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字版小二畫嘮戲墨撩雙松

大字版小二畫嘮戲墨撩雙松

根據小二畫嘮語音直播整理收錄

我不是藝術的創造者,

我只是藝術的搬運工。

小二畫嘮,我們今天接著聊。

親愛的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又到了咱們小二畫嘮的節目了,很高興和各位朋友相約在直播間,那今天是周末,各位朋友,周末愉快。

好,那就開始咱們今天的小二畫嘮。

今天跟大家聊聊什麼呢?今天還想聊一聊趙孟頫,因為趙孟頫他確實在詩書畫文學等各個方面確實有深厚的造詣,也是後人學習的一個楷模,那這塊他也是我們推崇的一個典範。

之前我們講了一張趙雍的畫,有宋人遺風,那昨天我們又講了他老爹趙孟頫的一張畫,《蘭亭雅集》。

這張畫雖然是以白描為主,但是人物的造型,樹的造型,山石的造型,包括人物的布局都是非常非常的講究的。

而且任何一處都是特別特別經得起推敲的,今天咱們也看一看趙孟頫,他不僅僅能畫這些工細的東西,對於這種野逸的,還有這種回歸自然的東西。

我們來看一看,他是如何來表現的。

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在他們的思想里,不僅僅是工筆要細緻,那更高的境界是什麼呢?更高的境界就是寫意,書寫的是自己的胸中的一種文人的精氣神,書寫的是一種寫意的精神。

那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這張趙孟頫的《雙松平遠圖》。

大家看,就是這麼一張畫,很簡單,就是前景兩棵松樹,雙松嘛,一個大松一個二松,一個是我哥,一個是我,因為我在家的小名就叫二松。

完了之後,在這兩棵松樹旁邊配了一些簡單的小雜樹,都是這種一筆帶過的小雜樹,遠處是一點點的遠山,但是這樣的畫,我們應該怎麼看?

首先我們講過,中國山水畫的圖式,它有幾種方法,一種叫深遠法,一種叫高遠法,一種叫平遠法,那這張畫就是用的平遠的繪畫方法。

咱們看畫還有一個臭毛病,小二畫嘮看畫不看畫,非得先看畫外的東西,先看什麼呢?

先看印章,這張畫雖然不大,但是蓋了很多很多的印章,至少這張畫為什麼蓋了這麼多印章,那我們先來看一看。

大家看這一堆印,除了趙孟頫題的那個,「雙松平遠」底下那個「趙氏」,那個印是他自己的,其他全都是收藏印,而這個印也是大家最喜聞樂見的,而且是蓋的最多的。

那咱們不用說了,大家都已經知道了,乾隆皇帝的,乾隆皇帝他對他每一次把玩的書畫,特別喜歡的,都會蓋上印,還會題上御制詩。

我也納了悶了,這張畫他為什麼沒有題上御制詩啊,是不是因為趙孟頫他在畫的最後面題了很多很多的字,搞的乾隆已經不好意思去題了。

那為什麼乾隆他不敢往上題字了呢?我們有一個假設,那我們來看一看趙孟頫題的這一段文字。

大家看這一段文字就是趙孟頫題的,他為什麼題這個呢?題的是他畫這個畫之後的一些感想,一些想法。

比如說咱們朋友們,大家自己畫完了,畫完了之後就可以在你的畫旁邊的比較空白的地方,題上你的想法,你的一些喜歡的詩句,都可以。

那他題的是什麼內容呢?我們來看一看。

仆自幼小學書之餘,時時戲弄小筆,然于山水獨不能工。蓋自唐以來,如王右丞、大小李將軍、鄭廣文諸公奇絕之跡不能一、二見。至五代荊、關、董、范輩出,皆與近世筆意遼絕。仆所作者雖末能與古人比,然視近世畫手,則自謂少異耳。因野雲求畫,故書其末。孟煩。

這一段的意思就是說,我趙孟頫,從小就學習書畫,經常弄一些小的,小品之作,畫著玩,然後只有山水畫總是畫不好,從唐朝以來,如王右丞,大小李將軍,鄭廣文這樣的,都看不到了。

到五代時候的荊、關、董、范這些人,然後他們的畫也現在的畫,離的甚遠,我畫的畫雖然和古人相距還是很遠的,但是作為現在一個畫畫的人來說,自己還是很年輕的,是與這些不同的。

