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林少俠」辛棄疾,與他的「刀劍宋詞錄」

「武林少俠」辛棄疾,與他的「刀劍宋詞錄」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耿京被叛徒張安國和邵進殺害。一位少年率五十騎(史料中亦有二十騎之載)日夜兼程,直奔濟州金軍大營(今山東巨野),在張安國與金朝將領暢飲之時,從五萬人的敵營中生擒張安國。

二十三歲的花樣年紀,就有如此精湛的馬術和沉著的指揮才能,能從萬軍陣中擒敵方將領的少年,正是南宋豪放派詞人,時任耿京義軍中掌書記一職的辛棄疾!

然而,這段經歷,就是他戎馬生涯中最輝煌的片段了!

南歸後,在朝廷對北方「歸正人」的猜疑和輕視下,在朝廷上下不敢言戰的怯懦中,辛棄疾上陣殺敵的壯志終難實現。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在他的詞作中演繹成一種似豪放又似悲壯、似曠達又似頹廢的意境。他的詞,恰是一位失意英雄的心聲。

戰鬥篇

「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這是幻想中的激昂。

「漢水東流,都洗盡,髭鬍膏血」(《滿江紅·漢水東流》),這是回望歷史的慷慨。

鐵血的詞句、雄放的格調,以及戰鬥不息的精神,使辛詞呈現出「橫絕天下,掃空萬古」的雄偉氣勢。

英雄篇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的孫權,《木蘭花慢·席上呈張仲固帥興元》中「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東歸」的劉邦,《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中「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的李廣……這些作品表明了辛棄疾崇拜英雄,也渴望成為英雄的願景。

情感生活篇

山東濟南大明湖 稼軒祠

辛棄疾不僅寫他的愛國情感和胸中積鬱,還寫人世間的哲理,「日月如磨蟻,萬事且浮休」(《水調歌頭·送楊民瞻》)。

寫戀人間的尋覓,「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元夕》)。

寫田野間的生活,「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將日常生活、愛恨情仇統統寫入詞中,敘寫所見所聞,記錄所思所想。

不拘常規篇

辛詞不嚴格遵守傳統的韻腳,多見變體和拗句,詞筆勁健奇崛。

辛棄疾以散文化的句式寫詞,或以生動活躍的對話形式呈現,如「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西江月·遣興》)。

或以通俗稚拙的民間語言穿插,如「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誰解相憐,又把愁來做個天」(《醜奴兒·近來愁似天來大》)。

引經據典篇

宋 辛棄疾《去國帖》局部

辛棄疾常以議論入詞,用典抒懷,「《論》《孟》《詩小序》《左氏春秋》《南華》《離騷》《史》《漢》《世說》、選學、李杜詩,拉雜運用」。

「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引用李白《秋浦歌》「白髮三千丈」和《世說新語·寵禮》中郗超、王恂「能令公(桓溫)喜」等典故,借與自己心境相通的古人,抒發政治理想無法實現的感傷和投閑置散的落寞,將詞的表現力進一步擴展,讀之餘韻悠長。

京劇《辛棄疾》劇照

辛詞,那一份如霜鍾、秋風般的沉鬱頓挫,那一瞬積蓄奇氣、盛氣的蕩氣迴腸,恰似龍騰虎擲,蕭索自如。

(文/忍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瑰寶雜誌 的精彩文章:

「十大未被發現的人類奇蹟」之一,顯於世!

TAG:中華瑰寶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