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魏延子午谷奇謀,100年後司馬懿重侄孫親自嘗試,結局很悲慘

魏延子午谷奇謀,100年後司馬懿重侄孫親自嘗試,結局很悲慘

在三國中,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很有名,直到現在依然有很多人還為此爭論紛紛,魏延之後100多年後,司馬懿的一重侄孫親身嘗試,結局很悲慘!

公元354年,流亡到南方的司馬晉氏皇朝派遣桓溫出兵北伐,同年4月,桓溫在藍田縣擊敗秦軍,駐兵灞上威脅長安,晉軍與秦軍在灞上對峙,為了打破這種局面,桓溫命令司馬懿一重侄孫,名叫司馬勛,令他率領數萬大軍從子午谷出發,繞道進攻長安,最后里應外合,一舉擊敗秦軍,完成晉朝的北伐大業。

司馬勛就是按照當年魏延「子午谷奇謀」進軍的,歷經艱險,好不容易出了子午道口,可惜迎面而來的卻是裝備精良的前秦苻雄的7000精銳騎兵,苻雄以逸待勞,大敗司馬勛。

在論及魏延「子午谷奇謀」弊端的時候,上述司馬勛的例子就是很多人擔心的問題,然而,司馬勛忽略了一個問題,三國之後魏延「子午谷奇謀」已經寫入了歷史,很多人對此都已經很熟悉了。

與司馬勛相比,魏延之前,沒有人用過子午谷的計謀,要不是魏延在漢中鎮守將近10年時間,怎麼能從「蜀道難」找出這樣一條道路,想必當時幾乎沒有什麼人能夠意識到子午谷的存在,當時魏國鎮守長安乃至西涼隴右地區的不過是二流的將軍,根本就沒有將蜀國視為大敵,魏延採取猝不及防的方式進軍,不能說沒有一點可能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么么趣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亮劍》他因立功連降三級成警衛員,李雲龍喜壞了,趙剛後悔死了
紂王麾下大將這麼多,為何總要聞太師出征?他死後紂王才醒悟!

TAG:么么趣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