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詩詞里的童年,怎一個「趣」字了得

古詩詞里的童年,怎一個「趣」字了得

童年是一個萬花筒的世界,色彩繽紛又趣意盎然。經年以後,可能你對成長的歲月模糊了記憶,卻對童年的經歷,如數家珍,歷歷在目。

從牙牙學語起,我們就搖頭晃腦地背誦古詩詞,而古詩詞里的童趣,讓我們很是痴迷。原來,古人小時候也這般趣味十足啊!

原本以為,我們背著大人偷過鄰家爬出牆的黃桃,連桃毛都來不及擦去,就迫不及待地一口吞進肚子里,還探頭探腦,東張西望,一幅鬼鬼祟祟的樣子,生怕別人發現自己「不恥」的行徑。

可背到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池上》一詩,我們不禁大驚失色,原來,古人小時候也這般頑劣!也竟敢做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啊!其實,這才是真正的童年,他們真實地流露著孩子天真活潑的本性,自然而不加掩飾地描繪了孩子們的機靈和率真。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孩子們,他們撐著一支小船,一起去偷采人家的白蓮花。而他們提心弔膽,偷偷摸摸,格外緊張的心情卻在詩詞里一覽無餘。

而他們並不曉得隱藏好自己的蹤跡,他們划動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盪開,船後卻留下了一道碧波漣漪的水路,從而暴露了自己的行蹤。

這樣的詩詞,讀一遍便倒背如流,因為這讓我們感同身受,引發共鳴!

小孩子本該就是如此,他們憨態可掬的模樣,是那樣的招人喜愛。詩人用白描的手法,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童年畫卷。

異曲同工,南宋詞人辛棄疾《清平樂?村居》詞中,同樣描繪了「偷瓜摸棗」這等上不了檯面的趣味故事。「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就這寥寥數語,把兄弟三人逼真的形態躍然紙上。彷彿一幅生動的生活畫面。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卧在溪頭草叢,偷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通俗易懂的詩句,刻畫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描繪出耐人尋味的一種意境。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地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饒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謂是神來之筆。而一個「卧」絕對是細細推敲,得來之不易,他遠比「坐」「躺」「趴」,任何一字都形象,都恰當,都傳神。這就是一字千金啊!

我們可以滔滔不絕地背誦諸如此類的太多的詩詞,什麼放風箏、捕知了、釣魚、捉蝶等場景的詩詞,統統不在話下。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是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

「牧童騎黃牛,歌聲震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這是清代詩人袁枚的《所見》;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這是唐代詩人胡令能的《小兒垂釣》;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蔭。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這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為什麼我們能背的這樣滾瓜爛熟,熟記心間,就是因為這些詩詞太貼合我們的生活了。這是我們很多人的真實童年,亦是今天孩子們異常奢望的童年。

因為這裡充滿了無限的童趣,試問,那個孩子不喜歡自由自在的放風箏,那個孩子不喜歡去大自然里體味無盡的樂趣?這些詩詞給我們活靈活現地描繪了孩子們遊戲的場景,哪個孩子不嚮往?哪個孩子不歡喜?

一直很喜歡一首歌《鄉間小路》,歌聲里,我們彷彿看到騎著牛兒的牧童在黃昏里吹奏一隻短笛。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宋代雷震的《村晚》給了我們如此閑逸而空靈的畫面。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那孩子甜潤清亮的童聲,一掃清明時節雨紛紛的陰霾,讓全詩呈現一抹亮色,原來,這彬彬有禮的牧童,是這般神奇!

古詩詞里的牧童,真是神仙一般!他們柳下睡,草上眠,引吭高歌,信口吹笛,好不逍遙!

讀慣了古詩詞里頑皮的男孩,似乎描寫女孩的詩作,鮮為人知。素不知,描繪女童的詩作也層出不群。讀來,也讓人愛不釋手,意蘊深邃。

李商隱的《無題》就描寫了一個愛美的小姑娘,「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把女孩初長成的俏麗和秀美,描繪的惟妙惟肖。

李洵的《南鄉子》,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

游女帶花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

把一個滿身香氣的少女只顧依偎著同伴嫣然倩笑,羞澀美好的樣子寫的令人動容。而這些少女個個姿態美好,她們在嬌笑中折起荷葉遮擋夕陽的樣子是那樣嬌嗔可愛。

王昌齡的一首《採蓮曲》更是讓人喜不勝收。裡面描繪的採蓮女,更是精靈一般讓人無限迷戀。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採蓮女的羅裙,碧綠的荷葉,互為掩映,早分不出哪是荷葉,哪是羅裙,少女緋紅的臉龐和奼紫嫣紅的荷花,亦分不清哪個更美,哪個更鮮艷。

這天真純潔的少女,宛如畫中的花仙子。

那浩瀚的古詩詞啊!你究竟有多少瑰麗多姿,究竟有多少蕩氣迴腸,怎一個趣字了得!

三千小童專欄作家月亮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千小童兒童國學 的精彩文章:

國學經典中的代表人物
讀通《中庸》做名相

TAG:三千小童兒童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