如果始終未成交,系統也會在買家成交狀態顯示部分提示用戶,變更出價以便更快成交,並提參考價格。

如果用戶選擇的是「賣幣」標籤頁,過程和「買幣」流程相識,系統會自動匹配「買幣」一方合適的的買家。

2.讓系統成為用戶支付的管家

面對交易所必須面對的政策監管。如何實現既不違規又可解決「支付信任」之苦。

a. 尋求和銀聯、支付寶、微信合作,核實他們是否提供由他們的用戶授權,把自己的交易記錄開放給第三方可調取查閱許可權這樣的服務。如果有這樣的服務項目,那麼就可以讓用戶授權交易所,調取用戶的交易記錄,然後根據用戶的交易記錄來獲取每筆交易的真實性,通過數據觸發自動實現用戶打款後,平台直接把扣留在公共賬戶里的幣,直接打給用戶。避免了之前提到的總總可能產生的問題和低效的流程。這樣交易所既沒有直接收取用戶的錢,規避了政策監管,也可以實現「滴滴打車」般流暢的交易體驗。

b. 如果a方案中,所需要的服務無法得到滿足。可以和公信寶合作,交易所所有 註冊用戶也必須是公信寶註冊用戶,或註冊時建立關聯。利用公信寶收集的用戶數據資源和提供的信任評級,按評級的等級可以認為在一定的交易金額內,用戶行為是可信任的。比如1萬元的交易金額對應的LV1,5萬元對應的LV5。等級是按公信寶獲取的用戶全方位的數據評定的。公信寶獲取的數據包括,支付寶授權數據、京東授權數據、運營商授權數據、身份證數據、人臉識別數據等。因此在這樣的全方位的用戶「數據畫像」下,用戶發生「支付信任」風險性,我們認為是很低的。因此通過這樣違約行為,對自己造成的「信任」損失將永久的記錄 在自己的信任系統里。永久的記錄在公信寶的區塊鏈上,之後的所有涉及到信用支付的場景下,都將對其產生影響。另外一方面,因為有足夠多的數據,如果需要對「失信者」進行追溯和依法追究責任,也相對容易。從這個角度對「失信者」也是一種威懾。

以上場景更適合小額支付,通過用戶信用系統,來保證支付行為的可信。但如果大額支付下,有人認為「失信是值得」的怎麼辦?必須得到收款方的確認,才能打幣。

c.在支付環節中,除了通過公信寶確保支付者,支付行為在未得到確認前就認為是可信的。對於出售幣的賣家來說,幣放在哪裡最安全,而且可以不需要自己手動去打幣,讓系統自動完成那?

那就需要用到EOS了。在EOS的公鏈上建立一個公共賬戶,這個賬戶不屬於任何人,而是由EOS系統的智能合約來管理的,每個賣家的幣都通過智能合約託管在這個公共賬戶里。只要按著支付環節,支付者完成了支付流程,並通過系統觸發了智能合約的打幣開關,公共賬戶就會自動把相應的幣打到收幣人的賬戶下。

整個系統通過公信寶完成了支付行為的可信,雖然用戶還是點對點方式的支付,但只要付款方點擊了系統的上的付款按鈕,付款者就一定是付了款的。而通過EOS實現了打幣的自動化,這樣就讓整個場外交易系統有了更便捷和快速的交易用戶體驗。

ubitcar不一樣的場外交易系統,正在積極的尋求各方資源合作,如果你是EOS開發方面的工程師歡迎和我們聯繫。如果你對本項目有興趣,也歡迎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科狀元 的精彩文章:

TAG:新科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