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的畫被掛在人民大會堂正廳

他的畫被掛在人民大會堂正廳

關山月

1959年4月底,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國務院辦公廳將關山月從歐洲召回北京,通知他和當時任南京國畫院籌委會主任的傅抱石,分別前往北京接受任務,為人民大會堂合作巨畫。題目是周恩來總理定的「江山如此多嬌」,創作內容取自毛主席的《沁園春?雪》詞意。時間限在國慶節前完成。

任務是光榮而艱巨的。關山月和傅抱石分別是嶺南畫派和金陵畫派的畫家。他們每天在一起研究、交流,互相提意見,反覆修改草圖,用兩個月時間,經四稿後才基本通過草圖。關山月在他的回憶文章中寫道:「在四個多月的創作過程中,大家都從全局出發,從效果考慮,發揚各自所擅長、尊重對方的優點,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在一致的目標下,我們都能自覺地在合作的全過程中,甘當對方的助手,樂於做對方的配角,又務求保持自己的風格和特長,全力以赴來對待這項嚴肅而又艱巨的任務。」「生活要有積累。傅抱石和我為人民大會堂畫的《江山如此多嬌》,我畫的雪山,就從我畫祁連雪山熟悉的素材中得到不少益處。生活積累的基礎越 紮實,對藝術創作就越有好處。」《江山如此多嬌》的前景松樹和遠景的長城雪山是關山月畫的,而大河上下的流水瀑布和山岩就由傅抱石畫,他們互尊互讓的作風,使畫面上保留了南北各人的風格,並達到了最佳效果。

1959年,關山月、傅抱石為背景人民大會堂

合作《江山如此多嬌》

關山月和傅抱石在創作期間被安排住在北京東方飯店,二樓的會議廳變成了他們的畫室,由榮寶齋特製了一米多長的大筆和排筆,並用五六個大號的盆作為調色盆。夜以繼日地工作。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等高層多次蒞臨指導,啟發畫家們的創作思路。陳毅副總理說:「創作《江山如此多嬌》,首先在畫面上必須突出一個『嬌』字。既要概括袓國山河的東西南北,又要體現四季變化的春夏秋冬;不僅要表現『長城內外』與『大河上下』,而且要描繪出『山舞銀蛇,原馳蠟象』,要有江南又有塞北,要有長城又有雪山。只有在這『多』的氣勢中才能體現出『嬌』來。」郭沫若提出畫面上應該出現一輪冉冉初升的旭日,並對兩位畫家說:「一定要保持各自的風格,又一定要使畫面求得和諧統一。」 9月中旬周總理在陳毅同志的陪同下,來到人民大會堂現場做最後審定,周總理在讚揚的前提下,提出畫面要加大,他明確地說:「至少要加寬兩米,加高一米。」並提出太陽要加倍放大, 太陽上色要用最好的硃砂,才能永葆光輝。關山月和傅抱石同意了,之後,畫家們又日夜加班修改,畫幅從原來的550cm×700cm擴大到650cm×900cm。9月下旬,這幅巨作才算基本完成。

關山月與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嬌》

綠色長城1974年 紙本設色 中國美術館藏

有人說《江山如此多嬌》是關山月影響最大的作品。但在美術界,卻認為他的這幅《綠色長城》才是最好。《綠色長城》是突破了傳統山水畫的平遠和高遠,在透視上吸收了西方繪畫的元素,有光影效果,但同時保留了中國畫的韻味,將西畫和中國畫傳統結合得很完美,在專業上備受認可。 但《江山如此多嬌》有它的藝術影響。

「不動我就沒有畫」,著名畫家關山月生前的這句名言,是嶺南畫派「注重寫生」最傳神的精神寫照。

旅歐寫生——中國水墨表現歐洲現代景觀

陳金章回憶說,1958年關山月受國家委派到歐洲舉辦了畫展,在這期間他畫了大量的歐洲寫生,瞄準的就是歐洲的現代景觀,比如碼頭、船廠。「正是在游歐的寫生中,關山月實現了巨大的藝術變革。」陳俊宇說,當年藝術界普遍認為國畫是無法表現現代化生活和工業建設的,但關山月大膽使用傳統中國筆墨來描繪現代化建設成就。「從這次展出的寫生作品裡可以看到,關山月畫船塢、碼頭、畫歐洲的堡壘,用中國水墨表現現代景觀,透視度、立體感和意境一應俱全,鮮活的時代脈搏,至今國畫家的寫生作品難以超越。」

「正是在寫生作品裡,關山月讓嶺南畫派在全國領風氣之先,他尋找到國畫新的時代精神----融入當下、表現當代,不再一味地畫高山流水。」陳俊宇認為,能實現這種藝術變革與關山月敢為人先的氣度不無關係,值得當今廣東畫家們學習。

