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漫說狗尾巴草 李華林/文

漫說狗尾巴草 李華林/文

你是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

 愛你如詩

倪中硯 

00:00/00:00

李華林簡歷:李華林,筆名周濤,網名警營雅士,二級警督,陝西省延安市公安局安塞分局政工室民警。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全國公安文聯會員。曾先後在《人民公安報》、《政治思想工作》、《陝西日報》、《安徽文學》、《延安文學》、《黃河文學》、《中國散文網》《中國警察網》《新浪網》等各類媒體發表散文等文學作品一百餘萬字。共獲各類獎項三十餘次。有十餘篇文學作品被選入各類文集中。

漫說狗尾巴草

李華林 / 文

在我所居住的小區空地上與街道兩旁的大樹下,長有好多種雜草,所有雜草都在爭奪著空中的陽光,搶奪著地下的養料,都在互不相讓地爭搶著努力向上生長。其中的狗尾巴草最為優秀,它們一株株相互簇擁,結成茂密的同盟,綠蓁蓁的葉片間抽岀毛茸茸的穗子,顯示著蓬蓬勃勃的生機,對狗尾巴草司空見慣的妻不禁驚嘆:「呀,從沒見過這等茂盛的『毛眉眉』!」

「毛眉眉」是陝北鄉間農人對狗尾巴草的俗稱,這俗稱很形象:狗尾巴草穗子毛茸茸的,形狀的確與人的眉毛極似﹙陝北方言中多疊詞,如「眉眉眼眼」即是對眉毛與眼睛的昵稱,疊詞能增強詞語感情色彩﹚。多數學者與農學專家都認為,狗尾巴草即莠草,其依據是古籍《詩經》、《爾雅翼》、《說文》、《太平御覽》、《集傳》等都有如是說。其實,莠草與狗尾巴草並非同一草種,並非是同草異名。狗尾巴草,長得像穀子,其與穀子的最大區別是:穀子多單株生長,植株粗實茁壯;狗尾草卻分孽叢生,株稈及葉子極細弱。而莠草卻與穀子的形狀極為相似,尤其是在未岀穗前,最不易分辨,即使是好莊稼把式也難以辨認,只有在岀穗後,其形態才發生重大變化:穀子的穗子謙虛地彎曲低垂,穀粒緊密地團結著;而莠子的穗子卻高傲地向上直豎,且在岀穗時分孽歧生,穀粒也明顯粗疏好多。莠草與穀子在未岀穗前,常會讓不精農事的農人犯大錯誤,即往往將穀苗鋤去,卻留下了莠草。有時拔莠草,卻拔掉了穀子,待莠與谷都長出了穗子,才恍然大悟,心裡直罵這莠子太狡猾,裝谷樣裝得太像了。我二爸是個好莊稼把式,他說他自已一生與莊稼打交道,從未誤識過莠子。他說,只要你細心觀察,莠草並不是很難辨認,在同一片谷地里,莠草總有與眾不同處,像如根部的顏色啦,抽穗前後的形態變化啦,只要你細心觀察,總歸還是能分辨清楚的。

莠草與狗尾巴草植株形狀截然不同,最大的不同是狗尾巴草結籽碎小﹙古籍中說狗尾巴草不結籽,實為妄語。籽粒一成熟便脫落掉了。﹚,莠草的穗子比狗尾草粗大好多,所結籽粒也大。在過去的困難年月里,人們將莠草籽粒收集起來,裝入席囤兒內在水中浸泡,待除去苦澀味兒,再晾乾磨粉蒸食,其味道與麥蓬籽相類,是很好的度荒食物。

學術界普遍認為,在黃河流域廣為種植的穀子,其老祖宗就是狗尾巴草。也就是說,穀子是我們中華先民用狗尾巴草「馴化」培植的。穀子由狗尾巴草演化、進化而成,那麼,狗尾巴草就該是后稷穀神的始祖了。但經過數十萬年的演變,穀子成為了五穀之尊,狗尾巴草卻成了穀子的敵人,成了五穀的害草,這驚人的變異真讓狗尾巴草始料未及。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原始野生稻秧培育出高質豐產的新稻種,不知茂生於野地里的狗尾巴草還能否培植出新的高質豐產新谷種嗎?

應蘋果手機用戶強烈建議,特開通此讚賞通道,讚賞隨意,請務必在金額下留言處註明讚賞作者姓名和您的名字,無註明者,將視為贊助平台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世界 的精彩文章:

包河公園說包公
周末去公園放風箏

TAG:作家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