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以一敵百,古代戰場上的大將真能做到嗎

以一敵百,古代戰場上的大將真能做到嗎

《三國演義》是對古代武將個人能力描述比較多的一部小說,溫酒斬華雄、長坂坡七進七出等等,充分體現了武將的個人能力在戰爭中的作用。而後的一些軍事題材小說中,比如《說岳全傳》裡面提到岳雲等八大鎚大鬧朱仙鎮,高寵槍挑鐵滑車等等,都是強將猛將獨當一面,以一當百,在戰陣中如入無人之地。

對於古代戰爭靠武將單挑決勝負這種不靠譜的模式咱們今天不討論,就說說以一當百這事,能做到嗎,如果真能做到,得有多牛掰。

實際上,從古代武將的選拔制度方式就可以看出來,能當武將的都不是平常人。古代為軍隊挑選武將,無非就三種最常見方式:一是通過武舉選拔,見隋唐以後採用。這是最常見的一種;二是子承父業,一般優秀的武將都會將自己的後代送入軍中,可想而知這些人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必定非常人所比如關羽關興父子,張飛張苞父子等;然後就是由基層士兵一路提拔上來,這種方式出身的武將往往是最優秀的,他們能在一次次生死搏殺中存活下來。

這三種方式中就以武舉來說,要通過武舉首先得具備一往無前的氣概,這是基礎,再其次就得通過各種力量、技巧等方面的考試。要求能騎能射,能彎弓150斤,舉起300斤的重物,武動120斤的大刀,自己各種技巧考試。達到這個要求,才有資格帶兵。

首先,古代在武將選拔方式上主要的三種方式:武舉、家傳、一線提拔。這三種方式中出來的人,就已經把弱者過濾掉。即便是子承父業,也都是從小就在家族嚴酷的訓練中磨礪出來的,儘管軍功大過天,但是誰也不想把自家子弟送出去送死,如果沒有經過家族嚴酷培訓出來,不但在戰場上生機渺茫,更有可能因一人過失而導致整個家族衰亡。所以,即便是以這種方式進入軍隊的,也不是弱者,反而是從小就耳濡目染層層打磨出來的,所謂虎父無犬子就是這意思。而武舉和一線提拔兩個方式選出來的更不一樣了,前者要通過各種力量考核,騎射考核,乃至於軍略考核,層層選拔最後才能出那麼幾個。後者更是百戰練就,從戰場上一路從血肉堆里殺出來的。那麼,在古代大部分人食不果腹,營養不良的情況下,通過這三種方式選出來的人,無論是技藝上,還是力量上,都遠超常人。不敢說以一敵百,真正戰場上以一敵十恐怕是不難。

其次,古代大將的 裝備遠超常人。古代名將所在的年代大多飽經戰亂,普通民眾連吃飽穿暖都很難做到,普通官兵在武器上和護具上,無非就是一隻矛一襲衣,稍微有點官銜的,有一身皮甲,連弓箭都防不住。做到將這一級,經濟上充足,無論是軍方標配的護具,還是自己籌備的護具武器,無一不是上上之選。鎧甲之下是鎖子甲,鎖子甲之內是絲綢(絲綢能有效防止弓箭,對於射入的箭簇,只要扯住被箭帶入的絲綢就能慢慢拉出來),這些配備都不是常人能有的。而且,也不是一日三餐溫飽不足的普通士兵穿得動的,數十斤重的鎧甲穿上,換成一個現代人估計能跑兩步都不錯了,也正是這些經過選拔,身強力壯的人才能穿著一身厚重板甲作戰。試想一個穿著幾十斤重的鎧甲的人,輪著門板大的砍刀沖向一個士兵,小兵的長矛刺過去可能也就在鎧甲上劃個白痕,而這門板大的刀可能直接就把普通士兵連矛帶人砍成兩節。

唐朝時武將使用的武器稱為馬朔,一支馬朔需要上好的桑拓木製作,製作過程更是繁複無比,耗時長達一年多。做好的馬朔用刀砍上去能發出金鐵之聲而不斷不裂。馬朔高手與對手過招,以馬朔抖出一個槍花,瞬間就能秒殺敵將。這樣的一支馬朔的價格,夠尋常農戶家庭數年開銷。

所以,一個經過層層選拔,身強體壯且技能遠勝常人的將領,加上一堆用錢砸出來的裝備,在戰場上即便不能萬夫莫敵,起碼以一當十,乃至以一當百,是完全有可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三國名將周瑜,神奇的道德觀,令人髮指!
三國最厲害的十種兵器,關羽的排第五,前三的無人異議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