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堅強,是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柔弱

我們堅強,是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柔弱

最近的日子,總好像過得有些快。

如果不是無意間瞥了一眼日曆上的數字,我大概還沒有意識到——嗯?一周後,又是小長假了嗎?

明明月初的三天假日,模糊像是昨天才發生的事情。可是乍一清醒,竟然已是四月的尾巴了嗎。

我愣了好一會兒。

我猜,面對將至未至的小長假,你也一樣。

談不上什麼雀躍,似乎,更多是大腦里一片突如其來的空白。

「四月…又快結束了嗎?可是四月…我都做了些什麼呢?」

是啊。都做了些什麼呢?

恍惚覺得,好像很累,好像努力了很久,好像做過很多很多。

可是仔細想想,又未能想到可圈可點的任何。腦子裡擠出來的,不過都是些細碎的記憶切片。不咸不淡,似有似無。

「好像,也沒做什麼吧。」

在這一溜煙而過的時間裡,似乎,並沒有留下你努力過的痕迹。

你感覺沮喪。

一句「好像也沒做什麼吧」,是你留給四月的自我陳詞。

也是你蓬勃往前的生活中,意外出現的干擾項。干擾了原本你對未來的美好計劃,干擾了原本認真生活著的你。

像是一個光滑平整的表面,突然有了塌陷的部分。這一個月來的寥寥印記,構成了你原本宏大的計劃簿上,單薄荒涼的已做事項。

你想放棄。

這是第1000次,你想放棄。第1000次,你無法接受你制定的完美計劃里,闖入了不完美因子。第1000次,你摒棄對彌補的任何設想,在自亂陣腳中倉皇而逃。

何止是你我。

我曾許多次聽朋友說——無論是看書,跑步,背單詞,抑或早睡打卡。制定計劃的過程,是想像閃閃發光的未來,在眼前一點一點塵埃落定的過程。

所以突然幾次的擱置或偏離,突然幾次的「好像也沒做什麼吧」,就像是環環相扣中,突然斷裂的一環。無論一次還是許多次,一旦只要斷裂過,就再也無法續回從前。

好像,我們曾把一天過得不值得。往後的每一天,便都不再值得過了。

讀了幾頁便荒廢的書如此。佔了幾天的圖書館空座位如此。

於是四月如此,五月可能也一樣吧?往前數的每一天如此,往後的每一天,應該也沒差吧?既然全都如此,又有什麼,是真正值得期待的嗎?

你說不上來。只是慢慢發覺,一切不過就那樣——自己就那樣,生活就那樣。努力與不努力,掙扎以及不掙扎,不過就那樣。

你回望過去,凝望未來,皆是混沌一片。你陷入了一種巨大的無意義感中。

可是你我又都沒想過。

我們失去的,哪裡是那塌陷的一面,斷裂的一環,不完美的偶然一關。

我們失去的,明明是,隨時隨地都能「重新開始」的勇氣與決心。像是在一路的狂奔中突然摔倒,還能夠慢慢起身,輕輕拂去遍身的泥土塵埃,繼續往前。

你當然有失意與落魄的權利。你當然也有,不過分浸染其中,自己解決自己,自己治癒自己的權利。

而我們常常太習慣於,與悲觀的權利廝守太久,受染太久。反是漸忘了在我們的基因里,還蟄伏著強大的未經喚醒的自愈的權利。

久而久之,我們總是「好像也沒做什麼吧」。

我們也習慣於,「好像也沒做什麼吧」字裡行間所隱喻著的悲觀,失意,落魄與放棄。

直到前不久,我看了一部日本電影 —《小森林》。

電影有夏秋篇,也有冬春篇。

為了應景,我挑了封面畫報是燦然一片的夏秋篇。而夏秋篇的一切故事,都開始於女主角市子給自己人生放的一次悠長假期

她從疲憊的東京都市生活,全身而退,退回了曾經長養她十多年的綠野故鄉,小森。

市子的退隱生活,可能與你的想像有些不同——

不是出走半生,洒脫歸來的中年頓悟。也不是雲淡風輕,歲月美好的返璞精神。

她年紀很輕,二十齣頭,清淡的臉上掛著一副未諳世事的模樣。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永遠是騎著自行車的背影,日復一日孤獨奔波於灼烈的農田與潮濕的木屋之間。

她被親情遺棄,被愛情遺棄。隻身獨居,與貓為鄰。她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農活。無論冬春與夏秋,她都必須投身大自然,播種,採摘,收割,尋求飽腹的依傍。

她無依無靠,無聲無色。但又自給自足,自力更生。

熒幕之內的市子,人生就像是一場反道而行的棄局。

一刻沒有出現過掙取,打拚,夢想,功成名就,這些年輕而鮮艷的字眼。也一刻沒有離開過農忙,果腹,獨食,蟄居,這些聽上去孤獨而了無意義的生活。

熒幕之外的我,見她的人生,卻像是見了一場自我治癒的甜蜜修行。

親情與愛情的滿盤皆輸,鄉下生活的艱辛與孤絕,令她的人生何止只是斷裂了一環。如果是你我,換作是你我,可能人生早已計入了第1001次放棄

她沒有。

她將木已成舟的棄局,連同棄局背後宏大的悲觀與無意義感,一併承受了下來。以一季一季豐實的收成,一頓一頓美味的餐食,一個一個夜裡的安眠,細細編織與彌補著已被割裂的人生空白。

