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獲2.18億元A輪融資,第三代基因測序儀或將變革臨床檢驗市場

獲2.18億元A輪融資,第三代基因測序儀或將變革臨床檢驗市場

36氪獲悉,瀚海基因近期已經完成2.18億的A輪融資,由同晟資本領投,希夷資產等五家機構參與跟投。

瀚海基因由由南科大生物系副教授、瀚海基因董事長賀建奎團隊創立,目前公司已經自主研發出第三代基因測序儀GenoCare,並已經建成測序試劑耗材的GMP廠房。本輪融資後,公司將建立測序儀的量產線,並聯合三甲醫院、科研院所進行測序儀的外部測試,準備申報CFDA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

在2014年公司正式運營初期,賀建奎曾預判,未來五六年,臨床將超越科研成為基因測序的主要市場,醫院的檢驗科將超過大型測序服務機構成為基因測序的主要應用場景。 醫院對檢驗設備的需求是操作簡便,速度快,而三代測序是單分子測序,不需要PCR擴增、建庫,可直接對原始DNA測序,所以在使用上,三代測序儀的檢測周期可以從原來的一周縮短至一天。而且,三代測序的靈敏度更高,目前使用二代測序技術進行唐氏綜合征檢測需要等到懷孕12周時才能進行,而三代測序技術有可能將時間提前至第8周。

據了解,醫院中使用二代測序儀開機成本高,所以一般都需要等待幾十個檢測樣本後才能開機,這樣更加延長了檢測周期,而且檢測過程必須要兩到三個專業人員配合完成。而三代測序儀的檢測周期降至一天,普通醫務人員就可以完成檢測,使用門檻更低,更適合普通醫療機構在臨床中使用。隨著第三代基因測序儀的量產及運用,未來人們只要花費約100美元就可測自己的基因信息。比目前1000美金的基因測序費用降低了九成。

從目前市場滲透率來看,目前國內僅有少數三甲採購了二代測序儀。隨著無創產前篩查、傳染病病原體檢測、以及腫瘤、遺傳病檢測等需求的上升,醫院本身購買測序儀的意願提高,基因測序有望由三甲醫院向基層醫療機構下沉。

評價一個基因測序儀主要看三大指標,一是通量,二是讀長,三是準確度。通量是指單位時間內所能產生的數據量,而讀長指的是測序反應所能測得序列的長度,準確度則是指測序結果的準確程度。

一般來說,二代測序儀的通量更高,但是在讀長上三代測序更具優勢。賀建奎介紹,如果是全基因組測序,二代測序與三代測序的結合將是最佳方式。二代測序適合大型基因組測序中心和科研機構,而三代測序在基層醫院的臨床檢測更具前景。

目前僅有美國太平洋生物、英國牛津納米孔、以及中國瀚海基因等少數企業從事第三代測序儀的研發,其中前兩家公司都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瀚海基因目前正在準備申報CFDA階段,未正式在醫療市場上銷售。賀建奎認為,三者形成的是差異化競爭,美國太平洋生物主要側重在二代測序與三代測序聯合使用進行科研,英國牛津納米孔偏重在野外等醫療設備不完善的地方進行快速現場檢測,而瀚海基因主要針對臨床檢驗市場。

按照瀚海基因公布數據,賀建奎教授團隊聯合中美兩國科學家團隊協作使用GenoCare三代測序儀對大腸桿菌測序,以檢測GenoCare三代測序儀的性能,數據結果顯示,GenoCare與測序行業龍頭Illumina生產的MiSeq二代基因測序儀的一致性達到99.7%。GenoCare通量和準確度兩個指標達也基本與國際水平一致。

「三代測序和二代測序之間並非取代關係,只是在臨床應用上三代測序更加靈活、成本更低,同時三代測序還將利用在RNA測序中的優勢,開拓新的應用場景與市場。」賀建奎預測,在國家精準醫療的大背景下,未來十年,三代測序儀可能像B超一樣在醫院中普及。

據賀建奎介紹,瀚海基因從上游起步,面向醫療機構、科研院所、測序服務機構提供第三代測序平台,後期還將向中游拓展,在獲取大量的基因數據、表型數據、臨床數據後,公司還將利用AI技術,發現更多疾病成因,開發新藥物靶點,尋找更多的診斷治療方法。

來源: 36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數據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一文看懂怎樣用 Python 創建比特幣交易
穩定匹配問題——穩定婚姻演算法設計

TAG:大數據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