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從《奮鬥》《慾望都市》到女子圖鑑,你多年的不甘和奮鬥都在這裡了

從《奮鬥》《慾望都市》到女子圖鑑,你多年的不甘和奮鬥都在這裡了

謝絕任何媒體未經授權轉載,喜歡請轉發呦么么噠!

你們都看了《北京女子圖鑑》嗎?評價不一,但總算引爆了北漂話題……

最新劇情是陳可從住地下室、買包升級到了買房……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

不過可能不久之後,大家要討論的可能是「上漂」,據說北女姊妹篇《上海女子圖鑑》也要播出了。

接檔《北京女子圖鑑》5月份播出……廣深港不要輸,趕緊跟上

E姐發現,今年可能是女性劇刷屏的一年。

比如說「老牌IP」出新番的《泡芙小姐》,依舊是女主+三閨蜜討論情感困惑的模式,很有《慾望都市》的既視感。

《初晨,是我故意忘記你》,孫怡和你們喜歡的白敬亭組CP,原生家庭、職場沉浮和人性反轉齊全,所以孫怡小姐姐會逆襲成蘿莉臉的大女主嗎?

還有我很期待的《山月不知心底事》,辛夷塢大大的經典作品,改編自小甜甜龔如心的故事——

女主向遠和葉騫澤結婚、離婚,之後葉騫澤被綁架,在沉船事故中身亡,女主成為知名女企業家……

還記得我之前寫過的小甜甜嗎?

我們可以關注到的一點是——

今年大多數重磅劇集都聚焦於女性題材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女性劇特別受關注呢?

為什麼這些女性角色令人難忘?

女性劇引人關注,那是因為這些劇聚焦了都市裡奮鬥的女性故事,特別容易引人共鳴。

還記得我們的回憶殺《奮鬥》和《慾望都市》嗎?

2007年,《奮鬥》橫空出世,劇中三個女性角色不僅撐起了全場顏值,也展現了不同特點的女性為追求理想生活而奮鬥的樣子。

當年的現象級電視劇啊~80後的奮鬥故事

馬伊琍飾演的夏琳,是劇里最有個性的女性角色,她相信自己會有喜歡的工作,想要的東西也一定會爭取到。

她在廣告公司做過業務員,在形象公司做過企宣,甚至夜總會走過台。陸濤求夏琳找個受人尊重的工作,夏琳卻想不依賴於任何人。

因為在戀愛中失去了自我的生活空間,夏琳果決地選擇了分手,在愛情中她依舊沒有失去自己的性格。

而李小璐飾演的楊曉芸則是敢愛敢恨的女性形象,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戀愛沒幾天就和向南結婚,哪怕家裡不同意,也要大膽偷戶口本。

在認清向南沒有責任心,也不思上進之後,楊曉芸主動要求離婚,下決定要開始一段新的生活,打破了女性在婚姻中被動的印象。

米萊是主角里唯一的富家女,不刁蠻任性,永遠對生活充滿熱情。面對閨蜜夏琳的撬牆角,經歷了最開始的憤恨之後,也選擇了原諒,放過自己。

《奮鬥》投射出了現代都市社會中女性的形象,為愛情、為工作、為生活,她們從沒有停下腳步。

而大洋彼岸的經典美劇《慾望都市》同樣也是幾個女人的一台戲。

浮華的曼哈頓商圈,四名單身中年女性在快節奏的社會競爭中獨立奮鬥,為自己贏得了社會地位。

專欄作家Carrie對待自己的慾望非常坦誠。她把自己對愛情的執著寫進情感專欄《sex and the city》,最後還成了一名暢銷書作家。

喜歡鞋子,就賺錢買下來,沒什麼可掩飾的,畢竟她是靠自己的努力買回來的。

公關經理Samanthan始終對自己充滿自信。她認為女人應該在年齡的增長中更加地成熟和具有風韻。

只喜歡年輕女模特的男人,她能搞定。

街上的小鮮肉,她也可以搞定。

對於她這樣有魅力的成熟女性來說,單身意味著自由和可能性。

Charlotte是最保守的一位,一直憧憬遇到自己的白馬王子。但她也絕非簡單的「戀愛腦」,獨立的她會在生活中不斷追問自己,什麼才是自己一生想要追求的。

即便是她這麼憧憬白馬王子的女孩,遇到越界干預自己生活的婆婆,也還是會勇敢懟回去。

第一次婚姻失敗,她沒有自怨自艾,依舊選擇相信愛情。第二次踏入教堂,她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同時也沒有丟失自我。

