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你這麼優秀,在相親角可是會被鄙視的!

你這麼優秀,在相親角可是會被鄙視的!


刷熱點看到一個視頻說是外國好友來訪,相親角是他推薦的必去景點。


 

海歸男帶好友參觀上海相親角,稱這是上海最值得來的地方之一,因為它很魔幻,真正體現了社會上最熱點的,人們最本質的焦慮和需求,所以說它是最真實的,跟市場一樣,是最好的人類學樣本聚集地。


 


想起不斷被曝光的相親角事件,和越來越多親測的行為藝術,如今更是變成了必逛景點?


 


你去過相親角嗎?它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又發生著怎樣的故事?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小女賊。犯二的呆萌狗,假正經的文青,半吊子寫手,生命不止,折騰不止的假想流浪追求者。微信公眾號小女賊的胡言亂語(id:xnz-912)。




 







婚姻大市場


這是交易不是搞笑


 


知乎上有人問「如何看待34歲未婚美女去相親角多次,受到百般侮辱」這一視頻?」


 


一個叫meng的知友回的很真相:



「那個相親角,明顯是個高端婚戀會所。清一色國內外重點大學碩博,內環四五套房起步,還有持有美澳加國籍的,關鍵說了這麼多,連人帶照片都瞧不著,這是相親啊?連配種都不像,這是資產千萬級乃至上億企業在併購融資。」


 


而相親角到底是什麼?有人稱這是中產以上的聚集地。




為守護階級而相親 ,為共享資源而結婚。




在這裡門當戶對是鐵律,用社會學的概念來說,叫「同類匹配」或者「同質婚」。指夫妻雙方教育水平、階層、種族、種姓或經濟地位等相當。







父母日復一日的來這裡駐守,和上班一樣,搬個板凳霸佔著公園深處的一片樹蔭,只不過售賣的是子女的信息。


 


有的一占就是好幾年,而遲遲沒有「成交」的原因,和他們堅守的相親邏輯(市場邏輯)有很大關聯。


 


在詳細列出的相親條件里,戶籍、收入、房產、學歷等硬性條件被格外看重。


 


「我們家兒子不缺房子、不缺車也不缺錢,就是身高比她家要求矮了1厘米,她家就挑這挑那的,她家姑娘就那條件還挑什麼,北京的不也才掙幾千塊錢么,他們家搞不好還是農轉非呢,誰看不起誰啊。」鳳凰周刊採訪,家長訴說。


 


他們待得越久,準則越嚴苛:「我們不找外地的」。



外地人的徵婚簡歷都扔樹根下。


 


這裡不僅有分區,海外區,房產地域分區,還有售賣一手消息的「情報販子」,日趨變成更系統和更規範的大市場,供常駐長輩選出那個不能高攀,更不能屈尊的匹配訊息。





在相親角里的爸媽


是怪物


 


而相親角被陸續關注不是這樣一個婚姻緊張,長輩需求嚴苛的張羅,而是那些令人震驚的觀念和需求。


 


征北京戶口,輕度殘疾也可以:







這樣的相親標準和準則,看著很辛酸和無奈,老一輩的眼中依然把婚姻當成提升階層的渠道。


 


你轉一圈可以發現,清一色的塑封白色紙張,訴說的無非硬性條件和自身需求,雷同的「性格溫柔」、「誠實可靠」讓你懷疑有固定模板,而對於真實的TA的經歷、興趣、慾望或恐懼不得而知。


 


就像從小長輩就會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和誰過不是過?」,這突然就讓我想起電影《少女小魚》裡面的婚姻,為了拿到外籍身份而舉行的形婚。只不過在國內多了一條,需求達到,也不能離婚。


 


相親角「去人格化」的雷同需求,大概才是我們最排斥的地方吧:





明明是想以條件適合為前提尋愛情,卻變成了為了適合的條件而將就自己。







只為了守護那所謂的階層,過大眾認可的流水線式生活「讀書工作買房買車結婚生子」。


 


藝術家郭盈光稱之為「假性親密關係」的合作,或完成人生清單上的任務,或排解外界壓力帶來的焦慮,他們協作組成社會的微型組織。


 


除此以外不斷刷新認知的長輩金句頻出:





大爺給93年女兒相親:有學歷就有錢,月薪1萬是討飯。




女人過了30歲就像郊區房,男人有錢也不會買。




可以輕度殘疾,但屬羊的絕對不行!







