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行氣玉佩銘闡釋

行氣玉佩銘闡釋

微信號:生命健康與養生

文 馬國興

行氣玉佩銘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氣功理論文物資料,據考為戰國後期的作品。

一九七五年在長沙馬王堆發掘時發現二千五百年前藩王的墓葬中,已經把《行氣玉佩銘》作為重要的伴葬品。

此器為一杖首。青玉,有灰黑色暈斑。十二面稜柱體,高5.2厘米,寬3.4厘米。中空但未穿頂,用來套在杖上,頂部為圓形平面,一面下部有一孔與內腹相通,棱面經拋光。在十二面中,每面自上而下陰文篆刻三字,有重文符號,共計四十五字,記述了「行氣」的要領,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有關氣功的最早記錄,也是中國古代醫學理論較早的文獻記載。現藏天津市歷史博物館。

原拓片見《三代吉金文存》卷二十。

行氣玉佩銘

「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

郭沫若《奴隸制時代》釋其文為:「這是深呼吸的一個回合。吸氣深入則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則定而固;然後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長,與深入時的徑路相反而退進,退到絕頂。這樣天機便朝上動,地機便朝下動。順此行之則生,逆此行之則死。」有氣功學者認為此銘文主要闡述小周天功的作法和行功時的注意事項。該玉佩為現存最早的有關氣功文物。

羅振玉先生把它收在《三代古金文存》第20卷49頁。玉器本無名稱,當代氣功界人士把它稱做「行氣玉佩銘」,又稱玉銘和行氣銘。但天津博物館不同意此名稱,因為它不是佩在腰間的玉器,而是手杖把頭上的裝飾,因而他們將其定名為「行氣銘玉杖飾。」

闡釋:

行氣玉佩,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氣功理論文物,據專家考證為戰國後期作品,十分珍貴。作為一個內功修鍊者來說,不但要研究45個字的銘文之理論內容、練功方法,也要研究「玉佩」本身的材質、形狀所給予的啟示。這樣,才能全面認識行氣玉佩的價值。

中國古代氣功的歷史非常悠久,它的濫觴,遠在三皇五帝之前。

幾千年來,古代氣功經過黃冠道流、方巾儒生、懸壺醫家、佛門高僧、武林裏手等各階層反覆實踐,精心修鍊,逐漸形成了道、儒、醫、佛、武術五大氣功流派。

玉佩所反映、記錄的行氣功法、理論,還是不分流派的古代氣功內容,這使我們認識、了解古代氣功練法及其理論宗旨,有了真實的物證及其論述內容,便於我們直觀的分析、認識古代氣功的練法、宗旨和行功效果,以備我們應用。

玉佩(觀圖如下),十二面玉柱,中空,頂端未透。

古人造物,往往寓意其中。

玉佩之材質、造型形狀亦寓自身修鍊內氣功法於其中。

玉柱,含寓練功人之身體外形似玉無瑕而潔凈;

中空:

乃寓「純陽之體」的景象。即「弄壺中之日月」,「排卻眾陰邪,然後立正陽」之象徵。

頂端未透:

尚未達到「陽神外出」與天地通氣機之候。

十二面:

象徵一年12個月,一天12個時辰,都是修鍊氣功的時候;而修鍊內氣功夫,也有年、月、日、時的周期變化規律;以上論述的兩方面內容,就是內功訣言「十二時辰不昧主人翁」的說法內容。

以上內容乃是玉佩材質、造型形態所寓含之大意,這就有利於理解玉佩上銘文之所論的內容了。

行氣。運行什麼氣?

行氣。

運行什麼氣?這乃是認識氣功健身強體的根本點。

《黃帝內徑?上古天真論》中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無有終時。」這段論述告訴我們,行氣,是指真元之精相合所化生之氣;「行氣」二字,乃指「先天真元之氣」運行的功法而言。但真氣又是如何生成的,又是如何運行的呢?

深則蓄。

深者,乃「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之深淵,即「委志歸虛無」。蓋虛無者,真氣所生之處也。是說先天一氣,自虛無中來,要得此氣,必當委曲志慮以求之。深淵者、虛無者,皆指少腹丹田氣海而言說的。呂洞賓《百字真言》中說:「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降心氣所致之處,丹田氣海,丹田中心之陰精與腎之陽精相合,這就是意守丹田的煉精化氣、真氣生成,而又能積蓄先天真元之氣充足。此乃氣功的初步練法,也是深則蓄的全部意思。煉精化氣,陰陽精相合所化之氣為真氣。

蓄則伸。

練功到了一定階段,真氣蓄足,就會出現種種證驗,即真氣伸發而產生的內景象,由於人體的個性差異,所出現的種種證驗景象前後不完全相同。元代人陳虛白在《歸中指南》中指出:「其證驗如此,夾脊如車輪,四肢如山石,兩腎如湯煎,膀胱如火熱。一息之間,天機自動,輕輕然運,默默然舉。」此就是真氣之伸的描述。

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

此言心專不縱橫,恐生災異也。真氣初動,會牲畜許多幻覺奇景,迷失本性,自會走火入魔而不可自拔。這時應一心無動,幻景自退。神氣自相抱一,又須常覺而常悟,候其一氣之存。勤勤內照,誠有所待,神定氣固矣!真氣堅固,萌動伸發在周身運行之勢,此乃初步練功到了成熟的階段。