在這批早年的游歐寫生作品中,關山月不遺餘力地在進行藝術思考和批判,鋒芒畢露。展覽中有一幅作品,關山月畫了一個人在作畫的場面,畫中人筆下有一個扭曲、醜陋的維納斯。「關山月當時在游歐期間看到了現代派風潮,他大膽地發表了看法,用這幅漫畫情調的作品來諷刺現代派的過度誇張,如今看來,非常有趣。」陳俊宇說。

青年時期——棄當大學老師前往敦煌寫生

著名畫家梁世雄回憶說,作為關山月、黎雄才的弟子,他經常跟隨關山月外出寫生。「有一次去新加坡展覽,關山月知道新加坡有一個漁港很有特色,但當時風雨大作,可關老一直不停地寫生,回來就創作了一幅風景,這種精神讓我們很感動。」梁世雄說,關山月一直強調,到生活里要有激情,藝術創作就會有激情。

梁世雄說,關老作畫非常有激情,非常認真。寫生後拿回來的作品都是非常完整的,一幅好的寫生本身就是創作。

「除了西藏和台灣,祖國大地關老都走遍了。」廣州美院教授、著名理論家於風說,當年關山月80歲高齡了還想去西藏,在醫生強烈勸阻下才沒有去成。「不少人的寫生畫不出個人感受。但在關山月的寫生畫面前,人們會被畫面傳達的意境、情感所感動,畫面不單有技巧,每一張畫的技巧也不一樣,每一張都在探索,他在追求一種美好的感覺。」

生活,寫生,生生不息。正如關老在《我的實踐經歷》中說:「生活的確是藝術創作的唯一源泉。因此,中國畫寫生、速寫,只是認識生活、掌握客觀事物規律的一個手段,是為創作打下必要的基礎。中國畫是背離具象進行創作的,這是中國畫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可貴的優點。」「沒有生活的基礎,何來『以形寫神』、『借景抒情』呢?畫面的景物是具體的,情意是抽象的,沒有具象就沒有抽象。」早在1944年,郭沫若在關老畫作《塞外駝鈴》上題跋:「關君山月有志於畫道革新,側重畫材酌挹民間生活,而一以寫生之法出之,成績斐然。近時談國畫者,猶喜作狂禪超妙,實屬誤人不淺。」如今重溫之,令人不禁感慨系之。

何謂「大家」?既不是自封的,也不單單是職稱職務就能認定的。特別是藝術家,不是時勢所能造的「英雄」,最幸運的也就是各領風騷三五年吧!關老在談創作時說:「我習畫已半世紀多,只能說,70歲前都是打基礎的時期。」關老作《心地雜詠》四首,道盡創作甘辛。「尺圖每自胸中出,萬里都經腳底行。」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寫生,可以說伴隨關老終生。從關老大量的寫生作品中,特別是從他的速寫、寫生與創作作品的對比中,我們可以得到直接的借鑒和啟發。

丹青難寫是精神。中國畫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氣韻生動」,這不是技法使然,而是人格使然。朱光潛在1942年8月致關老的信中說:「近來畫家多僅於技巧上下工夫,一目過去,未嘗不可喜,若深加玩索,則淺薄寡味,此必須急改正者。先生於群趨淺薄之際,冥心孤往甚豐,將來能大有迭於藝術界也。」半個多世紀了,終於成就了中國一位畫壇巨匠關山月。關老曾賦《十六字令----梅》三首並自注:「童年,經常在家園做父親接枝種梅的助手;當梅花開放時,我欣慰自己勞動成果,則痴愛觀賞寫生,而特別喜歡:『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前人詩句。」欣賞關老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學習其精神,學習其如梅花一樣的人格。

紅梅一枝,這是我們的一炷心香,這是我們的一番敬意。學習、繼承和發揚關山月的藝術精神,這應是對關老最好的緬懷吧。

本文轉載自國藝廣傳

乾隆曾多次在全國尋求歷代大家的名貼,他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貼》和王獻之的《中秋帖》置於書房,視之為三件稀世至寶,又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三希堂」。清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帝更敕令朝臣編刻《三希堂法帖》,收藏曆代書法珍品。

《三希堂》原名「溫室」,本為乾隆皇帝讀書之所。乾隆帝在此珍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三件稀世墨寶,並時常把玩,遂以此更名。後乾隆帝敕令朝臣編刻《三希堂法帖》,收錄內府所藏魏晉以來書法家名跡,其中就包括此三珍。

《三希堂法帖》摹刻精良,卷帙浩繁,堪稱叢帖中之巨制。完成之後,僅精拓數十本賜與寵臣。後於乾隆十七年,復從宮中藏品中再次精心挑選出歷代名人法書五卷,摹刻上石。至此,《三希堂法帖》始成完璧。至清代末年,其傳始廣。原石嵌於北京北海公園閱古樓壁上。

該書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弘曆敕命吏部尚書梁詩正、戶部尚書蔣溥等人,將內府所藏曆代書法作品囊納書中。 可以說,八平米三希堂里每件書法,都是當之無愧的國寶級珍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蒼潤齋 的精彩文章:

《清明上河圖》背後的北宋末世危機

TAG:蒼潤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