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小兒止瀉散,作為中醫不得不學的古方

小兒止瀉散,作為中醫不得不學的古方

多九公與馬一帖——介紹小兒止瀉散


作者/董漢良



多九公使用此方的來歷




《鏡花緣》記錄了唐敖到巫咸國,患痢疾。多九公這位滿腹才學、無事不曉的舵工,當即為他調配一藥方,服後痢疾便愈。此方多九公稱得自一漁翁。方用:




蒼朮(米泔浸,陳土炒焦)三兩,杏仁(去皮尖,去油)二兩,羌活(炒)二兩,川烏(去皮,麵包煨透)一兩五錢,生大黃(炒)一兩,熟大黃(炒)一兩,生甘草(炒)一兩五錢,共為細末。每服四分,小兒減半,孕婦忌服。




赤痢,用燈心三十寸煎濃湯調服;白痢,生薑三片,煎濃湯調服;赤白痢,燈心三十寸,生薑三片,煎濃湯調服;水瀉,米湯調服。病重的不過五六服即愈。但燈心、生薑必須依方濃煎,才有藥力。




《驗方新編》在卷6~8泄瀉門中載有此方,其中說:「

水瀉痢疾均治,百發百中不可輕視」,藥物組成和炮製方法均與《鏡花緣》所錄相同,但其中補充了「忌生冷、麵食、葷腥、煎炒、發物,裝入磁瓶勿令泄氣,一、二、三、四歲服一分半

」。




雖多九公稱得自漁翁,從此査見,或許見於《驗方新編》;亦因兩書同在清代,故也可能此方散見民間,鮑相敖收載於《驗方新編》,因此無人査證得自何處。然而後世所知以出自《驗方新編》為多,因該書流傳甚廣。




馬一帖使用此方的經驗



原浙江中醫學院教授、著名兒科專家馬蓮湘老師,曾介紹使用此方經驗。馬老從醫60餘年,20世紀30年代在鄉間行醫時,曾一度小兒腹瀉流行,他抱著為醫濟人的宗旨,張貼「診金不計,貧病送診給葯」告示,貧病求診者甚眾。




對小兒腹瀉,他查見了《驗方新編》此方,依法仿製,製成小兒止瀉散頻送,結果病者少則一劑、多則三五劑見愈,由此名聲鵲起。因效速,多一帖見功,故有「馬一帖」之號。




小兒止瀉散組方獨特,價廉效高,馬老將此經驗進一步升華,他結合小兒特點和自己實踐中體會,將方中「杏仁」易「車前子」,這樣止瀉效果更佳。杭州胡慶余堂製藥廠製成小兒止瀉散沖劑的新產品,推向全國,經多方驗證,總有效率達93%。





胡慶余堂製成的新產品包裝及介紹(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馬老改進的小兒止瀉散,對小兒消化不良的腹瀉、濕熱腹瀉、腸炎、痢疾等均有較好的止瀉效果,1~4歲嬰兒,輕則一日1包,重則一日2包,一般1~3天可見愈。目前出口的劑型,小兒易服,包裝精製,便於攜帶,是理想的兒科新葯。若自製小兒止瀉散,效果亦佳。




方中杏仁易車前子對水瀉更為合理,此為「

利小便,實大便

」之意。同時《本草綱目》亦載「

止暑濕瀉痢

」。有驗方用車前子、白朮專療水瀉。而止瀉散中有蒼朮,蒼朮燥濕化濁,佐以車前子則相得益彰。




然杏仁在此方中用以止瀉,也有至理妙趣。《楊氏家藏方》硃砂丸「

治暴下水瀉及積痢

」,用杏仁二十粒(湯浸去皮尖),巴豆二十粒(去膜油令盡)研細,蒸棗肉為丸,如芥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食前服。



同時杏仁為肺經之葯,瀉痢為大腸之變,肺與大腸相表裡,開肺則理腸,啟上則導下,使積垢能盡去。因此,我在自製小兒止瀉散時,原方套用,效果不減。








<END>



轉載自《越醫匯講》,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由中國中藥雜誌微信(CJCMMYC)平台編校發布,請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公眾號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及微信號。


本微信平台長期徵稿,徵稿郵箱cjcmmxinmeiti@126.com,稿酬豐厚,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繼續給大家推薦《

經方的魅力:黃煌談中醫(第2版)

》,點擊

閱讀原文

可直接購買



作者黃煌是長期從事中醫學教育及臨床工作的我國知名中醫學者,在經方醫學、中醫學術流派等方面做了頗多研究。《經方的魅力:黃煌談中醫(第2版)》彙編了他關於中醫與經方的部分講稿、論文、論述及談話實錄,集中反映了作者在經方醫學的特色與學習研究方法,經方家的學術思想、學術觀點及學術經驗,中醫學的特色與發展等方面的見解等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中藥雜誌 的精彩文章:

中西醫之爭,何以走到如今?
身為中藥人,面對安全性風險的挑戰,你有何良策 | 權威專家談

TAG:中國中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