律師Miranda可以說完全符合「大女人」的定義。她畢業於哈佛大學,是個十足的女性精英。

遇到問題,她總是很冷靜,自己生孩子反而擔心別人亂叫。

一次偶然,她成為了一個單身的媽媽。她清楚地知道,孩子的爸爸只是朋友,自己並不想和對方結婚。

於是,她開始自己撫養孩子。即便如此,她也沒有放棄自己的生活,認為有了孩子還是可以繼續和男人約會。

還是可以繼續工作,只不過需要調整一下工作時長。畢竟,單身媽媽的權益還是需要捍衛的

值得一提的是,飾演米蘭達的演員辛西婭·尼克松最近宣布了自己將競選紐約州長,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名女性精英……

不知有沒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希拉里呢?

敢於追愛、尊重他人、直面真實的自己,這些都是經典劇集中的女性標籤。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也正是因為它給我們展現了有血有肉的女性角色,引起我們對於生活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鳴。

在大城市裡面對最真實的自己

從《奮鬥》到《慾望都市》,都在講都市女性如何奮鬥。

因為,有的東西,只有大城市才有

所以,在無數陳可這樣的女孩眼中,沒有人在的地方是沒有希望的。年輕的時候,就應該去到人最多的地方,看最繁華的城市,和最多的人生活在一起。

於是,無數奔赴奔赴大城市的年輕人,用自己的青春,和內心嚮往的城市進行一場公平的交換——

我的努力能夠在這座城市得到什麼?

影視劇里,大城市的女性大多都經歷了從懵懂到清醒的過程,為什麼來到這個城市,怎麼在這個城市生活,要不要繼續留在城市都是她們曾經的困惑。

這些角色和生活中我們一樣,都是普通的出身,沒有明確的目標,夢想著到閃著金光的大都市過上理想的生活。

但一旦身處快節奏的都市,又只想逃離壓力和煩惱

事實上,大城市不是食人的怪物,它代表著我們慾望和追求。

《北京女子圖鑑里》里,陳可和張超的戀愛看似是穩妥的幸福,但是分歧卻不斷。

陳可最後決定離開經濟適用男張超,其實就是認清了自己的慾望。

張超的踏實可靠和滿足現狀,而自己卻想要的更多。而在北京,離開一段關係,並不是什麼難事,無論怎樣都可以重新開始

同樣的奮鬥既視感,港劇里也有。

只是比起可以流連不同城市,漂著奮鬥的女性,小小港圈裡的選擇餘地更少。《不懂撒嬌的女人》里女強人Mall姐直接喊出了「嫁給公司」的口號——

陳可也說過「死也要死在北京」,心有慾望,她們什麼狠話都撂得出來。

她就出生在節奏超快的大城市香港,沒有太多選擇,要滿足事業欲只有奮鬥奮鬥再奮鬥

但嫁給公司,也沒能換來「尊嚴」,Mall姐拼盡全力搏殺事業,最終換來的只是同事不滿,上司猜忌……最後還失去了工作,又遭遇創業失敗。

好在,和初戀Gorden重新走到一起,讓她找回了自己。

從活成別人想要的生活到尋找自己理想的人生,陳可或者Mall姐們,都註定要在大城市和職場里學會它的規則,適應它。

這是與一座城市相處的過程,也是與自己和解的必經之路。

因為,大城市的存在就是會引發人們對自身無窮慾望的想像,我們要逃離或者遇見的,不是大城市,而是真實的自己。

影視劇是鏡子,照見了自己的成長

但奮鬥的意義,你找到了嗎?

