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俄搶奪中國東北, 清政府無奈旁觀, 英美德法列強各有算盤

日俄搶奪中國東北, 清政府無奈旁觀, 英美德法列強各有算盤

原標題:日俄搶奪中國東北, 清政府無奈旁觀, 英美德法列強各有算盤


19世紀末期,沙俄制定「黃俄羅斯計劃,侵佔中國領土。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地圖上划了一條直線,要把從新疆喬戈里峰直到海參崴的中國領土全部搶佔。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沙皇尼古拉二世以「幫助清朝政府建立秩序和安定」為藉口,調動十八萬軍隊,兵分七路挺進中國東北。 俄羅斯製造了海蘭泡和江東64屯大慘案之後,侵入中國東北地區,四處燒殺搶掠。1900年10月6日,鐵嶺被佔領,俄羅斯南北軍隊在這裡會師,至此東北完全淪陷。



英國曆來把俄國看作同它爭奪中國的對手,企圖假手日本阻止俄國南下同它爭奪中國長江流域。因此,英日互相勾結,於1902年1月30日在倫敦簽訂英日同盟,矛頭針對俄國。美國當時剛崛起,背後也跟隨英國支持日本。


法國曆來是英國的對手,因而法國支持沙俄。到1902年春,帝國主義國家在遠東問題上形成兩大集團:一個是英日同盟,以美國為後盾;另一個是法俄同盟。德國在遠東支持俄國。



為了爭奪中國東北,日本於1904年2月6日正式與俄國斷交,2月8日夜間不宣而戰,爆發了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爆發後,清政府由於自身的軟弱和無奈,不得不選擇了局外中立。清政府作為沒有能力的家長,無奈坐視自己的女兒--東北任沙俄和日本欺凌。


日俄戰爭分陸地戰和海戰,奉天會戰是日俄戰爭最大的一次會戰,總計俄軍損失近12萬人,日軍損失約7萬餘人,日軍戰勝。海戰中日本先後擊敗俄太平洋第一艦隊和增援的第二艦隊,也取得了勝利。



對馬海戰之後,尼古拉二世沙俄無力再戰,日本方面鑒於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也認為繼續打下去對它不利。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欣然出面斡旋,日俄在朴茨茅斯同簽訂和約。


日俄戰爭後,日本取代俄國控制了東北地區,擁有鐵路,礦產,旅順港,駐軍等多項特權。清政府重新獲得東北地區大部分領土,但是日本的這些特權利益也為日後侵佔東北和全中國留下了伏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地史話 的精彩文章:

這個家族幫助周武王奪得天下,後世卻成了周朝滅亡的原因
平叛七國之亂,周亞夫把皇帝親弟弟放在前線,結局卻出人意料

TAG:天地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