所以我要推崇唐代,推崇五代的荊關董的作品,那他們東西好在哪?他們的東西是這種叫野雲求畫,相對是野逸,那是從哪裡來的呢?就是從這個裡面來的。

古人寫的也就是大概是這麼一個意思,具體的大家了解一下就好了。

也就是說到了趙孟頫這個時候,他已經不去推崇宋人的繪畫了,宋朝人的就是特別的寫真,真實,然後細緻入微。

而他要追求這種野逸的,自然的,我們講過這種寫意畫就是要自然就是美,所以他推崇這種五代時期的作品,推崇唐朝的關係,還是比較自然野逸的東西,這塊就是趙孟頫寫的這一段的東西。

如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多多指正,這只是個人的一個理解。

就是因為他寫了這段畫,寫的很好,然後又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後乾隆看完之後也就不好意思去題詩了。

那我們看看這張畫,和昨天我們看到的趙孟頫畫的畫有什麼區別?

大家首先來看這兩棵樹。

首先來看一下,用筆是非常放鬆的,不像昨天畫的每一筆都特別的嚴謹。

大家看一下,我們進行一個對比,大家看上面一張畫是今天的,下面的是昨天講的。

大家看一下昨天的樹榦,是不是這個干畫的非常非常的細緻,然後層次,包括樹的皴法,包括葉子,都是特別特別的細緻。

而今天這個大家看一看樹榦,一筆下來,很隨性,但不隨意,然後筆法寥寥幾筆。

大家看一看下面,松樹下面的這幾個配的小枝,信手拈來,隨手勾勒,但是不失這種繪畫的這種,我們講的樹枝要有力度,要挺拔。

這些反而比我們昨天看到的這些樹更有趣味性,更活潑,從用線上,這個線得更加的靈活、自然,像昨天的畫就稍微有點嚴謹,有些拘謹,這就是畫這種白描工筆和這個寫意畫的區別。

寫意畫能夠抒發感情,抒發這種情懷。

然後大家看一看這個石頭,石頭畫的也是非常非常的簡單,一筆勾完之後稍加皴擦,就把這個石頭大體的輪廓畫下來了。

松針也是一樣,也是比較隨性的,跟著感覺去走的,也不是所有的都是大小一樣,然後長短一樣,都是很文人性,很洒脫的一面。

這個也就是我們文人畫裡面有一些,筆未到,但是意已經到了。這也是寫意畫裡面經常出現的一塊。

後面遠山就是更為的極簡化,就是用幾道線,然後把這個山的外輪廓一勾,就簡單的成形了,前面簡,後面更簡,一種極簡的表現手法。

從這張畫中我們也能看到畫家的一種悠然自得的一種狀態,畫畫的時候也是非常的放鬆,就如它自己所說的,就像玩一樣。

因為前一段時間,我們一直都在講一些比較相對嚴謹的工整的山水畫,我覺得這張畫特別適合大家臨完了,或者學習完了這種比較嚴謹的比較累的工筆畫,或者是相對複雜的這種山水畫,學完之後特別適合大家現在去畫畫,因為比較放鬆。

但是大家在畫的時候,還是不能因為簡單,我們就也把它簡化了,其實他每一筆都有畫家很多的功力在裡面。

比如說,我們不看兩棵松樹,我們就看這兩棵松樹下面配的這個小枝,而這個小枝它的這個穿插,包括這個用筆,其實都是很有力量的。

而這種力量,一定不是說我們隨手畫畫,或者畫幾天就能夠表現出來的,一定是畫家多年的基本功的一個錘鍊,所以大家在學的時候,我建議大家可以分步來學習。

第一個可以把這兩棵樹單畫一畫,然後樹底下的小枝大家不要小看它,那個小枝其實是能看出功力的,大家那個可以練一練。

讓它具有一定的彈性,這個線條還是很難練的,別看就這麼幾筆,這是真的很難練。

我們講過這個寫意筆畫是非常非常難畫的,因為需要多年的積累,才能在這兩筆以上才能表現出它應有的神韻。

那好,今天咱們就跟大家簡單的聊到這了,咱們明兒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二畫嘮 的精彩文章:

國畫免費集訓營:《枇杷山鳥圖》
大字版小二畫嘮《蕉蔭納涼圖》

TAG:小二畫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