成功的角色,就像是鏡子,照見我們的慾望和渴望。

有一句話叫:「像《慾望都市》中的女性一樣生活」——劇中生活,竟也成為現實在女性自我成長的血與肉。

成為成功作家的Carrie,出版了三本書,最終和Mr.big重逢,他們彼此找到了自己的Mr.Right。

Samanthan抗癌成功,4年後與已在病榻前對她不離不棄的明星男友搬到洛杉磯;

曾經憤世嫉俗、強悍的Miranda,成為了柔軟的人妻和人母;

Charlotte的婚姻生活愉快,雖然一直懷不上孩子,但是意外地收到了一隻小狗,還成功領養了一個華裔女孩,有了自己的孩子。

她們在紐約的慾望和童話中掙扎,最後都選擇了從心,現實的安放,各得其所。

在大城市奮鬥過的女性,不都是這樣嗎?

有的出人頭地,從此抹去了過去的城市背景;有的帶著鄉情離開,立下志願,紮根故鄉;有的,又夾著尾巴,乖乖地重回城市。

得到什麼?大概就是各自不同的人生局面。

誰都知道,在大城市拼搏總有風險,但為了過上認定的人生,當然是怎樣都要賭一把。

正在城市中打拚的我們,何嘗不是在一個看不到盡頭的尋找和丟失中迷茫、摸索,你的不甘心最終又會驅使你走到哪一步呢?

和女強人們不同,《不懂撒嬌的女人》里個性稍弱的凌禹勤,就一心一意想嫁人,但是會踏實用自己賺來的錢供樓

相比起虛擬的劇情,《北京女子圖鑑》討論區里這些網友親述的現實經歷更戳心。

你小心翼翼地討好著這個世界,經歷過說不出口的心酸,但這樣的心情沒人能理解。

見到有身份的人物,內斂的你可能並不會想著去做些什麼,只能是禮貌地打一聲招呼。

到了職場上,你可能會遇到公司站隊,站還是不站?站誰?內心不堅定的職場小白很可能就被周圍人推著走,你也可能在經歷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後,才明白,沒有門派才能自成一派。

這些貼近現實的劇情,能讓正在奮鬥的你們一一認領,對照自身,審視自己的成長——

那些年你的不甘和奮鬥,如今都怎樣了?

或許有瑣碎平淡,也有跌宕起伏,但每一個個體都包含了焦灼的自我、日復一日的日子、又愛又恨的城市生活。

她們有的成功、有的幸福、有的不滿、有的恐懼、有的混亂、有的不安、有的逃離、有的偽裝........

關於奮鬥的一切,總是一言難盡。但或許奮鬥的意義,根本就不在結局本身,而是這奔跑的過程,就是活著的證據

無論多少次重來,都會毅然地奔跑,這一切和那些呆坐與起點的人們根本無從解釋。

爭取過,就是奮鬥的最大意義。

結語:

城市的高速發展,是我們一出生就要面對的常態。

到今天,這種城市化已經超過了50%,同時也將升級為深度城市化。這也就意味著資源越來越集中,如果停留在沒有資源和信息優勢的小地方,你可能會離夢想中的自己越來越遠。

這種恐懼和不甘,驅使了無數北上廣漂的出走和離開——只有背井離鄉,才能站在更廣闊的平台,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這大概也是現實題材影視劇能這麼火爆的原因,特別是女性劇,對現實和細節的描寫通常要更細膩,更戳心。

一部電視作品看的人多了,最後也就成為一個時代共同的集體回憶。提到的時候大家會一起討論劇情,侃侃追劇故事,這就是影視劇的魅力吧。

微信號:ilovemisse

喜歡請分享哦!么么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以學術的嚴謹看娛樂

最有料的娛樂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能E蓓子 的精彩文章:

父親開金鋪,郭富城自曝最愛黃金,女兒的龍鳳鐲都準備好了!
阿嬌透露見准公婆留好印象!婚後開始努力造人

TAG:高能E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