萌則長。

修鍊內氣功夫到了行氣成熟的階段,體內真氣周流不息,異常活躍而法象萬千,可以疏通經絡,血脈和暢,滋潤臟腑,舒筋堅骨柔活關節,妙不可言。然真氣運行的具體途徑,由於功法不同,亦不相同。《參同契發揮》描繪的具體途徑為:「真氣下到會陰穴,渡過尾閭穴向上通過夾脊、玉枕、風府、泥丸,返下明堂、鼻柱,入於華池,化為甘津,咽下重樓,澆灌五臟六腑至丹田,上下流轉,充盈四大,周而復始無不遍矣!」此乃周天法式的一種。

又有「無極天一生水功法」,乃真氣「從頭流達足,究竟復上升;往來洞無極,怫怫被容中」的全身上下往來運行的功法。

上述兩種真氣運行的功法,在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鍊中皆有運用。有獨用一法者,有兩法皆用者。上有其他種種大同小異之修鍊內功的方法,不一一列舉了。

長則退,退則天。

上述兩種真氣運行的方法,時常修鍊,真氣純陽之性長,同時身內的陰邪退盡,可以達到內清虛而外脫換的顏色浸以潤,骨節益堅強,神氣自相抱一的健康身體。此修鍊真氣運行的功夫,正是為了「排卻眾陰邪,然後立正陽」的目的。

「長則退,退則天。」六個字是說修鍊氣功,純陽之真氣長,則身體內陰邪退;體內陰邪退盡,純陽之身體便如同九重天的太極虛靈妙境。天,乃玉佩中空所暗喻的純陽之體,正如孫綠堂所說:「身體如同九重天,內外如一,玲瓏剔透,無有一絲雜念攙入其中。」這就是拳家內勁功夫成時的表述。亦是畢坤先生在《渾元劍經外篇?天清咒》中所說:「一點天清,二點地靈,三點神光遍九重」的精義。

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

夫人之一身,象天法地,與天地同一陰陽。人知此身與天地同一陰陽,則可與論氣功修鍊之道矣。天陽、地陰;陽升、陰降。真氣在體內運行之所以能升、能降,周而復始地升降循環不息,是因為天機啟動真氣上行,是為陽升;地機啟動真氣下行,是為陰降。此即「氣升液降」之理法。

天幾舂,地幾舂,是為何意?

陽化氣則升,乃天幾舂之意;陰成液則降,乃地機舂之意,此乃天地萬物自然之理法。水遇熱則化氣而上升是為雲;雲遇冷則液化而降下是為雨。水在天地間陽升、陰降,亦如自身內真氣「由頭流達足,究竟復上升」的「氣升液降」法,此乃「天之舂在上,地之舂在下」句的自然之理。修鍊氣功亦要符合天地之道、理、法式。

順則生,逆則死。

人乃秉天恩地德而生成,是天地造化之產物。故修鍊氣功的強身健體之道,外要遵從天地自然法則,內要順從自身內外各部位器官之性情,方能達到強身健體之目的,此乃「順則生」人的精義。如果外面背道而馳,內逆生化之機制而動,此乃「逆則死」之途的精義。就是順從陰陽之道者生,逆陰陽之道者則死。

由上述闡釋,對「行氣玉佩銘」的認識,已經脈絡清楚矣!現錄東漢時期魏伯陽《周易參同契?關鍵三寶章第二十二》的一段論述,以作對照說明。

耳目口三寶,閉門無發通。

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

旋曲以視聽,開闔皆合同,

為己之樞轄,動靜不皆窮。

離炁內營衛,坎乃不用聰。

兌合不以談,希言順鴻蒙。

三者既關鍵,緩體處空房。

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

證難以推移,心專不縱橫,

寢寐神相抱,覺悟候存亡。

顏色浸以潤,骨節益堅強。

排卻眾陰邪,然後立正陽。

修之不輟休,庶炁雲雨行。

淫淫若春澤,液液象解冰。

從頭流達足,究竟復上升。

往來洞無極,拂拂被容中。

反者道之驗,弱者德之枘。

耕耘宿穢污,細微得調暢。

濁者清之路,昏久則昭明。

我所修鍊內功的「無極天一生水樁」和「無極地二生火樁」的功法,皆本此段論述之功法宗旨而修鍊,是生成、運行內勁較佳的功法,可證古聖賢所言不虛也。

由上述所論可知,拳家修鍊內氣運行功夫,由來之時亦久遠矣!並非近幾百年的事情了。這可由《易筋經?貫氣訣?中氣論》一文的內容和《越女論劍道》一文中:「布形候氣,與神俱往」的論述中知道,修鍊「中氣」而能達到鍊形、煉神的目的。

至於修鍊內氣,內氣周身運行有什麼功夫效果,錄前賢之論以為證:

氣貫周身法

夫氣起于丹田,升於泥丸,降於背,入於肩,流於肘,抵於腕,至十指尖,此氣之上貫也。氣生丹田,入於兩腎間,降於湧泉,此氣之下貫也。氣隨心到,心逐氣穿,心能普照,氣自周全,久而力自加焉。式如行雲流水,無停無滯,瞬息存養,動靜清輕而靈,入手神妙,可以進退如意,形無定門,非斜非橫,忽高忽蹲。功夫到此,可謂通真。

從論述中可以知道,修鍊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內功修鍊,可以氣隨心到,心逐氣穿,心能普照,氣自周全,久而攻防能力自加焉。亦可達到神拳的神明藝境,具備神化之功,而達到無形無象之無極之無上藝境

從論述中亦可以知道,通解「行氣玉佩銘」的內功修鍊理法的重要性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道家仙法——圓光法
一口氣讀懂陰陽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