覆水難收的人生定局或許了無意義。但,步履不停的努力生活,卻在每時每刻,自己為自己創造與賦予著嶄新的意義。

越努力越幸運不是陳詞濫調,起碼在幽暗無常的生活中不是。迄今至此的滿盤皆輸也不是人生棄局,自暴自棄的自我放棄才是。

市子讓我相信,命運之外,是有饋贈的。

「雖然事情很糟糕了,但是就這樣了的話,我不甘心呢。」

這句話,全程貫徹著市子柴米油鹽的煙火生活。

我記得小森的梅雨時節,令她棲身的木屋濕熱難忍,連拌果醬的木勺尖兒也生長了厚厚的黴菌。每天汗濕的衣衫需要更換,但是每天晾曬的衣物,又在連綿的濕氣中無法烘乾。

市子就在屋裡生了柴火,試圖排空濕悶的水汽。但,這可是夏天啊。柴火加劇了灼熱的室溫,也加劇了她燥熱的心。

就連片外的我,看著汗水涔涔的她,心裡也變得煩悶難耐。可是——

「好好利用這環境,烤個麵包吧!高溫高濕利於發酵,火爐又比我的烤箱大。嗯!一定能烤出比平時更大更香的麵包。我,才不會被這連綿的雨天打敗呢。」

嗯,柔軟而又堅韌的市子,是不會被打敗的

我也記得,小森的盛夏夜晚,是怎樣驅逐不盡的蠅蟲亂飛。

市子的住處,是被大片大片沼澤與田地包裹的林間木屋。時不時地,桌上, 床腳,牆壁,地板縫隙,會突然躥出不速而來的鶯鳥蚊蟲。隱隱匍匐,絡繹不絕。

隱居的災難不盡繁多。是雜誌畫報所鼓吹的美好的田園生活,從來沒有展露給你我的一面。山山水水裡,不儘是風花雪月,不儘是甜美人間。

不儘是我們想像的美好一切。多的是難以肩承的風來雨來,多的是節節敗退後的潰不成軍。

放棄嗎?市子說,不放棄。現在不放棄,以後也不放棄

她於是抽了本蟲鳥科普集,盤腿坐在了地上。安之若素沉入其中,津津有味翻讀起來。意欲在這避無可避的糟粕與苦難中,挖掘到哪怕氣若遊絲的一丁點美好。

「門窗外的,叫角鴞。牆角里的,叫獨角仙。屋頂上的,叫——啊!是螢火蟲啊!是見所未見的螢火蟲啊…」

上一秒,還是亂竄橫飛的蟲鳥。下一秒,所幸便是漫天橫流的螢火微光。

木心說,生命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你的一句「好像也沒做什麼吧」是這樣,我面對計劃中「斷裂一環」的不完美因子是這樣。市子隱居小森的每一分每一秒,也是這樣。更是這樣。

同樣的如此苦境,我們太願意吞噬在偶有幾次的挫敗所帶來的無意義感中,自我懷疑,自暴自棄。

可是市子啊。市子她自我療愈的方式,是自己從了無生趣中生生找尋生趣,是自己為了無意義生生賦予意義。於是生活,也在意料之外,深情回應了她。

每上一秒的了無意義,在她的悉心眷顧中,成了每下一秒的意義非凡。

When we are nothing,we are nothing to lose.

從前我一直覺得,所謂「生命力頑強」,不過是一個俗套到可以條件反射被忽略的說法。但如今想想,確實是這樣,也當真是這樣啊。

不一定非要是絕處逢生才能見到的微光,也不一定非要是狼性成功學導向的奮起反抗。生命力頑強,也可以是一股溫和的,柔軟的,平淡的,充滿韌性的力量。

就像市子。起風了,等風過就是。果樹快腐爛了,採摘了做成果醬就是。「晚來天欲雪」了,給老友撥一通電話,輕輕詢問一句「能飲一杯無」就是。

存在沒有意義,生活沒有意義,自己靠雙手生生掘出一絲一寸的意義就是。

從不悔恨來路,也從不懼怕去路。隨時隨地都有陷入挫折的準備,也隨時隨地都有重新來過的決心

好像在市子眼裡,人生中所遭遇的一切挫敗與不完美因子,不過如風,如水,如空氣,如身體的潮汐。不曾真正眷戀外界的賜予,便不會患得患失外界的剝奪。

願你已放下,常駐光明中。

在還有足足一周,才完整終結的四月天里。如果屏幕那端的你,也在「好像也沒做什麼吧」中深感挫敗。

放下你的挫敗,放下你的放棄吧。放下你所有憤懣的刀劍槍炮,漫天子彈吧。

去做點什麼。去打開那本塵封不久的書,去填充那個晾在圖書館角落的空座。去為你自以為的所有無意義,都賦予一點點意義吧

趁這四月,還沒有完結的時候。

就像市子說過的——胡頹子樹掉落一地的果實,只能慢慢腐爛。好可憐啊。不過沒關係,我把你們都帶回去吧。帶回去,做成有意義的果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千零一杯 的精彩文章:

叮 這裡有1杯為你定製的減肥計劃

TAG:一千零一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