還有最讓人不能理解的就是相親角中,越優秀的女生越不被待見,父親為女兒找對象8年未成,稱後悔將她培養得太優秀。


 


北京中山公園相親角,一則女孩的徵婚信息頗為反常:





「尋不到1米6的、無獨立住房的、月入2800以下的、大我一輪的……」


 


父親稱,女兒29歲,9歲英語過四級,曾赴海外留學,現在高校任職。他稱,為孩子找對象已有7、8年,「後悔將她培養得這麼優秀」、「不寫這些條件的話,沒有人要她」。


 


在這裡男生先看年齡,女生先看收入;女性比男性更多;30 歲是一個分界線;戶籍最大;女生太優秀最不待見;屬羊致命;殘疾不可怕......


 


這裡的荒誕感真實的讓我們想哭又想笑。





所有的荒誕


都是無奈


 


父母看重物質基礎我一直很理解,但是看到這樣明確的、帶著迷信的甚至有些固執的需求還是很震驚。


 


兩會提案:開放三胎,提議婚齡18。落實已久的新婚姻法,普遍的婚前財產公證,和如今的高離婚率。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算過交易婚姻背後的幸福可能。


 


我一直在想,那為了身高僅差1cm就拒絕別人的長輩,拒絕的到底是差不多的條件還是這場無意義的交易方式。


 


或者他們也像子女一樣苦苦掙扎又無計可施,幫不了孩子,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尋求內心的平衡,間歇性的希望孩子通過婚姻少吃苦,又想放權讓孩子尋求自己的幸福。


 


他們到底怎麼想,和怎麼看待自己的行為,《透明人》做過一期採訪。姜思達來到相親角,親自「擺了攤」。







他說:「這裡的大爺大媽不願意被拍,這裡的長輩比我們以為的想的開。」







沒為兒子準備婚房的母親表示被拒絕的理解。「我有女兒沒房子的女婿我也不會要。」







也有長輩表示相親角應該被取締,條件在比較中磕的特別死,相親角變成了炫子女大會已經違背了初衷。







更有開明的父母表示,相親角的操心都是長輩在追溯自己的圓滿,但長輩渴望的並不是孩子想要的,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相親角里,有長輩和我們一樣世俗,又有長輩和我們一樣浪漫。




他們不過是普通子女的普通爸媽。


 


用最後的力量和他們自己的方式在幫我們,奇葩觀念雖多,要怪只能怪社會變化太快,他們老的也快,已經適應不來。


 


想想相親角真是個社會的縮影,有子女和父母的衝突矛盾;有當下社會最看重的需求;有各類人的交流套路;有各種階層不同的焦慮。


 


而對於它未來的發展,是更全面還是被取締不得而知,我只知道相親尋求的婚姻關係徹底變了,結婚不再是伴侶相處的唯一模式,荷蘭就有三種形式:





伴侶、註冊伴侶、結婚。


 


婚姻的流量遲早會被分散,通過制度化而非道德化手段,像荷蘭人那樣。他們調整了傳統婚姻制度的外部結構,在通往婚姻的道路上設立了不同的緩衝地帶。


 


王小波曾說:「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




傳統社會婚姻制度的單一霸許可權制了太多,多元化才會創造更多幸福的可能。


 


或許不久的將來相親角的群體變了,父母多,年輕人更多,而隨處可見的需求板子上不再是年紀房產,而是喜好和夢想,徵詢的另一半不再是結婚的伴侶,而是同行之人。





你聽說過在相親角最奇葩的事情是______?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小女賊。犯二的呆萌狗,假正經的文青,半吊子寫手,生命不止,折騰不止的假想流浪追求者。微信公眾號小女賊的胡言亂語(id:xnz-912)。


本文封面圖片來自中國青年報,文章圖片來自影視截圖,為非商業用途使用,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8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kedIn 的精彩文章:

在一個投資人看來,怎麼才能堅持減肥?
如何優雅地描述窮?消費降級。

TAG:LinkedIn |